陳娟
【摘 要】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聯(lián)系生活的教學策略,目的在于使學生擁有豐富的直接經驗,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減少講解內容,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參與語言實踐活動。
【關鍵詞】情景教學;方法獨特;激發(fā)興趣
情景教學是指教師從教學需要出發(fā),有目的地運用實物、多媒體、角色扮演等多種活動和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和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置身于現(xiàn)實、自然的情景中用英語進行交際,感受外語教學的真實性,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活躍課堂氣氛。下面談談我在英語教學中情景創(chuàng)設所采用的幾種方法:
一、設計游戲情景,復習鞏固對話內容
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適合兒童口味的游戲情景,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能幫助教師把單調乏味的復習工作變得生動活潑,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學生樂而好學。
例如:在教12個月份和天氣時,我設計了一個“哈哈HAPPY”時,我準備了12個月份的紙條,放在一個盒子里,再準備關于天氣特征的紙條,如hot、cold等放在另一個盒子里。游戲開始時,一名學生從兩個盒子里各抽取張紙條,連起來說一個句子。如果這個句子符合事實,如。其它同學則重復該形容詞:如果句子不符合事實,如其它同學則“哈哈”大笑說。顯得形象、生動、有趣。學生在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既符合孩子們樂于模仿與好玩的天性,又充分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還調節(jié)了學習節(jié)奏。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鞏固了學到的語言知識,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手段多樣化,“栓”住學生的心
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獨特的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
1.把身體語言帶入課堂
在教單詞或句子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夸張的朗讀語調,孩子們特別喜歡,在教學“big”時教師兩手張開畫個大圓,在學“small”時用手指畫個小圓等;教學方位介詞時,邊說邊做動作:This is the door . Now, I am behind / in front of / near the door. 又如在教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時,可以對幾個學生發(fā)指令,讓他們做一個動作,叫其他的同學回答問題,叫一名學生到教室前面并給學生指令:Clean the desk, please. 當這個同學做這個動作時教師問:“Whats he /she doing?”回答:“He/she is cleaning the desk .”示范后,便可以請學生代替教師發(fā)指令進行這樣的操練。還可以換一種方式請一個學生做動作,其他學生猜What is she / he doing ?或教師本人做一個動作,請全體學生來猜。如教師做一個開車的動作,并說:“What am I doing?”學生猜:“Are you making a cake?”或“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或“Are you driving a car?”等等,直到猜到為止。這樣,在學完單詞之后,學生自然就可以根據動作說出單詞,從而進行各種形式記憶單詞的訓練。
2.表演法
例如我們常用的表演法,讓學生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五分鐘表演對話,鞏固所學句型。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學生就不會有說錯了要被批評的壓力。從而進行真實自我的表演。
三、“活學活用”,養(yǎng)成習慣
創(chuàng)造課外英語環(huán)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老師課外帶頭說,無淪在校園中還是樓梯碰口碰到同學,我總會用最簡單的語句打招呼:“Hi! Boy ! How are you?”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外見到我,就會爭先恐后地用英語招呼我,養(yǎng)成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xiàn)代小學生最需要的,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所追求的。教學方式的轉變,縮短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在類似生活的情景中學習英語,輕松愉決,學生聽說英語的整體素質得到了較快的提高,我們只有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米,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
四、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進行英語交際活動。例如:下雨的情景課堂上難以再現(xiàn),老師預先錄下下雨聲,再用FLASH制作成課件,這樣讓學生先體會下雨時的情景,再跟著課件中的卡通人物學習有關下雨的對話內容,學生會很感興趣。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實踐,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體現(xiàn)自我。
五、使用簡筆畫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
如在黑板上畫一個太陽,問學生:“Whats this ?”, 回答“Its the sun.”。在下面再畫一棵樹,又問“How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回答:“Its sunny”。
又如在教方位介詞on ,under, in, behind等詞時,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簡筆畫,如老師說:“Draw a tree.”,學生快速畫出一棵樹,然后教師又說:“Draw a desk under the tree.”“Draw a box on the desk.”,“Draw a pen in the box.”“Draw a cat behind the tree.”也可采用兩個學生比賽畫的形式,讓學生在競賽的同時提高對方位介詞的理解能力。為了節(jié)省時間,這個活動也可以設計成貼圖,教師課前準備好圖片,將學生分組,每組選派代表,根據教師指令貼。如果圖片多每組可以多選幾名代表,其中一人讀指令,其他人每人按照指令貼一幅圖片。同樣的指令,同樣的人數,先完成任務的為優(yōu)勝組。這樣參與面就更大一些。
六、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進行英語交際活動。例如:下雨的情景課堂上難以再現(xiàn),老師預先錄下下雨聲,再用FLASH制作成課件,這樣讓學生先體會下雨時的情景,再跟著課件中的卡通人物學習有關下雨的對話內容,學生會很感興趣。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實踐,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體現(xiàn)自我。
總之,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好情境教學,不僅要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真止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情境符合新課標理念下新的教學目標與要求,要能真正代表學生。只有真實的、有趣的教學情景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以完善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時間短、精力旺盛、表現(xiàn)欲強等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才能讓學生想學,樂學,會學,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的目的。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