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昭煜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是克服“課內(nèi)不足課外補”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降低學習負擔的重要路徑。如何優(yōu)化英語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是很值得探討的話題。初中英語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興趣,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優(yōu)化教學;教學實效
課堂教學是教師向?qū)W生進行教育、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和技巧的主要形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更好地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呢?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其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在教學中要把討論法和閱讀、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盡可能地用英語表達出來,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以往的英語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不能發(fā)揮出創(chuàng)造性。通過討論參與課堂教學,可以改變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學生學得輕松自在,又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和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在課堂探究中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英語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在學習“Doyoulikebananas”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制作一個“水果大轉(zhuǎn)盤”,帶領學生一同進行游戲:教師在轉(zhuǎn)盤上畫上不同的水果,學生轉(zhuǎn)動轉(zhuǎn)盤,停止時,學生需要根據(jù)這種水平來說一個英語句子,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學生回答正確教師還可以獎勵一個相應的水果。這種寓教于樂的情景模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會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動力,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匹配的語言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學習英語,加強學生“入戲”的氛圍搭建。如在學習移動方位介詞時,教師可以在教室的黑板、墻壁、課桌上貼上學校、郵局、小橋、公共汽車站、河流等圖片,讓學生把課桌間的過道想象成馬路,讓一個學生充當陌生人問路,另一個學生指路,使他們身臨其境,在模擬環(huán)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指路的基本句型,同時對移動方位介詞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熟練的運用。這便是利用情境教學來加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讓學生對于語法知識有充分掌握的一個教學過程。教師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如圖片、幻燈、錄音、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配合老師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愛用一些角色扮演和游戲來參與到教學中。例如,可以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帶一個足球過來,配合即將在巴西舉辦的世界杯進行教學?!癆re you know The World Cupin Brazil”配合一些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去了解和認識“football”這項運動,更好地去學習一些英語運動單詞,讓學生們腦海中一出現(xiàn)“football”就立刻幻想出這些運動以及世界杯的一些背景知識。同時,也要善于利用一些鼓勵的話語。比如:“Good”:“You are very clever”等表揚性的詞匯來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從英語學習中更好地得到肯定和支持,在學習中得到喜悅,進而加深自己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法靈活,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手段的策略在教學進度上采取學生能學多少。例如,詞匯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圖片,實物,同義解釋,情景等不同的形式來呈現(xiàn),讓學生理解詞的意思。再通過句式、對話或是情景等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操練,使學生掌握并學會使用。例如,教playground一詞,可以通過圖片來呈現(xiàn),也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情景來引入。如通過Where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Where do students in our school play football? Where do we have our PE lessons?這樣一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情景,很容易讓學生明白,并得出On the playground的答案,接著,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讓學生回答What can we do on the playground?引導學生講出各種各樣的不同的答案。一個好的導入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是吸引學生學習的魔法棒。在英語教學中,可選用與教材相呼應的英文歌曲,英語小故事,英語幽默等作為導入部分,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在授課中就要不斷地設置疑點,設置思考題。通過提問,可以把學生帶入一種“問題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求知欲強烈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求知欲的一種重要途徑。教師必須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訓練,同時輔以適量的習題進行訓練,每節(jié)課結束后都應該配以一定的練習,但練習的設計要精心篩選,而課程標準是最好的依據(jù),題型也要靈活多樣。從而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得到運用和強化,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進行分析和綜合評價的思維習慣。學生只要根據(jù)這些詞的提示,學生就會很容易的把上一課時所學課文的內(nèi)容描述出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主要體現(xiàn)在優(yōu)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各個方面。如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入手,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大膽假設和想象,進行擴展、加工、歸納,甚至是改寫、續(xù)寫原文,并用自己的語句復述出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對知識的理解也各異,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教師可以實施分層教學,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四、巧設活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巧設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每一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教師即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實效性。教學活動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來制定,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難易漸進,變化激趣的原則,使設制的活動目標明確,形式多樣;難易漸進,形成梯度。這樣才能確保每一項教學活動都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每節(jié)課都有一定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前一定要理清思路,安排好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達到的目標設置相關的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并突出教學重難點。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就要把握好課堂活動的難易程度,分層設計課堂活動,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在較有難度的地方給學生一些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在設計活動時,教師應充分借助活動的合作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相互配合,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例如,在教學when和what?time?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詢問時間的用法時,設置了以下幾個合作學習活動。1)group work:教師發(fā)給每組幾張紙條,上面分別寫著句子主語及所做的事情,另外幾張紙上寫上時間,打亂順序后讓學生根據(jù)紙條上的內(nèi)容組合出正確的句子,比賽看哪組拼得最快。2)pair work:讓學生用句型when do you usually…i usually…at…互相詢問每天的作息安排。3)group work:各小組成員列出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和時間安排,比較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其他同學的安排有哪些異同。
【參考文獻】
[1]吳紅珍.《中學教學參考》,2011(34):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