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琦君
【摘要】用多感官學習法,是面向各個年段不同性格的學生,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有益嘗試。本文對多感官學習法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作用和對實施多感官學習法的策略進行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感官學習法;作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多感官學習法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一)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知道,根據美國發(fā)展心理學家加德納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的優(yōu)勢智能各不相同,有些人適合用這種方法學習,另一些人則用別的方法效果更好。通向大腦的六個主要通道:看、聽、學、嗅、觸、做,學生的實踐操作、親身經歷對其掌握學習十分重要,也是克服高耗低效,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全體
各種感官的調動,是為面向各種性格和不同學習方法的學生。學生的學習至少有以上三種主要的學習方式,即觸覺學習者、視覺學習者、聽覺學習者。在這三種主要學習方式中有三點對學習是極為重要的:(1)怎樣迅速、充分、有效地存儲和重獲信息;(2)怎樣利用它解決問題;(3)怎樣利用它創(chuàng)造新的點子。將各種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變化,交替使用,會使適合各種學習方法的學生最大可能得到訓練,可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益。
二、對實施多感官學習法的思考
(一)適當降低“聽”的強度,使之成為“聽練”
現在串講式的課堂教學中,單一地聽老師講課無法訓練“聽”的能力,實際上它忽略了學生的“聽”。只有在訓練課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用“聽→寫,聽→辯,聽→記,聽→測,聽→說”等多種方式交錯練習,同時教師們講到關鍵處,信息輸出清晰明朗,并要求學生在聽(師、生)話中完、說、議、練、演等,這樣,聽的訓練才有質量。如蘇教版《讀書做記號的學問》,如果教師只是串講一遍,請學生整理歸納,罕有條理清晰者,師再讀,生仍昏然。這時如果教師把“哪里做記號”“用什么做記號”“怎樣做記號”提煉出來討論,同時輔以一篇范文,邊講邊標示記號,再請學生講給其他學生聽。經過以上聽、練、說的訓練,大部分學生都能講清,這就是“聽練”的效果。
(二)讓視聽之外的感官參與進來協調訓練
嗅覺參與。蘇教版第六冊《槐鄉(xiāng)五月》中提到芬芳的槐花把空氣都浸潤得香甜迷人,單純的語言講解是乏味的。教師可以提前讓孩子去采集槐花,在采集過程中觀察槐花樹枝葉、花朵的形態(tài),再把搜集來的槐花放置在教室的四周,讀到課文之時,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槐花的香甜誘人,自然深深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這就是嗅覺參與的結果。
觸覺參與。當我們通過視、聽、嗅覺感官難以感知一些事物時,針對這些具體形象思維占主體、生活經驗又相對較少的兒童,通過觸覺就能大大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如“珊瑚”看似植物,而用手一摸才知道是質地堅硬的石頭。
(三)充分地“活動”起來
因為“動”是孩子們樂意為之且興趣盎然的天性。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安排下列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全身心“活動”起來,就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1.實驗活動
《稱象》中,把稱象的全過程用實驗法來展示給學生看后,再讓學生在科學課上,親自動手做一做小實驗來理解課文中的重難點?!缎Q姑娘》一文,通過養(yǎng)蠶、喂蠶、觀察、記錄……既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訓練了動手操作,幫助學生學習了解蠶吐絲、蛻皮、上山、結繭的過程。
2.表演活動
對于低中年段學生,表演是非常有效且深受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如低年段的《狼和小羊》《兩個朋友》《狐假虎威》等童話寓言,中年段的《打電話》《公儀休拒收禮物》《陶校長的演講》等課本劇,通過表演活動加深學生的印象,以不同的角度實現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歌唱活動
如學習《一株紫丁香》這首童謠時,學生可以一邊學唱這首兒歌,一邊學習課文內容;在悠揚的《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聲中,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跟著樂曲走進課文。
4.課題研究活動
如《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提到希臘眾神的故事,學生對此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可以組織學生到圖書館參閱相關書籍,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針對某一個人物或者故事深入研究,然后完成書面材料,最后進行全面匯報。結合口語交際內容,進行了大量的小課題拓展練習,如核潛艇的威力,電子信箱的使用,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等,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探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三、結語
《學習的革命》一文中曾指出“無論如何強調調動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為過……因此,盡量運用不只一個感官進行學習,盡量勾勒你學習內容的場景,盡量通過其他感官牢記信息”。運用多感覺學習法,是面向各個年段不同性格的學生,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熊生貴,林志榮.多感官學習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語文教學,2001(3).
[2]王春英.多感官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4).
[3]黃春.讓多感官參與到語文課堂中[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4(3).
[4]程建霞.多感官教學讓語文課堂一路精彩[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15).
[5]孔祥勝.多感官調動促進語文寫作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