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
(山東省巨野縣萬豐鎮(zhèn)陳集小學 山東菏澤 274939)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的一生而言,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為學生提供了扎實的漢字基礎,而文字是信息的載體,認識文字也就意味著掌握了獲得信息最重要的途徑。對于現(xiàn)代生活而言,其基礎性和重要性無可代替。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育的作用的不僅僅是提供相應的語文知識,它對個人在兒童時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一門“德育”課程。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 德育滲透 原則 方法
當前,各種校園暴力事件頻發(fā)不絕,且呈現(xiàn)出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道德缺失問題急待解決。在這種情況下,育德的重要性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意識到,而中小學生育德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場所,就是語文課堂。但正所謂“十年種樹,百年樹人”,德育并非是一日之功,如同是春風化雨,滲入無聲,德育的培養(yǎng)亦當如此。那么教師又當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呢?[1]
一、德育滲透之原則
1.潛移默化
所謂“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室不聞其臭”,一個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的品質,但在當今信息傳遞快速的社會中,小學語文課堂也在受各種或主流或非主流思想的沖擊,小學生接觸的事物和信息多,自我意識正在不斷的增強。一方面,能獨立思考、大膽實踐是值得鼓勵的,但在同時,他們畢竟局限于年齡,不具備成人的認知水平,缺乏價值判斷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對其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加以正確引導。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平等的對話,在注重學生的感受的同時,注重把德育內容放到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去。這個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多接觸與主流價值觀相關的閱讀內容和教學內容。[2]
2.合于文、立于道
道德看似只是人的品質,但實質上,它卻是離不開文字的,離開了文字的道德無異于無源之水。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對語言文字的品讀和思想教育的進行是并存的,一篇《出塞》在讓學生感受邊疆壯闊的同時又能體會出征戰(zhàn)不易,如果把思想深度再開闊一些,很容易就可以讓兒童體會和平之珍貴、愛國之莊嚴。因此,在語文教育當中,思想教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接受正確的思想品德理念,自然會慢慢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3]
3.靈活多變、因勢利導
語文教育不應當是死板的,死板的教育只會帶來格式化的產(chǎn)物。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多看多做,選則在適當?shù)臅r間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牡赖陆逃?。小學教材中的課文文字都是包含了豐富情感的,教師可以巧妙地借用這些材料,把德育放在文字之中,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獲得了道德教育。
二、德育滲透之方法
1.德才兼?zhèn)涞慕處?/p>
有時候方法不一定是制定一個怎樣的方案,也有可能是選擇一種怎樣的環(huán)境或者人。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其本身就已經(jīng)在為學生樹立榜樣,其行為方式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維。而在長時間的共處之中,這種影響最終會變成學生人生價值觀的重要影響因素。近來師德一直在被提倡,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試問道德缺失的教師該怎么教導出德才兼?zhèn)涞膶W生呢?所以選用或者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慕處熓堑掠軌蜷_展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2.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德育
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是追求快樂。沉悶死板的課堂是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的。所以,將語文課堂興趣化、快樂化是相當有必要的。這樣的課堂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從而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在語文教育中,教師可以設置各種小游戲、小比賽或者其他活動來活躍課堂,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對于故事性的課外圖書是非常喜愛的,教師可以依據(jù)這點,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故事性圖書的學習中去,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4]
3.重視教材內容
前文中已經(jīng)有所提及,教材內容中也涉及到了大量的德育資源,所以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教材對德育的滲透作用。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散文、故事、童話、古詩、記敘文和說明文等各種體裁豐富多樣,文章內容精彩豐富,而其中蘊含的德育內容也同樣的豐富眾多。保護環(huán)境、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團結民族、樂于助人、遵紀守法等等,這些德育內容或者說主流價值觀也同樣隱藏于課本之中,而教師教授學生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就是發(fā)掘這些德育內容。通常認為,只有在德育內容被學生正確發(fā)掘之后,對于一篇文章的學習才算是真正完成。既然如此,這里就又要不得不提到教師的作用,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引導的效果如何、學生能否正確感受課文中蘊含的主流價值觀,如何解決引導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等,這些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德育德育發(fā)展。[5]
4.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開展德育教育
當前的學校中,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已經(jīng)較為普及,在語文的教學課堂上,利用各種多媒體電教設備教學會有更進一步的效果,而且對德育來說也是一樣的。如在《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播放關于桂林山水的圖片、視頻片段和音樂等,讓學生們把對桂林山水的美好遐想轉變?yōu)橹庇^的視覺、聽覺認識,在震撼其感官的同時,更容易讓學生的心靈和思想產(chǎn)生升華——真正認識到什么是美并為擁有如此美麗的國家而自豪。如此一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就會對德育起到正面的、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春暉.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1(9):125.
[2]戴麗.隨風潛入夜?jié)櫸锛殶o聲--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上旬,2014,(2):30-30,31.
[3]周強.略談小學語文德育的有效途徑解析[J].小作家選刊,2015,(25):217.
[4]莊亞麗.淺談小學語文德育的重要作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292-292.
[5]李景榮.淺析德育之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影響[J].科教導刊,2011,(36):172-17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