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東四管理區(qū)西部小學 遼寧海城 114222)
摘 要: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采用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方式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的捷徑,教師觀念的轉變,知識的儲備,教法的改進,學法的指導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保證。
關鍵詞:課堂 有效教學 學習方式
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有效教學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怎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大量研究表明:改變舊的學習方式是實施有效教學的根本保證,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方式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很有效果。
一、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學習方式的實施,教師是關鍵。教師要發(fā)生的轉變
1.轉變自己的觀念
改變拿著新教材唱著老歌謠的舊觀念;改變“拿來主義”,對著教輔書,缺少創(chuàng)新精神;改變只關注怎樣教,忽視學生的動態(tài)生成;改變自己高高在上,不與學生交流,缺少平等,民主;改變只關心教學質量,缺乏學法指導,缺乏個人教學反思。
2.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
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理念指導和支配著教師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是新時代 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基本素質。
3.儲備豐富的知識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須有一桶水。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豐富自己的知識厚度,在課堂上才能深入淺出,駕馭自如。
二、實施有效教學學習方式的改變,效益是目的
怎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怎樣才能真正實施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呢?
1.是教師課前有充分的準備
做到教學目標的有效,清晰,明了的教學目標是方向,目標要有的放矢,要明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做到科學、明確、具體。做到教學內容的有效,要適量、適度。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課堂練習,克服貪多忽效,做到精而有效。做到教法的有效,靈活多變,運用自如。有效教學必須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主體的“填,灌”教法,必須力爭做到教師和學生互為主體,教師必須致力于“導”,服務于學生的“學”。擺正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監(jiān)控者的位置。做到對學生的研究有效。教師在做好上述準備時,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基礎差異,接受能力,掌握情況,進行準備,實施教學過程。
2.是要求教師對課堂的有效掌控
談到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老師們都覺得難以掌控課堂局勢。特別是時間的把握,節(jié)奏的控制,難點的突破,練習的有效,效果的檢測等。為此,要求教師做到:一是語言組織準確,簡潔,教學語言有針對性,準確性,科學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二是時間安排要恰到好處。合理分配課堂各環(huán)節(jié)教學時間,預習、提問 、討論、探究、成果展示、課堂練習,課堂檢測等做到合理、適度。
3.是教師要學會關注,尊重學生
努力營造平等,民主的課題氛圍,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做到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切忌只顧優(yōu)生,忽視差生。少數(shù)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多數(shù)學生閑置一旁。四是對課堂練習精心設計。做到少而精,有針對性,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下功夫,因班因課設計,讓學生在訓練中學會思考,掌握技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現(xiàn)有效教學學習方式的實施,學法指導是保證
要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引導者、管理者的作用。發(fā)揮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催化劑作用,教師必須教學生學會學習,也就是加強學法指導。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你教的學科有興趣了,對你這位老師喜歡了,學生才會熱衷于該科的學習。因此,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前提。老師應在新課的導入,語言的幽默風趣,組織教學的合理性,課堂練習的適度,社會實踐的展示上等方面下功夫。
2.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中,運用的最多的是閱讀學習。不管是休閑式閱讀學習,還是功能式閱讀學習,目的只有一個:即通過閱讀獲取新知識,發(fā)展自己。為此,學會閱讀十分重要。即要求學生學會檢索,學會提問,學會討論,學會驗證。學會檢索,就是要求學習者在迅速閱讀中發(fā)現(xiàn)信息,學會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學會發(fā)現(xiàn)信息間的聯(lián)系與矛盾。學會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調整目標,修正個人認識。逐步達到有目的而閱讀,在閱讀中發(fā)展自己,學習者檢索能力越強,學習效率越高。學會提問,學者貴在疑。質疑是理解的基礎,也是閱讀的關鍵。提問質疑的過程必然是聯(lián)想,提取建構,解惑的過程,必然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結果,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學會討論。討論的基礎是傾聽,善于傾聽別人的不同意見,反對意見,在討論過程中尋找證據(jù),說明理由。變學習者個人的閱讀行為為學習者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啟發(fā)的合作行為。把個人學習和合作學習結合起來。學會驗證,就是學習者在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學會在實踐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去解釋實際問題,實現(xiàn)認識的新飛躍。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應注重于學生的學法指導,多給學生“點睛之筆”。不管是知識點的把握,還是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練習的技法,考場的經驗等,多給與竅門指導。
3.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反思,學會總結。教師要經過教學反思方能更上一層樓,學生也要學會反思,反思其階段學習成果,反思其學習方法,反思其學習得失,吸取經驗教訓。今后學習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是關鍵,有效是目的,學法指導是保證。在引導學生由被動式學習、單一式學習轉變?yōu)樽灾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