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第三小學 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
摘 要: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語言的發(fā)展緊密相關,因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數(shù)學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低年級學生可以從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引導示范,讓學生會“說”; 合作交流,提升語言表達。這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 語言表達 激發(fā)欲望 引導示范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涵,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語言的發(fā)展緊密相關,因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數(shù)學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我們數(shù)學老師的一項重要任務。[1]
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下面結合我?guī)啄甑慕虒W實踐,談談我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
兒童時期是發(fā)展語言的最有效時期,教師應善于抓住每一個機會,重視每個訓練的過程,努力培養(yǎng)學生“善說”的能力,即讓他們說得清晰,說得明確,說得有條理。
1.在活動中說。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開展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如:興趣課上讓學生開展朗誦兒歌、講故事、講笑話、背繞口令等活動,這些活動既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表達的積極性、主動性。
2.快速有效地說。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迅速敏捷的理解能力和熟練的語言組織能力,教師可以進行專項訓練,諸如快速而準確地傳遞信息,快速而準確地描述信息等等。通過多種形式的快速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高。
3.結合生活說。生活是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的廣闊課堂。教師要做口語訓練的有心人,就不能僅局限于課堂內,在兒童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在廣泛的語言交際中得到鍛煉。例如學生向老師反映情況:“我錢丟了”。老師就可以接著問:“錢放什么地方丟的?”“什么時候丟的?”“如果錢找不回來你準備怎么辦?”“請你把話連起來說清楚!”(今天我把錢放在書包里,上午第二節(jié)下課時發(fā)現(xiàn)錢不見了,我很難過,如果錢找不回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樣,在處理學生日常事情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引導示范,讓學生會“說”。
學生們光有說的勁頭還不行,還必須要學會有理有據(jù)地“說”。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想要他獨自說出個之所以然來,還真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老師的引導、示范就尤為重要。通常,我們在教學時,總是擔心學生年齡小,聽不懂就不斷地解釋與重復,這樣學生就更不知道怎樣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所以數(shù)學老師的語言應該力求正確、清晰、簡潔、生動、條理清楚,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語言的美,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表達。當然還可以請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來帶頭示范,鼓勵其他學生也來爭當小老師以提高發(fā)言的積極性。例如: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總結方法時,學生們先總會說個位和個位的數(shù)對齊,十位和十位的數(shù)對齊。這時我及時引導:個位和個位、十位和十位是相同的數(shù)位,我們就可以簡單地說:相同數(shù)位的數(shù)對齊。然后請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完整地說一說計算方法,其他學生跟著說,也就慢慢領悟學會講述計算方法與過程。
要學生學會表達,老師得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條件。在教學中為了積極引導學生“說”探索的過程,我通過各種學具、教具、電教媒體,讓學生感悟探索過程中蘊涵的道理,促使思維有條理、有層次,化內部的無聲語言為外部的有聲語言,從而促進學生表達、計算、分析思維等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比如計算教學,它的重點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法則。低年級學生對于算理聽時好像明白,但要真正把計算過程有條理地完整地講述出來就比較困難了。我就借助學具邊操作邊講。例如:學習56-18退位減法時,先讓學生擺出56根小棒,然后讓他們通過擺小棒,得出計算結果,再匯報出擺的過程。由于用了不同的方法,在匯報時就有了不同的表述:個位6減8不夠,拿1捆拆散,與6根合起來是16根,16-8=8,再將3捆加上8根是38根;有的是先拿1捆,10-8=2,再將36加上2得38。還有的是先從5捆里拿走一捆,46減8就得38.學生在動手、動腦和動口的過程中理解了算理,他們就能有條理地講述計算方法與過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與表揚,那種喜悅是不言而喻的,從而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提高了語言表達的積極性。[2]
三、合作交流,提升語言表達
合作交流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通過互相交流,能使學生理清思路,并進一步完善語言,提升思維。特別是班級中比較膽小、思維比較慢、語言表達能力稍差的學生,也可以在小組的帶動下,逐步學會表達從而能進行正確的解答。在全班匯報交流時,每個學生就能做到有話可說了。例如:每次學習新知識,我都會請學生先獨立用自己的方法試一試,再想一想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當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時,就讓他們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綜合小組的智慧,要求他們盡量把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完整,讓大家一聽就明白。這樣,學生們在小組內先進行了練習,在全班交流時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我班上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我一直比較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能在解題之后自主地把思路或方法表達出來。由于年齡尚小,且不說是怎樣的完整、規(guī)范,但基本上有了這種表達的意識。相信只要通過長期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
以上的幾點僅僅是筆者所遇到和感悟到的一些淺薄觀點,要充分實踐好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還必須堅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下去,對孩子們的培養(yǎng)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她是一個值得我們年輕一代教師值得探討和發(fā)現(xiàn)的課題,在現(xiàn)有的工作崗位中必須繼續(xù)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法,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更為科學和系統(tǒng)的教育和培養(yǎng),才能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得到不斷的更新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文淑 如何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學周刊》 2012年29期
[2]陳占華 采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周刊》 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