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武
論習近平關于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思想*
汪博武
習近平關于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囊幌盗兄匾撌?,闡明了現(xiàn)階段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呢S富內(nèi)涵、重大意義和基本要求,完整地回答了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何為擔當,擔當為何,為誰擔當,如何擔當?shù)纫幌盗懈締栴},形成了包括主要內(nèi)容、思想淵源、時代特色、價值取向等在內(nèi)的相互聯(lián)系、協(xié)同作用的思想體系,賦予馬克思主義責任擔當思想新的時代內(nèi)涵,開辟了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責任擔當?shù)男戮辰纭?/p>
習近平 領導干部 責任擔當
作者汪博武,男,安慶師范大學法學院講師(安慶 246133)。
強烈的擔當精神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精神特質(zh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秉承五千年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觀和中國共產(chǎn)黨人近百年重擔當?shù)膬?yōu)良傳統(tǒng),在深刻把握當代中國所面臨的時代背景、發(fā)展現(xiàn)實以及黨所處新的歷史特點、歷史方位、歷史任務的基礎上,在一系列的文章和講話中,科學闡明了現(xiàn)階段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呢S富內(nèi)涵、重大意義和基本要求,完整回答了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何為擔當,擔當為何,為誰擔當,擔當什么,如何擔當?shù)纫幌盗懈締栴},形成了包括主要內(nèi)容、思想淵源、時代特色、價值取向等要素在內(nèi)的相互聯(lián)系、協(xié)同作用、互為支撐的思想脈絡。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思想,理論維度清晰,意義指向明確,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動力。
習近平同志從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zhì)屬性、馬克思主義權力觀、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以及管黨治黨新要求等維度對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乃枷雰?nèi)涵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深刻揭示了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暮诵囊x、精神實質(zhì)和內(nèi)在要求,把馬克思主義責任擔當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責任擔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zhì)屬性的具體體現(xiàn)
(二)責任擔當是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的應有之義
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是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的根本內(nèi)容。馬克思認為,國家機關是社會的“公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相繼提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領導就是服務”、“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重要理論,深化了人民與權力關系的認識。習近平同志在承接的基礎上,系統(tǒng)論述了權力與責任的關系,強調(diào)權責統(tǒng)一、權責對等,從理論上對馬克思主義權力觀進行了新的豐富和探索。
第一,責任比權力更本質(zhì)。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黨內(nèi)職務不是政治榮譽,而是政治責任”、“權力并不是實現(xiàn)自己私利的工具,而是履行責任的內(nèi)在標桿?!雹邸读暯疥P于責任擔當重要論述摘錄》,《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6年第14期。對于領導者,責任是基本要求,人民賦予領導干部的職權,實際上是賦予領導干部義務和責任,比較而言,權力只是盡到責任的手段,責任才是領導真正的要義。第二,權力和責任要統(tǒng)一。習近平同志指出:“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雹堋妒舜笠詠碇匾墨I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324頁。權力和責任是同步消長的,權力既不能擅自放棄,也不能任意轉(zhuǎn)讓,權力越大,責任越重;權力和責任要始終保持一致,否則,當領導者享有的權力大于其應當擔負的責任,就會出現(xiàn)權力濫用、以權謀私現(xiàn)象,相反,當領導者享有的權力小于其應當承擔的責任,就會出現(xiàn)無力完成領導任務的情況,甚至出現(xiàn)無人負責的情形;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統(tǒng)一的,領導干部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和行動依法履責,有權必有責,有位必須為,不為要問責,失責要追究??梢?,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是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的內(nèi)在邏輯和必然要求。
(三)責任擔當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
在治國理政的進程中,習近平同志把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責任素養(yǎng)、責任勇氣概括為“敢于擔當”這一實踐品格,并進一步明確了領導干部敢于擔當?shù)囊饬x指向和具體要求,集中體現(xiàn)了習近平關于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思想的鮮明特點。
1.敢于擔當?shù)囊饬x指向。敢于擔當反映著干部的品性和黨性,體現(xiàn)著干部的胸懷和氣魄,也決定著干部履職盡責的程度、干創(chuàng)事業(yè)的大小,是領導干部理應具備的人格、品格、風格。習近平同志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diào)敢于擔當,2012年12月,他提倡“講實話、干實事、敢作為、勇?lián)敗⒀员匦?、行必果”的工作作風。2013年6月,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5、413、418頁。,是新時期好干部五個方面的標準之一。2014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云南考察時更是要求,黨員干部要“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習近平同志突出強調(diào)“敢于擔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從現(xiàn)實來考量,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領導干部政治是可靠的,工作是負責的,同時要看到,領導干部中“無作為、不作為、亂作為、作為不力”的問題特別突出。習近平同志嚴肅批評了干部隊伍中的“太平官”、“平庸官”、“推諉官”、“圓滑官”,認為他們危害極大,要求下大氣力解決。他指出:“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雹凇妒舜笠詠碇匾墨I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8頁。另一方面,在選人用人方面,要特別注意保護和激勵敢于擔當?shù)母刹?。比起為官不為,敢于擔當型干部在具體工作中容易得罪人,犯錯誤的概率高,有時候得票可能會低。對此,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diào),要全面、辯證、具體地看待有擔當?shù)母刹?,正確認識和對待他們的工作失誤和得票,如遇到認識不一情況,組織上要為他們說公道話,以讓那些想干事、干成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有位子、有位置。
行業(yè)競爭程度因素(Marketc),通過Herf i ndahl-Hirschman指數(shù)對企業(yè)所屬行業(yè)的競爭度進行檢測(Kafetzopoulos 和 Psomas 2015)[14]。
2.敢于擔當?shù)木唧w要求。習近平同志指出:“黨的干部敢于擔當,就是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雹邸读暯秸勚螄碚罚本和馕某霭嫔?,2014年版,第415、413、418頁。這一論述,科學闡釋了領導干部敢于擔當?shù)膬?nèi)涵和要求,指明了在什么情況下要敢于擔當以及怎么樣敢于擔當,為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和具體行為中落實責任擔當提供了更清晰的標準和可判斷的尺度。一是是非面前不搖擺。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是態(tài)度曖昧還是立場鮮明,這是衡量黨的干部敢于擔當?shù)脑嚱鹗?。敢于擔當就是要求黨的干部在面對錯誤觀點、錯誤思潮、錯誤言論時,敢于亮劍,敢于批評,敢于回擊,不做“墻頭草”,不做“推拉門”。二是矛盾面前不逃避。敢于正視矛盾,善于化解矛盾是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功。敢于擔當,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就是要敢于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開、情況很復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面”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5、413、418頁。。三是危機面前不退縮。習近平同志指出:順境逆境看襟度,關鍵時刻見擔當。敢于擔當不僅要體現(xiàn)在平時工作中,更要體現(xiàn)在緊急關頭上,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在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四是錯誤面前不開脫。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可能不犯錯誤,重要的是敢于正視錯誤、承擔責任。習近平同志指出:“坦率地說,誰都不是神仙。積極干事業(yè),說錯一兩句話,是可以原諒的。如果遇到難事、急事、大事,不敢擔當,不愿作為,那才是不可原諒的?!雹輰O業(yè)禮:《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中的新概念、新韜略》,《黨的文獻》,2014年第2期。五是歪風邪氣面前不遷就。作風建設沒有完成時,對于不正之風,領導干部要零容忍、動真格,敢于較真、敢于說不,敢抓敢管。
(四)責任擔當是領導干部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的內(nèi)在要求
治國理政要擔當什么樣的政治責任,這是執(zhí)政黨首先要回答的中心問題。習近平同志在全面審視黨的新的歷史特點、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歷史使命的基礎上,從政治責任的戰(zhàn)略高度,明確了管黨治黨在領導干部責任擔當中的中心地位,并由此探索形成了以“明責為起點、踐責為基點、追責為保證點、負責為立足點和落腳點”四位一體的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實現(xiàn)的邏輯機制。
管黨治黨,根子在干部,關鍵靠擔當。在習近平同志看來,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職責所在,各級領導干部肩負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但在具體實踐中,“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做法還不盡人意”①《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頁。。在總結(jié)黨的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時,習近平同志發(fā)出“治黨三問”,即“是不是各級黨委、各部門黨委(黨組)都做到了聚精會神抓黨建?是不是各級黨委書記、各部門黨委(黨組)書記都成為了從嚴治黨的書記?是不是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成員都履行了分管領域從嚴治黨責任?”②《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頁。如何解決“治黨三問”,習近平同志認為:“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③《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頁。
1.前提基礎:明確管黨治黨責任。第一,明確管黨治黨的責任主體是各級黨組織及其負責人。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diào):“黨的建設必須全面從嚴,各級黨組織及其負責人都是責任主體”,“全面從嚴治黨、推進標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各級領導干部要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④《習近平關于責任擔當重要論述摘錄》,《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6年第14期。第二,明確管黨治黨責任主體承擔主體責任的全面性。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首次提出“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jiān)督責任”(簡稱“兩個責任”)概念,但其內(nèi)容主要界定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再次強調(diào)“兩個責任”,認為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承擔者由黨委(黨組)書記和領導班子成員共同構(gòu)成,并強調(diào)黨委(黨組)書記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成員根據(jù)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nèi)的黨風廉政建設負領導責任。2015年1月23日,習近平同志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對承擔“兩個責任”的范圍作了擴展,提出各級黨委(黨組)要承擔抓作風建設的主體責任,并要求制定責任清單和問責規(guī)定。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六次全會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并把紀委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職責定位為“強化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他還進一步明確了第一責任人的具體職責:“黨委(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既要管事又要管思想管作風,帶好班子、帶好隊伍,真正成為管黨治黨的書記。”⑤《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6頁。習近平同志把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的內(nèi)容從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發(fā)展到全面從嚴治黨,體現(xiàn)的是實踐和認識的發(fā)展與深化。黨的建設必須全面從嚴,全面從嚴治黨是責任主體全面性和主體責任全面性的統(tǒng)一。
2.中心環(huán)節(jié):落實管黨治黨責任。 習近平同志指出:“從嚴治黨必須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實到位?!雹蕖读暯疥P于責任擔當重要論述摘錄》,《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6年第14期。如何做到具體、認真,習近平同志分別從高度、縱度、廣度、長度、力度六個方面進行了論述。一是在高度上,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⑦《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頁。二是在縱度上,習近平同志認為要建立“黨委抓、書記抓、各有關部門抓”,“抓領導、領導抓,抓具體、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責任制。三是在廣度上,習近平同志指出,各級黨委要把從嚴治黨責任承擔好、落實好,“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條戰(zhàn)線、每個領域、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堅決防止一手硬、一手軟”⑧《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頁。。四是在長度上,習近平同志認為落實從嚴治黨責任的關鍵是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構(gòu)建紀律、監(jiān)督、問責等一體化的長效機制。五是在力度上,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勁,逢山開道,遇水疊橋的鉆勁”、“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責任落實?!雹佟读暯秸勚螄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0頁。
3.關鍵保障:追究管黨治黨責任。習近平同志認為,追究管黨治黨責任需要落實問責制,并以此構(gòu)建起“三全”為主線的追究機制。一是“全領域”追責。責任追究不留死角、沒有盲區(qū)。習近平同志指出:“這些年,在干部監(jiān)督上,相當一部分黨組織習慣于把防線只設置在反對腐敗上,認為只要干部沒有腐敗問題,其他問題就都可忽略不計,沒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當前的一個問題是,抓安全事故等行政問責多、抓管黨治黨不力問責少,問責規(guī)定零散、內(nèi)容不聚焦?!雹凇读暯疥P于責任擔當重要論述摘錄》,《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6年第14期。對此,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雹邸读暯疥P于責任擔當重要論述摘錄》,《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6年第14期。二是“全員化”追責。責任追究沒有特殊,也無例外。習近平同志指出:“任何地方、部門、單位,發(fā)生了黨的領導作用不發(fā)揮、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走樣、管黨治黨不嚴不實、選人用人失察、發(fā)生嚴重“四風”和腐敗現(xiàn)象、巡視整改不力等問題,既追究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以及追究上一級領導責任、黨組織責任。”④《習近平關于責任擔當重要論述摘錄》,《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6年第14期。他還對一把手、領導班子、紀檢組長等群體的責任追究提出明確要求。三是“全方位”追責。責任追究沒有暫停,更無休止,必須發(fā)揮合力,久久為功。針對“一些干部慣于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爛賬,最后官照當照升,不負任何責任”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419頁。的情形,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要“終身追責”;針對發(fā)生重大腐敗案件和嚴重違紀行為的地方、部門和單位,習近平同志還強調(diào)要實行“一案雙查”,“倒逼追責”,既追究當事人責任,也倒查追究相關領導責任,既倒查追究黨委的主體責任,也倒查追究紀委的監(jiān)督責任;對于失職失責造成重大損失、侵犯人民群眾利益、損害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要抓住問題開展“典型追責”;他還要求“健全問責機制,把責任追究的內(nèi)容、事項和方式納入制度化、程序化軌道”⑥《習近平關于責任擔當重要論述摘錄》,《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6年第14期。。
綜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是一個“定責、踐責、追責”相統(tǒng)一的合力工程,涵蓋于管黨治黨各個方面和各個環(huán)節(jié)。定責是前提基礎,踐責是中心環(huán)節(jié),追責是關鍵保障。無論是定責、踐責還是追責,目的都是負責,本質(zhì)上都是促使領導干部勇于擔當,使黨始終成為推動和發(fā)展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懂得承續(xù)才能善于創(chuàng)新。習近平同志關于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闹匾撌?,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歷史底蘊,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傳承中華民族美德、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鮮明品格。
(一)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情懷是習近平關于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思想形成的文化根基
責任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獨特標識。從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的起源看,它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源同流。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開物成務、建功立業(yè)、修齊治平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強調(diào)國家責任、社會責任、民族責任、天下責任。從孟子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到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到岳飛的“精忠報國”;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中華先賢的瑰意琦行,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甘于擔當?shù)膬?nèi)在稟賦,生動地詮釋了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內(nèi)蘊。習近平同志作為偉大民族精神的堅毅秉承者,不斷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承續(xù)基因、萃取養(yǎng)分、凝聚力量,賦予了領導干部責任擔當以新的精義和要求,并在新時代的境遇中不斷發(fā)揚光大。
(二)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脈相承的歷史責任和執(zhí)政責任是習近平關于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思想形成的深厚基礎
習近平同志指出: “我們黨 95 年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擔當精神。”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提出了“向人民負責”的民主新路,在回答黃炎培“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歷史王朝周期率時,指出“只有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②黃炎培:《八十年來·延安歸來》,北京: 中國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年版。。1945年,毛澤東在《抗戰(zhàn)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更是強調(diào):“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定要改正,這就叫向人民負責。”③《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5頁。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多次談到中國共產(chǎn)黨所肩負的執(zhí)政責任。他說:“執(zhí)了政,黨的責任就加重了,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就加重了,我們領導干部的責任就加重了。”④《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3頁。1992年,退出領導崗位的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仍告誡全黨:“從現(xiàn)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干。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 雹荨多囆∑轿倪x》(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頁?!柏熑未蟀 币渤蔀猷囆∑轿倪x第三卷的結(jié)束語。1996年,江澤民同志發(fā)表了《責任重于泰山》一文,并強調(diào)要“自覺擔當起跨世紀的歷史責任”,“帶頭解放思想,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歷史責任”。⑥《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頁。胡錦濤同志也反復強調(diào):“強化責任意識,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雹摺逗\濤文選》(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0頁?;厮蔹h的歷史,中國共產(chǎn)黨之所以能夠團結(jié)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xiàn)三次“偉大飛躍”的歷史貢獻,就是因為具有并始終保持了甘于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shù)木衿焚|(zhì)。由此可見,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脈相承的關于責任擔當?shù)恼撌龊蛯嵺`是習近平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思想的重要理論來源。
習近平同志立足于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歷史使命,著眼于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發(fā)展,在深刻把握黨所面臨的時代背景和當代中國發(fā)展現(xiàn)實問題的基礎上,深刻地闡明了新形勢下強化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闹卮笠饬x,凸顯了習近平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思想的時代特色。
(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召喚領導干部責任擔當
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習近平同志把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近代中國社會,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以來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所肩負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概括為“中國夢”,賦予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以鮮明的目標指向。在很多場合,習近平同志在談到責任擔當時,總是將其寓于中國夢的追求之中;在論及中國夢時,總是將其與責任擔當緊密相連。2012年11月14日,剛剛當選為總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就指出:“我們肩負著對民族的重大責任。我們的責任,就是要繼續(xù)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雹佟妒舜笠詠碇匾墨I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0、84頁。同年11月29日,他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了中國夢,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雹凇妒舜笠詠碇匾墨I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0、84頁。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同志闡明了中國夢的內(nèi)涵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強調(diào):“每個群體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都應當同舟共濟、齊心協(xié)力、奮勇前行?!雹邸读暯娇倳浵盗兄匾v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頁。6月7日,習近平在同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共同會見記者時,進一步闡述了中國夢的內(nèi)涵,認為“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272、101頁。,“中國夢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履行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做為人類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的負責任大國”。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272、101頁。民族圓夢,關鍵在人,“關鍵在于培養(yǎng)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母刹筷犖椤雹蘖暯剑骸对谌珖h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5月1日。。2013年6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系統(tǒng)論述了民族復興背景下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的時代內(nèi)涵,特別強調(diào)了責任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和精神狀態(tài),并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堅定信念,勤政務實,為民服務,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習近平同志把現(xiàn)階段領導干部的歷史使命、時代責任、未來擔當?shù)幕c統(tǒng)一于“實現(xiàn)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焙汀盀槿祟愖鞒鲂碌母蟮呢暙I”的中國夢之中,凸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責任擔當?shù)膽?zhàn)略性、全局性、整體性,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責任擔當?shù)臅r代特點。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重任需要領導干部責任擔當
改革創(chuàng)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責任擔當是推動改革的精神動力。當前,中國正步入“發(fā)展起來時期”,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期。鄧小平曾指出:“我國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fā)展時少。”⑦《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4頁。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改革經(jīng)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qū),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jīng)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雹唷读暯秸勚螄碚罚本和馕某霭嫔?,2014年版,第275、272、101頁。因此“全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我國發(fā)展起來后不斷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⑨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5月1日。,“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⑩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從現(xiàn)實情況看,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不愿擔當、不敢擔當、不善擔當?shù)膯栴}尤為嚴重,一些黨組織權責不明、權責不等、失責不究的現(xiàn)象特別突出,已經(jīng)成為中國“發(fā)展起來時期”整體轉(zhuǎn)型升級的重要瓶頸。發(fā)展需要改革,改革召喚擔當。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重任決定了黨員和黨的干部需要有擔當精神。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干部要做改革的弄潮兒,要有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這種擔當精神,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是沖鋒陷陣、英勇獻身,現(xiàn)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雹佟读暯絽⒓邮萌珖舜蠖螘h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3月7日。他反復強調(diào),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敢想、敢做、敢當;各級干部要切實履行好對改革的政治責任,敢闖、敢干、敢為。從習近平同志的論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是領導干部責任擔當?shù)某霭l(fā)點,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diào)領導干部責任擔當來自于他對干部隊伍建設現(xiàn)狀的冷靜分析,源于他對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問題意識,是對新的時代背景、新的歷史特點、新的歷史任務的鄭重回應。
實踐主體的價值取向、價值立場決定支配實踐主體的價值態(tài)度和價值選擇。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價值立場是人民立場。習近平同志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始終把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擔當作為其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根本所在,明確回答了治國理政“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重大問題,為黨員領導干部踐行責任擔當提供了明確的價值導向。
2013年2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回答俄羅斯記者提問時強調(diào):“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巍!雹凇读暯秸勚螄碚?,北京:外文出版社?014年版,第101、3、4頁。為人民服務,實質(zhì)上就是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擔當。首先,為人民擔當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內(nèi)在要求,是中國共產(chǎn)黨宗旨意識的根本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diào):“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把人民當主人,當先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③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等等。這些觀點,闡明了黨和人民關系的內(nèi)在邏輯,揭示了為人民擔當?shù)睦碚撘罁?jù)。
其次,為人民擔當就是把緊緊依靠人民推動發(fā)展作為治國理政最根本的方法論,把“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3、4頁。、“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人民群眾期盼什么就努力實現(xiàn)什么、人民群眾擁護什么就始終堅持什么、人民群眾反對什么就堅決改進什么”。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3、4頁。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diào),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通過作好“改革文章”,讓老百姓有整體的、實際的、持續(xù)的、可靠的獲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和以人民為主體、為依靠的共享發(fā)展理念,強調(diào)把回應多元民生訴求、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fā)展的目的和歸宿。
再次,從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實踐看,在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中,從提出“八項規(guī)定”,聚焦解決“四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到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高懸反腐利劍,以零容忍態(tài)度打虎拍蠅;從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到實施精準扶貧方略,促進社會公平,體現(xiàn)著習近平同志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根本立場,彰顯了為人民擔當?shù)膬r值取向,貫穿著真摯樸實的為民情懷。
責任編輯:凌 雁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及其哲學意蘊”(SK2017A0319)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