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迪娣
學生在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寫作文,這是自我表達的關鍵時期。隨文練筆作為學生讀寫表達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會在小學三年級被教師們在課堂上普遍應用??梢哉f在課堂上的隨文練筆對剛開始接觸寫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此筆者對課堂上隨文練筆的應用進行了實踐和思考,現(xiàn)以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課為例,將隨文練筆的經(jīng)驗進行分享,望同仁指正。
一、給學生練筆的自信和勇氣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寫作,一開始要獨立寫出一段文字,往往會有畏難情緒,如果教師不能及時排解學生的心理障礙,那么寫作從一開始就不會被學生從內(nèi)心里接受,不喜歡寫作自然就不會寫出好的文字,也就不善于用文字來表達自我。因此,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練筆氛圍至關重要。
“先易后難”是學習的普遍規(guī)律,也是指導學生隨文練筆的法寶。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6課《西湖》,課文首句寫道: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筆者讓學生就這一句的表達方式,練習“( )素有( )的美稱”這樣的句式,并說明內(nèi)容不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因為簡單易寫且可供選取的素材很多,學生們的練筆熱情被點燃,很快完成。諸如西安素有“十三朝古都”的美稱,香港素有“東方明珠”的美稱等。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這句話也適用于學生的練筆評價中,學生在隨文練筆中有進步時,需要教師積極的肯定和評價;在練筆中出現(xiàn)問題時,更需要教師的及時鼓勵,這樣才能讓初涉隨文練筆的學生有勇氣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有信心寫得更好更出彩,為之后的練筆寫作奠定好的心態(tài),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用高效的練筆減輕學生負擔
筆者認為隨文練筆可結合課后作業(yè)、單元作文練習來開展。利用課堂的時間讓學生完成課后的作業(yè)練習,提前為作文課作準備。
如《石榴》一文的課后第五題是: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筆者先詢問學生:愛吃水果嗎,都喜歡吃哪些水果,有沒有在吃的時候像作者那樣仔細觀察過水果呢。然后就把這道課后作業(yè)作為隨文練筆的內(nèi)容,讓學生仿寫。學生很快完成了這道作業(yè)。再如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在學完《“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狼和鹿》《放飛蜻蜓》后,寫作部分的題目是讓學生對一些事情發(fā)表看法,其實教師在執(zhí)教完這部分的每篇文章后都可以引導學生談談看法,并隨文練筆,為單元寫作打好基礎。隨文練筆寫得好的學生還可以獎勵他們不用再完成單元寫作任務,隨意寫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三、練筆忌空。表達要實
教師要想在課堂上通過隨文練筆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表達能力,就必須認識到練筆不能成為形式和負擔,每一次練筆都要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練習,不能為“練筆”而“練”,避免隨文練筆走向空洞、無意義的“走過場”。此外,教師在隨文練筆內(nèi)容的設置上,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關注生活的細節(jié),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下筆有文可寫,也才會在勤練筆的基礎上更認真細致地觀察生活,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更進一步地認識生活的美。
如筆者在執(zhí)教《槐鄉(xiāng)五月》一文后,根據(jù)課文最后一句:“五月,是槐鄉(xiāng)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結合并擴充課后第四題讓學生寫寫自己的家鄉(xiāng)秦嶺地區(qū)在槐花飄香的時候,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由于柞水地處秦嶺,五月也是槐花遍山,學生可以很實在地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次隨文練筆也讓學生再次回味了家鄉(xiāng)的美,增加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筆者認為隨文練筆在讓學生能舉一反三的同時,更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達到語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我們一線教師要讓學生在隨文練筆的輕松愉悅中快樂地學會表達,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編輯 聶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