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威
摘要:隨著信息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地球村”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實現。手機媒體作為新興的第五媒體,憑借它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點,成為主流媒體之一,也滿足了大眾對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手機媒體;日常生活;關系;研究
前言
手機媒體被作為傳播載體的應用越來越多。短信的出現使手機有了報紙的功能;彩信使手機有了廣播的功能;手機電視的出現使手機有了電視的功能;WAP和寬帶網絡使手機有了互聯網功能,同時手機在一定程度上與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互相結合、滲透、融合,成了一種“全媒體”。手機正在實現由人際溝通工具向大眾媒體的跨越。
一、手機媒體與其他媒體融合統(tǒng)一發(fā)展
(一)手機等各類新功能的應用,已經存在并發(fā)展的媒體傳播載體的基礎上被研發(fā)運用,在與傳統(tǒng)媒體、互聯網的融合和其自身的不斷創(chuàng)新中,逐步顯現著作為一個媒體應有的獨立自主的地位,并以這些全新的媒體形式吸引著千百萬受眾的眼球。目前,國內大部分政府網站,阿里、淘寶等商用網站在原有傳播方式上擴大宣傳廣度,都開發(fā)出了相應的APP手機應用客戶端,直觀便攜。手機媒體與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相互影響、相互催生、相互融合,開創(chuàng)多元化傳播方式。例如:由相應的網站共同合作、主辦的手機APP開通,只需登陸無線互聯網即可將大量信息技術與新聞媒體全面結合了解。
(二)手機媒體的強勁發(fā)展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與其他媒體相攜邁步,同樣能夠沖擊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和其他媒體。2016年農業(yè)部于“12306”平臺建設十周年之際提出,在利用電話、網絡平臺同時,各地區(qū)要開發(fā)利用手機APP宣傳農業(yè)政策,解決農業(yè)難題。各黨政機關也同時利用手機媒體宣傳政策法規(guī),與群眾互動,解難答疑。各商家也加快了手機APP的開發(fā)和研制。大眾利用手機接收終端信息。上至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手機媒體的推廣和使用,下到普通群眾對手機媒體的依賴,都可以看出手機媒體的使用率遠遠超過其他媒體,對其形成了強大的沖擊力。
二、手機媒體對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
手機媒體以手機終端為載體的傳播形式,具備了圖文聲畫等多媒體的組合形式。3G時代的來臨,手機屏幕薄而大,處理器頻率越來越高,手機媒體可以大部分替代計算機滿足日常的工作生活學習。豐富的信息、全面的社交功能使得手機媒體滿足了人們更多的需求的同時,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一)過度依賴手機造成交流隔閡
手機微信、QQ、視頻等強大的手機功能,手機媒體的迅速崛起,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縮短了世界的距離,卻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出現了交流的隔閡。曾經聽到一個故事:一個老者舉行一個壽宴,在等待家人到來期間,凡到場的子女都低著頭,手撥弄著手機屏幕,全神貫注,作為壽星的老者卻被冷落。曾經參加一場同學聚會,到場時被要求全部上交手機,究其原因,盡然是每次同學聚會,雖然聚在一起,卻鮮少交流,都在低頭玩手機。
(二)過度依賴手機造成思考能力的缺乏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日前發(fā)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面對問題時容易以直覺式思考的人,依賴手機程度也高,但若過度使用手機,恐怕會使解決問題能力變得更差。雖然此項言論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提醒,由于網絡與智能型手機問世不久,它們與人腦退化是否真有關聯,仍須進一步觀察證實。但是手機媒體承載著信息傳播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大腦。如今,在出現一個新問題時,大部分人在開動腦筋之前習慣性在網絡中尋求答案,網絡熱詞“度娘”成為無所不能的代名詞。因此同一個問題、同一篇作文、同一篇文章出現了千篇一律的格式和內容,毫無新意。久而久之,我們大腦就喪失了思考能力。
(三)手機媒體傳播內容繁雜,影響接收者的判斷能力
通過手機媒體等終端流傳速的各種信息內容繁雜,傳播范圍非常廣泛,對于此類的各種信息、新聞、視頻不經證實考究,充斥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作為被動接收信息都,真假難辨,容易導致判斷失誤。
三、手機媒體沖擊日常生活的原因
(一)手機獨特的特點增加了使用量,產生了一定的固定群體
根據信息產業(yè)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全球有超過21億的手機用戶。與此同時,手機用戶的數量正在快速增長,手機的發(fā)展和普及的速度遠遠超過了第四媒體——互聯網,目前中國的手機普及率以及用戶總量均居世界第一。而其強大的功能,較低的消費水平和準入門檻,相對于網絡更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目前,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5.57億,以10至39歲年齡段為主要群體,比例合計達到78.1%。其中20至29歲年齡段的網民達31.5%,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為36.8%與30.6%。手機成為主流傳播媒體,憑借其互動性強、信息獲取快、傳播快、更新快、跨地域傳播及高度的移動性與便攜性等特性,運用的人數逐年增加,年齡亦趨于年輕化。由于年輕隊伍的推動,使用率不斷提高,加上手機媒體信息服務個性化,更受到追捧,因此整體人群中對手機媒體的依賴也就不斷增強?!笆謾C依賴癥”的群體不斷擴大。
(二)手機媒體具有傳播優(yōu)勢,內容繁雜多樣
1.在手機媒介化時代,手機媒體傳播具有及時性、生動性、傳播速度快、海量微內容等優(yōu)勢。能夠使手機用戶在第一時間發(fā)布傳播,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可以像互聯網一樣隨時更新新聞動態(tài),可以向人們提供剛才發(fā)生的或者是正在發(fā)生的新聞信息。親歷式和目擊式新聞性是其他媒體所不能企及的。
2.手機媒體是以實現個人的信息需求為傳播核心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承擔傳播者這一角色,因此傳播內容涵蓋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實時的、海量的社會新聞播報,也有隨意的、娛樂性資訊快報,有正式的、嚴肅的商談溝通,也有私下里的懇談交流,有目的明確的聯絡,也有無聊的調侃,有反映情況的真實的,也有未經證實的虛假的,各類消息總是能第一時間傳播、擴散,抓住大眾的眼球,吸引著大家的注意力。
四、結語
手機媒體在成為第五媒體的新興媒體,融合了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互利互存,也彌補了其他媒體傳播中存在的不足。新媒體的出現,打開世界交流的窗口,但無論作為傳播者還是信息接收者,要辯證看待新崛起的媒體力量,理性運用新媒體平臺整合社會力量和社會輿論,共同推進社會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安永志.手機依賴與人際信任關系探究[J].新聞戰(zhàn)線,2015(04).
[2]杜薇.智能手機利用及手機依存現象研究[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14(04).
[3]李英楠.淺談移動學習終端的合理選取[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