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波云+劉灼培
【摘 要】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能夠在未來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學校文化正是學校教育的基石。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葵蓬小學以“閃亮教育”作為學校文化的落腳點,以“閃亮教育開啟孩子的精彩人生”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希望能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關鍵詞】閃亮教育;學校文化;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5-0124-02
教育的本質是人的教育,是為了人一生發(fā)展的教育。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能夠在未來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學校文化正是學校教育的基石,它是一種組織文化,是學校核心價值觀主導下的全體成員的行為方式與學校物態(tài)形式的總和。因此,我校(此處指“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葵蓬小學”,下文同)以“閃亮教育”作為學校文化的落腳點,以“閃亮教育開啟孩子的精彩人生”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借助“閃亮”這一含義豐富的精神狀態(tài)來教化師生,希望能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閃亮教育”理念的提出
葵蓬小學創(chuàng)辦于1965年,在上級的正確領導、熱情關心、全力支持下,社區(qū)各單位及廣大家長的廣泛支持下,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學校被評為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試點學校、廣東省傳統(tǒng)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羽毛球)、廣州市綠色學校、廣州市荔灣區(qū)一級學校、荔灣區(qū)德育示范學校。學?,F有教學班12個,學生486人,教職員工34人。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和環(huán)境,各類專用室及教學輔助用房配備齊全,體育活動場地十分充裕,有200米塑膠跑道、兩個籃球場,一個一千四百多平方米的室內羽毛球場。學校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已基本到位,教學平臺進入課室,有光纖寬帶校園網,基本實現辦公自動化,是一所融書香校園、生態(tài)校園、活動樂園于一體的現代化的新型學校。
學校近年來以“閃亮教育”為引領,走內涵發(fā)展之路,以羽毛球項目為突破,以培養(yǎng)品雅志高、崇體尚藝的小學生為目標,讓“閃亮教育”在葵蓬小學閃閃發(fā)光,帶動學校更好的發(fā)展?!伴W亮教育”既是一種理念,又是一種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哲學的視野中審視,作為理念的“閃亮教育”,目的在于揭示教育和人之間的關系,即教育就是使人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作為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教育,目的在于通過教師、課程等,在操作層面上去培養(yǎng)具有“特色、特長”的人,推動人持續(xù)的發(fā)展,進而實現一種“閃亮”的人生狀態(tài),實現人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伴W亮教育”的核心是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了解孩子的優(yōu)點,并培育、激勵、增強這些優(yōu)點,讓孩子能夠發(fā)揮這些優(yōu)點去緩沖、克服他自身的缺點或戰(zhàn)勝生活中的挫折。然而優(yōu)點和缺點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閃亮教育”不是著力去消滅孩子的缺點,而是著力去發(fā)現、培育、激勵、放大、增強這些優(yōu)點,使孩子能以來自內在的力量去消除、戰(zhàn)勝消極影響,從而對孩子的人格健全和發(fā)展產生積極的作用?!伴W亮教育”的目標指向是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精神、藝術修養(yǎng)、健全人格的“閃亮”品質,為孩子的精彩人生奠定基礎。
二、學校文化建構
我校以“閃亮教育開啟孩子的精彩人生”作為辦學理念。對于這句話的理解,我們提出了3個問題進行追問,分別是“精彩人生的標準是什么”“閃亮的內涵是什么”“通過何種途徑實現教育目標”。通過追問,我們確信人生最理想的狀態(tài)就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表現自己最適合的狀態(tài),這就是閃亮人生。同時也促成了我們從三個方面解讀學校的辦學理念:即科學精神,包含實踐、創(chuàng)新、質疑的品格;藝術修養(yǎng),包含發(fā)現、創(chuàng)造、欣賞的品格;健全人格,包括尊重、合作、競爭的品格。這樣的解讀使葵蓬小學辦學理念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清晰凸顯出來。
學校的發(fā)展離不開辦學理念的支撐,更離不開對學校文化的構建。對學校文化的系統(tǒng)建構,還要包括校風、校訓、學風、教風這些方面。校風是全校師生通過行為方式和精神風貌共同呈現出來的一種形象,是一種對師生的要求,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因此,對校風的形成和建設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必須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做到深入淺出,采用描述性語言使對校園文化的解讀更加生動。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我們提出以“閃亮校園,光彩照人”作為學校的校風。
建構校園文化的另一個重點在于關聯性。我們嘗試著遵循這種關聯,對教風、學風、辦學途徑等方面逐一進行推敲,并向全校師生進行解讀宣傳。因此,我們最終擬定的教風為“閃亮教師,溫暖化人”,學風為“閃亮學生,精彩耀人”,辦學途徑則是:實現探究合作的教育氛圍、營造民主平等的班級生活環(huán)境、鼓勵課堂的互動學習、完善開放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這三個方面的實現有助于推動學校實現“閃亮教育”的辦學目標,讓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心”都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閃亮發(fā)展。
三、辦學理念建構
1. 以高效課堂為辦學落腳點
課堂是進行文化教育和貫徹學校辦學理念的主渠道,課堂教學過程體現的課堂文化則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我校的“閃亮課堂”是一切以學生為本的課堂,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認知與需求出發(fā),讓學生帶著興趣、通過體驗學習,盡可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則從灌輸者轉向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點撥者。我校很早就著手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在全校所有班級開展思維課程,著重開展了快閃思維鍛煉和思維導圖應用兩個方面,大力提升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必須循序漸進。我校組織各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運用問卷調查法、數據分析法,大量聽課、評課,小結匯總,集中發(fā)現課堂教學中的無效行為,通過自我反思和集體研討,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逐漸減少甚至消除無效行為,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為突破口,就有效教學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多篇研究論文收錄于我校的教學論文集。
為將有效教學研究活動繼續(xù)深入推進,切實打造高效課堂,實現“閃亮教育”的最終目標,我們結合學校實際,在全校范圍內推行思維導圖應用的教學模式探索,將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改變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我們還多次組織開展教研組公開課、校級公開課、青年教師展示課、人人一節(jié)公開課等一系列活動,通過活動不斷鍛煉、提升教師的授課水平。同時,學校還要求廣大教師不斷進行反思,查找不足,及時整改,推動了高效課堂研究活動向縱深發(fā)展。
2. 以校園環(huán)境為辦學理念的切入點
校園環(huán)境主要包括教學樓、運動場、綠化園地、校道、校門等建筑,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場所,對這些建筑的環(huán)境布置要兼具“育德、啟智、品美、健體、怡心”的功能。為此,我們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校園文化設計活動。比如,我們用閃亮文化作為引導教育學生的主旨,從一樓到四樓,每一層樓分別樹立起“育德、啟智、品美、健體和怡心”四大板塊;并且在校道兩側集中展示學校的一訓三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成果,通過個性化的環(huán)境建設來彰顯學生的正面風采,讓學生接受學校主流價值觀和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為了創(chuàng)設優(yōu)美、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學校提出“讓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每一棵花草都能傳情,每一幅畫面都有意義”的環(huán)境育人理念。2016年,學校發(fā)起了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重新裝修了教學樓,在教室的內外墻上重新掛上學校的校訓、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名人名言、推廣普通話的標語、優(yōu)秀學生作品。同時,還在每間教室內配備圖書柜,鼓勵學生將有意義的圖書放入書柜中,讓大家免費取閱,與同學共享知識。此外,我們還提倡學生帶一些小盆栽來教室中擺放,通過花草來愉悅心情,陶冶情操,同時指導學生觀察花草習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 以校本課程開發(fā)為課程的關注點
我校始終圍繞羽毛球文化的課程視角,站在羽毛球活動課程觀的高度上,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積極開展羽毛球校本課程研修,在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上、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力求傳承教學經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學校初步形成了“羽毛球校本課程——羽毛球文化主題活動——羽毛球特色實踐課程”三者相結合的校本特色課程體系。
(1)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積極開展羽毛球傳統(tǒng)項目。自2013年起,就開設《怎樣打羽毛球》的校本課程,體育教師自行設計教材,編寫教案。采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活動,如校際和班際羽毛球活動、“羽毛球與我”主題班會、問卷調查等。該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2)構建“尊重、合作、競爭”羽毛球文化。我校一直致力于構建“尊重、合作、競爭”的羽毛球文化,并把它全面滲透到學校教學工作中,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活動課程開發(fā),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一直扎實有效地開展著。近年來,相繼開展葵蓬之星優(yōu)秀學生的評選、給父母寫封感恩信、中華傳統(tǒng)美德征文、師生硬筆書法大賽、安全漫畫大賽、拔河比賽、三人籃球比賽、班際羽毛球賽等主題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利于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生校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積極開發(fā)羽毛球實踐課程。在致力于開發(fā)基于體育學科羽毛球教學的實踐性學習中,我校開發(fā)了尊重、協作、競爭3種類型的實踐性學習方案,通過資料收集、參觀訪問、實驗探究等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布置作業(yè),著力引導學生從羽毛球活動中改變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激情,釋放了學生的潛能。
4. 以精神文化為辦學理念的輔助點
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對學生的言行有深層的指導和制約作用。為此,學校經常開展各項校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1)堅持每學期出版校報,開拓學生文化視野。學校堅持每個學期都出版具有主題教育內容和意義的校報。校報設有“教育學”“教學研究”“校園雅聲”“佳作園地”“學與玩”“藝術長廊”等多個欄目,刊載全校師生的優(yōu)秀活動和成果,宣揚優(yōu)秀文化內容,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校報還成立了小記者站,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主動去發(fā)現校園中的亮點,通過勤寫文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校報也會把學校近來取得的成績,發(fā)生的大事、要事及時刊登出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教學成果。
(2)開展讀校史活動,挖掘優(yōu)秀文化底蘊。一所學校的歷史,能夠從其人文資源的積累與拓展中折射出學校的教育水平和社會影響力。組織學生讀校史,可以讓學生從中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樹立正確的校園學習觀念。我校校報曾經以“葵蓬之風范,羽球之神韻”為主題辦了一期???,重點以學校的歷史、?;?、校歌介紹學校的創(chuàng)辦歷程、文化底蘊和教育成果。校報出版以后,我校校史散發(fā)出的深厚文化底蘊,吸引了全校師生對這期校報的閱讀和熱烈談論,校園里掀起了讀校史的熱潮。通過這次讀校史活動,師生們加深了對我校歷史的了解,增強他們的歷史責任感,學校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3)推動體育育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我校以羽毛球文化為載體,不斷譜寫學校教育教學的新篇章。2013年學校被命名為廣東省傳統(tǒng)項目學校,同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省傳統(tǒng)項目學校比賽,獲團體總分第七名,男子團體、女子團體均獲第六名,男子單打第四名的成績。從2013年秋季起,學校將籃球納入體育課程。每班每周一節(jié)籃球課,為今后普及籃球運動打基礎。體育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學校體育運動的帶動下,學生的身體素質、道德水平、行為習慣、學業(yè)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過全體葵蓬師生的共同努力,近幾年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較快提升,在荔灣區(qū)小學教學質量總結會上得到了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并連續(xù)三年獲得全區(qū)素質教育優(yōu)秀獎。
(編輯:楊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