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英
摘要:目的 探究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孕產婦分娩情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生產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共122例,采用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即參照組和研究組。參照組的61例孕產婦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的61例患者采取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并比較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各階段產程時間、以及產后情況和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 經過護理后,研究組孕產婦的自然分娩率(85.25%)高于參照組(59.02%),差異明顯(P<0.05);第一產程和總產程時間均少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第二及第三產程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孕產婦的產后出血率、自主排尿成功率均少于參照組,滿意度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孕產婦分娩情況,提高自然分娩率,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分娩情況;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3-0148-02
有研究指出,過高的剖宮產率會給母嬰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鼓勵孕產婦在生產時選擇自然分娩,有利于母嬰的預后情況[1-2]。本文對我院孕產婦實施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成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生產的122例孕產婦,按照雙盲法分分組規(guī)則,把這122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61例。參照組孕產婦年齡在21~35歲,平均年齡(27.69±3.64)歲;孕周在38~42 w,平均孕周(40.03±0.75)w;其中初產婦40例,經產婦21例。研究組的孕產婦年齡在20~36歲,平均年齡(27.49±3.57)歲;孕周在37~42 w,平均孕周為(39.89±0.86)w;其中初產婦39例,經產婦22例。兩組孕產婦的年齡、孕周、孕次等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為避免參照組孕婦受到對研究組干預措施的影響,則兩組孕婦安排在不同的病房。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產前教育、定期檢查等。研究組患者采用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護士向孕產婦及其家屬宣教有關自然分娩等知識,進行生產教育,可采用宣傳手冊、掛圖等方式向產婦宣教。②告知孕產婦取左側臥位有助于增加胎盤供血,并指導孕產婦每天進行適當的鍛煉;在生產過程中,協(xié)助產婦取屈膝仰臥位或半臥位,并采用拉梅滋呼吸運動技巧來調節(jié)呼吸和頻率,來降低子宮收縮所引起的不舒服,有助于縮短產程。③助產士一對一陪護,允許設立家屬陪伴的產房,導樂陪伴,給予孕產婦親情支持。護理人員在產后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yǎng),并嚴密觀察產婦以及新生兒的生命體征,以降低并發(fā)癥等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同時為產婦提供合理、科學的飲食,有助于產婦產后的恢復。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②觀察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③觀察兩組孕產婦產后情況,包括產后出血量和自主排尿成功率,并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出血量、產程等計量資料時,以(x±s)表示并采用t檢驗;分析并發(fā)癥發(fā)生等計數資料時,以(%)表示并采用χ2檢驗;若P<0.05,則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孕產婦分娩方式
兩組產婦生產后,對分娩方式進行比較分析。參照組孕產婦中剖宮產25例(40.98%),自然分娩36例(59.02%);研究組孕產婦中剖宮產9例(14.75%),自然分娩52例(85.25%);比較得出,參照組孕產婦的自然分娩率低于研究組,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比較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
參照組36例、研究組52例自然分娩孕婦的第二、第三產程時間并無明顯差異(P>0.05)。參照組自然分娩孕產婦在第一產程和總產程時間顯著多于研究組,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3兩組孕產婦產后情況及滿意度
參照組孕產婦的產后出血率、自主排尿成功率均高于研究組,參照組滿意度明顯低于研究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和麻醉方式的進步,選擇剖宮產進行分娩的孕產婦也越來越多,剖宮產在解決產婦難產、搶救母嬰生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剖宮產屬于人工干預分娩方式,也存在著手術、麻醉等風險,無醫(yī)學指征的剖宮產率過高,反而對母嬰產生不利的影響。自然分娩較于剖宮產,對母嬰的影響較小,而正確有效的護理方式,能讓自然分娩的母嬰安全及健康得到保障[3]。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是從孕產婦的產前、產中、產后進行的全方位的系統(tǒng)護理。對于孕產婦產生的焦慮、緊張、不安等負面心理情緒,積極進行有效心理疏導,以消除孕產婦的不良情緒,提高其生產信心[4-5]。
本次研究結果中,經過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第一產程和總產程時間、產后出血率、自主排尿成功率及滿意度等方面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各數據比較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對孕產婦實施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產后出血量,縮短生產時間,并能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提高患者對我院醫(yī)療工作的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關玉香.探究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孕產婦分娩情況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54):195.
[2]聶晚喜,劉連生.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孕產婦分娩情況的影響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5,29(03):251-252.
[3]彭海華.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孕產婦分娩情況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05):112.
[4]李水英.探討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分娩情況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6):60-61.
[5]郭淑云.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孕婦分娩情況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5,2(08):157-158.編輯/錢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