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梓軒 朝陽市建設工程安全管理站
淺論加強建筑深基坑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的策略
裴梓軒 朝陽市建設工程安全管理站
深基坑工程建設安全管理保證了建筑工程整體的穩(wěn)定性及其安全性。其是建筑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內(nèi)容。并且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促進了建筑業(yè)的發(fā)展,使得深基坑工程施工也越來越多,周圍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而由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誘發(fā)的事故時有發(fā)生。
深基坑工程 建筑 安全 影響因素 措施
深基坑工程主要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米(含5米),或深度雖未超過5米,但地質情況和周圍環(huán)境及地下管線復雜或影響毗鄰建筑物安全的基坑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又ёo體系是臨時結構,在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因此施工單位需要進行地下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在基坑圍護結構有效時限內(nèi)和主體結構滿足抗浮要求時,及時進行基坑回填工作,嚴禁基坑長時間暴露?;庸こ讨饕ɑ又ёo體系設計與施工和土方開挖,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tǒng)工程。它要求巖土工程和結構工程技術人員密切配合。基坑支護體系是臨時結構,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
影響建筑深基坑工程建設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土體失穩(wěn)而破壞支護體系引起基坑失穩(wěn)的因素。這類情況的發(fā)生,主要是由開挖土坡過大、基坑外側超載等引起的。
2.由于圍護體系滲漏水,導致水土流失,由水引起對周圍環(huán)境破壞或基坑失穩(wěn)。這類情況的發(fā)生,主要是圍護體系施工存在質量問題引起漏水造成。
3.支護體系存在設計缺陷或施工缺陷引起支護體系失穩(wěn)。這類情況的發(fā)生,主要是由設計方案不當或施工方法欠缺等引起的。
4.基坑隆起過大失穩(wěn)。主要原因有圍護墻深度不夠,承壓水降水沒達到要求等。當然基坑失穩(wěn)可能是由以下幾點多方面共同造成的,亦有可能是其中某一單項引起的,最終結果均會引起土體失穩(wěn)。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前,應了解建筑場地及周邊、地表至支護結構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圍內(nèi)地層結構、巖土性狀、含水層性質、地下水位、滲透系數(shù)等;了解建筑場地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線、地下埋設物的位置、深度、結構形式及埋設時間等。對已有鄰近建筑的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應熟悉已存鄰近建筑的位置、層數(shù)、高度、結構類型、基礎類型,此外,也應掌握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其他條件,如基坑周圍的地面排水情況,地面雨水、流水、上下水管線排人或漏人基坑的可能性以及基坑附近的地面堆載及大型車輛的動、靜荷載。
深基坑工程施工設計方案主要有支護設計、降水或截水設計、土方開挖設計和監(jiān)測設計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建質關于印發(fā)《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通過專家論證。支護設計主要滿足邊坡和支護結構穩(wěn)定的要求,既不產(chǎn)生傾覆、滑移、整體或局部失穩(wěn),基坑底部不產(chǎn)生隆起、管涌,錨桿部位不致抗拔失效,同時必須滿足水平位移和地基沉降不超過允許值,支護結構構件本身受荷后不致彎曲折斷,剪斷和壓彎。基坑支護常用的幾種方法有坡率法、排樁支護、鋼板樁支護、地下連墻支護、土釘墻支護、深層攪拌支護等。降水設計應控制由降水引起的地基沉降不致對鄰近的重要管線產(chǎn)生過量沉降,影響其正常使用或危及其安全;地下水控制常用的幾種方法有明溝排水、電滲降水、輕型井點降水、管井降水等。截水帷幕應控制不致因滲漏而引起水土流失和過大的變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高壓噴射注漿、深層攪拌;土方開挖設計應滿足分層、分段、對稱、平衡、適時的原則,確保土方開挖安全、運輸合理;根據(jù)施工方案,施工前應作好設計交底,針對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施工工藝和作業(yè)條件,制定措施得力、針對性強、合理全面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應充分認識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難點、重點和施工工藝的特點,質量安全控制目標恰當,保證措施到位,施工組織合理,檢驗監(jiān)測嚴謹。對不同的基坑支護方式,施工的難點和要點有所不同,但總體要求基本一致。一是對施工工藝要熟悉,掌握基本的施工參數(shù);二是要掌握主要施工機械及配套設備的技術性能;三是對水泥、砂石、鋼筋、錨桿、鋼板樁等原材料及其制品進行質量檢驗,并保證施工質量。四是根據(jù)場地特點和不同的施工階段,采取合適的降水或截水措施。五是土方開挖應分層分段進行,控制挖土進度;六是對雨季施工既要注意排除地面雨水倒流人基坑,又要注意雨季水的滲入。
基于建筑深基坑工程特征,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和完善應急救援預案,防止突發(fā)事故的發(fā)生。
1.堅持常備不懈的原則。安全生產(chǎn)事故救援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是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在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時,應根據(jù)建筑深基坑作業(yè)的特點及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做好事故的預防工作,避免或減少事故的發(fā)生外,落實好救援工作的各項準備措施,做好預防準備,一旦發(fā)生事故就能及時實施救援。
2.堅持分級負責的原則。施工單位應建立從企業(yè)到項目部再到作業(yè)班組的應急救援體制,從人、財、物上全面落實,充分發(fā)揮事故單位及施工所在地的優(yōu)勢作用。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應當根據(jù)施工的各工種、各工序,有針對性地作好事故防范及應急救援準備。必須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主動性和力量,形成統(tǒng)一的、高效的救援指揮部。一旦有事故發(fā)生,能立即啟動救援機制,迅速、有效地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盡可能避免和減少損失。
綜上所述,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各分項工程都具有隱蔽施工的特征,而且與土力學、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密切相關,因此為了保障建筑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必須在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其安全進行管理。
[1]陳雨星等.高層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及安全措施的研究[J].基層建設,2014.
[2]李冬林等.淺談深基坑工程施工監(jiān)理的質量控制[J].建筑建材裝飾,2016.
[3]林存房.關于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探析[J].魅力中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