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艷晶,尹芳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手外科,北京 100035)
鎖骨和第1肋骨之間的空間稱為胸腔出口,臂叢神經與鎖骨下動脈、靜脈在胸腔出口處和在胸小肌與肩胛喙突附著處受到卡壓引起的綜合征,稱為胸腔出口綜合征[1]。此疾病病情復雜,發(fā)病時間長,且容易漏診、誤診,加之對疾病的不了解會使患者存在焦慮、煩躁等行為,因此精心護理十分重要。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優(yōu)質護理的不斷深入,我科逐漸將護理干預應用到胸腔出口綜合征,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將護理干預方法總結如下。
表1 胸腔出口綜合征護理干預主要內容
表2 兩組對護士工作滿意度比較(例,%)
表3 兩組對疾病知識認知情況比較(例,%)
將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胸腔出口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齡17~56歲,平均35.3歲。左側17例,右側11例。采用對照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4例。
對照組給予胸腔出口綜合征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護理干預措施見表1。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問卷方式,在患者出院時發(fā)放問卷,填寫后當場收回,調查人員對回答信息的完整性核對確認后進行統(tǒng)計。制定患者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和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調查問卷?;颊邼M意度調查問卷包括護士操作技術、護士態(tài)度及責任心等方面;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情況的問卷包括對此疾病的認知、術后注意事項、功能鍛煉及出院注意事項等。每項采用百分制評分法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掌握的疾病相關知識越多。
兩組對護士工作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表2)。
兩組對疾病知識認知情況比較,觀察組對相關知識、術后注意事項、功能鍛煉等方面了解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表3)。
胸腔出口綜合征表現為上肢到手部的疼痛麻木、疲乏無力、肌肉萎縮。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2]。手術治療的原則是解除壓迫的病因。有前斜角肌攣縮、或頸三角部可觸及硬條索狀纖維帶者,可將攣縮的斜角肌或纖維帶在近肋骨附著處切斷。鎖骨骨折畸形愈合者,可切除一段畸形愈合的鎖骨,以減輕對臂叢神經和血管的壓迫。有頸肋者,應先切除連接頸肋與第1肋骨的纖維束帶,多可解除壓迫,也可切除頸肋[1]。手術治療的長期隨訪結果較滿意,治愈率為65%,25%的患者達到癥狀明顯減輕,沒有明顯的手術合并癥[3]。
由于病情復雜,病程較長,手術繁瑣,因此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是不可或缺的。隨著優(yōu)質護理、優(yōu)雅服務的全面開展,以前的常規(guī)護理已滿足不了患者心理及生理的需求。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應逐漸應用到患者的日常護理當中。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進行入院、術前、術后、出院全面的護理干預。重點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隨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進行疏導和宣教。為患者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包括出血及血腫的預防,應用鹽袋壓迫止血,注意患者呼吸的變化,患肢的血運及感覺的觀察,還應注意患者有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功能鍛煉的原則是循序漸進,逐漸擴大活動范圍[4]。從以上的研究數據中可以看出,觀察組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從護士態(tài)度、責任心方面明顯好于對照組,滿意度達到100%,而護士技術也略高于對照組?;颊邔膊∠嚓P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好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只要護理人員精心、盡心、誠心地為患者服務,為患者著想,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都能獲得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然而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護理計劃,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達到個體化服務。
綜上所述,精細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胸腔出口綜合征患者對護士工作滿意度,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護理質量,全面體現優(yōu)質護理的重要性,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王澍寰.手外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392.
[2]張功林,張鳴.胸腔出口綜合征[J].中國骨傷,2006,7(19):448.
[3]Wehbe MA,Lei nberry CF.Current trends in treatment of tharocicout 2letsyndrome[J].Hand Clin,2004,20:1192-1195.
[4]成昌霞,周學穎,高學海.胸廓出口綜合征行臂叢神經全程松解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7,31(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