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鳳++張敏
摘 要:在義務教育階段中,班主任是班級中的核心人物,加強對成就動機的學習心理指導工作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自主學習習慣,而且還有利于他們學習積極性的穩(wěn)步提升。為此,教師應進一步拓寬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反思途徑,正確理解認知內驅力的重要意義,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內驅力的局限性,并加以正確引導以及準確掌握附屬內驅力的引導方法。
關鍵詞:義務教育;成就動機;心理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2-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104
一、成就動機概述
(一)成就動機的概念
成就動機所指的是促進一個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獲得成就、取得成功的驅動性力量,其主要表現(xiàn)為人的價值追求與生活目標追求等等。
在成就動機的驅動下,個體會對優(yōu)異成績產(chǎn)生極大的渴望,從而激發(fā)出個體對成就的迫切需要、強烈期望。在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以及附屬內驅力等內部心理因素的影響下,再加上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引導作用,人們的個體認知、能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均會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
(二)成就動機的結構
1. 認知內驅力。認知內驅力所指的是將問題解決與知識獲取設為主要目標,從而直接表現(xiàn)為學習任務中的一種成就動機。認知內驅力最早的形態(tài)為人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例如幼齡兒童會對周邊的事物產(chǎn)生較高的興趣,并且對自己所不了解的新鮮事物表現(xiàn)得非常敏感,總是喜歡問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隨著生活經(jīng)驗的不斷豐富,學習者會對新鮮事物形成獨有的認知,從而摸索出自有的一套學習與探索方法,將其轉換為學習動力,對于此種動機相對應的獎勵即為學習本身。
2. 自我提高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所指的是當完成學習任務后,會在集體中獲得一定的聲譽和地位。通常情況下,一個人所得到的成就與其地位是持平的,學習者為了能夠達到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標準,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因此這也是成就動機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此種動機并不能夠如同認知內驅力一般直接作用到學習任務本身,因此兩者的指導手段與指導目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果在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后卻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極有可能會導致學習動機的減弱。
3. 附屬內驅力。附屬驅動力所指的是為了能夠得到家長與教師的贊許,才去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的內驅力。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既不是來源于學習任務本身,同時又不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而是為了獲得外界與他人的認可。換言之,如果來自于外界的強化力量一旦消失,那么附屬內驅力的作用也會隨之減少。雖然相較于前面兩者來看,附屬內驅力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是的確能夠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帶來促進作用。
二、義務教育階段班主任成就動機學習心理指導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拓寬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反思途徑
通過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中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反思工作大多只是停留在初級的記錄反思日記階段,從而十分不利于成就動機學習心理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中,中小學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微信、QQ、電郵以及論壇等渠道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之上來參考有關于成就動機指導的專業(yè)書籍,重新審視班級管理工作方案,同時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與改進。
(二)正確理解認知內驅力的重要意義
由于認知內驅力是來源于學習者本身的內在動機,因此中小學班主任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來合理地支配他們的學習行為,避免學生被其他不良附加物所左右。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成功的科學研究學者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超強的認知內驅力,并且在沒有外界督促的情況下將認知內驅力保持終身?;诖耍行W班主任應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與獻身科學的成就動機,幫助他們樹立起遠大的人生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地朝向自己所設定的目標邁進,并將認知驅動力的培養(yǎng)與班級管理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三)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內驅力的局限性,并加以正確引導
中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學習心理指導的過程當中,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雖然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培養(yǎng)成就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它卻存在著并不好掌控的強烈功利性。通過上文中的介紹可知,自我提高內驅力會將贏得榮譽作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因此有些學生會盲目地追求考試分數(shù),并不重視更加重要的學習過程。一旦達到自己所預期的目標,那么就會將之前所學到的知識遺忘掉。為了有效改善自我提高內驅力的局限性,中小學班主任要進行如下引導。
首先,針對班級中成績優(yōu)異且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谋頁P,將更多的關注力放到班級中的普通生與后進生身上,不要對班級學生進行排名,而是對他們一視同仁,采用鼓勵式的激勵方法。
其次,引導學生樹立起熱愛科學的成就動機,經(jīng)常向學生介紹一些成功科學家的生平經(jīng)歷,讓他們了解到這些科學家不僅為人類進步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而且在獲得殊榮時也不貪圖享受,將自己的熱情都奉獻給了偉大的科學事業(yè)。
最后,對于即將面臨畢業(yè)的中小學生來說,班主任不要引導他們將目光鎖定在所謂的重點中學、重點高中以及熱門專業(yè)上,而是要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喜好來選擇學校,以此來減少自我提高內驅力中不必要的局限性。
(四)準確掌握附屬內驅力的引導方法
中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學習心理指導活動的過程當中,應當告知學生家長,附屬內驅力并不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配合學校平衡好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以及附屬內驅力之間的關系,避免放大后者的消極作用。需要明確的是,有部分教育者或學生家長經(jīng)常采用精神或物質獎勵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很多家長會許諾學生,如果此次考試成績達到了某種標準,那么就會獎勵給學生多少零花錢或何種禮物等。很顯然,此種做法是非常不妥當?shù)?,如果這種附屬力量消失,那么學生的學習成績會明顯下降。為了盡快改善這一局面,學生家長與教育者都要盡可能減少物質獎勵與表揚贊許,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 黃元春,章小夏.西部偏遠山區(qū)小學教師的成就動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2(4):115-116.
[2] 石文龍,吳志紅.小學教師的需要現(xiàn)狀和中學管理的激勵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56-57.
[3] 楊建云,王卓.中小學教師自我發(fā)展需求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大連地區(qū)中小學教師自我發(fā)展需求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教育科學,2014,18(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