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學
【摘要】隨著終身體育的觀念深入人心,五年制高職體育教學迫切需要進行改革?,F階段五年制高職體育存在著許多問題,學生沒有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面。五年制高職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積極地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讓學生形成終生體育的習慣,在走出校門后的生活也能夠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本文主要分析在五年制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問題現狀以及如何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的策略,為五年制高職體育教學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學生的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208-02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現階段國民已經不滿足于基本的物質生活,他們追求更為健康的高質量生活。于是,終身體育的概念走進了大眾的思想中,越來越多的不同階層的人都會注重體育鍛煉,注重自己身體的健康。而終身體育的前提是學校體育,只有學校體育做到讓國民在學生階段就能積極地接受體育鍛煉,國民才能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在五年制高職院校中許多學生都不喜歡在課外時間進行鍛煉,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但是學習是需要勞逸結合的,要讓學生適當的參與體育鍛煉,保持身體的健康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五年制高職院校中的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
1.目前在五年制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現階段,國內高職院校的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方面對體育不夠重視。高職院校所開設的一些體育課程主要是傳授學生體育項目技巧,而不是終生體育的思想。其次,許多高職院校缺少必備的體育器材供給學生進行鍛煉,學生不能很好的發(fā)揮自己的個性,選擇自己想要進行的體育項目,導致學生失去對體育的興趣。
1.1高職院校領導層對體育的認知存在偏差
許多高職院校的領導層認為進行體育課程是符合學生進行勞逸結合的學習,但是沒有重視體育課程所帶給學生的一些正能量。高職院校的領導層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將來學生進入到社會后的巨大幫助,沒有意識到終生體育的重要性,因此,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沒有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生活觀念。導致許多學生認為體育課程就是一個放松的課程,不會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長久下去,導致學生形成對體育課程的厭倦,形成惰性。正是由于高職院校領導層對于體育的認知存在偏差,所以就使得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之中,許多學生并沒有真正地對于體育產生興趣,而只是將其作為一堂休閑娛樂的課程,因而學生感興趣的也并不是體育本身。
1.2高職院校的體育器材不夠完善
現在的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主要是傳授給學生一些體育項目的技巧,沒有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思想教育。而且在體育器材方面,許多高職院校都只有部分體育項目器材。例如,籃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等體育器材,這樣大大的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可能有些學生并不喜歡這些體育運動,但是由于缺少他們喜歡的體育項目的器材,他們不得不去參加籃球或者足球這類他們并不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因此,在體育課程中缺少進行體育項目鍛煉的積極性,降低了他們對于體育課的期待,導致學生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許多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往往都需要依賴于必要的體育器材,當前在高職院校之中,雖然有一些基礎的體育設施,但是這些設施的數量以及質量往往不能夠很好地滿足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需求,而如果缺乏必要的體育器材,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就只能夠依賴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而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進行實踐,這樣一來,就會使得學生逐漸喪失對于體育的興趣,進而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1.3 師生缺乏有效地溝通
在許多的高職院校中,無論是體育教師還是學生,往往都沒有對于體育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很多時候并不是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再加之部分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有效地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不能夠對于學生的思想狀況加以了解。就導致了教師和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成為了兩個相對獨立的群體,都只是關注完成自己的任務,而忽略了通彼此之間的交流,這對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是極為不利的,因為在很多時候學生之所以對一門學科感興趣,并不僅僅只是因為課程本身,同時還有任課教師的因素,如果任課教師能夠多同學生進行交流,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需求,就能夠更好地對于教學方案加以制定,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這樣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對于學生的興趣加以激發(fā)。但是就目前的實際狀況而言,體育教師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仍然較少,所以不利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
2.提高學生體育興趣的方法
在全民健身的今天,如何讓我們祖國的花朵也能主動的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做一個擁有強健體格的人是我們廣大一線的體育教師要解決的重大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培養(yǎng)了體育鍛煉的興趣,他們才會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在學校的生活中,即使走出校門,在將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能主要鍛煉自己的身體,形成終生體育的觀念。
2.1使體育課堂具有趣味性
要想讓學生對體育鍛煉感興趣,首先就應該讓體育課堂充滿趣味性。高職院校的領導應該重視體育課程,要求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用一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進行體育教學。教師應該做好帶頭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積極樂觀,用詼諧幽默的言語進行體育知識的傳遞,使體育課堂教學變得充滿趣味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體育課上感受到親近感,愿意和體育老師成為朋友。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更容易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培養(yǎng)自身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在課外的空閑時間也會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在走出校門進入到社會中,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鍛煉身體,勞逸結合,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2.2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進行體育教學
體育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喜歡什么體育項目,根據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對其進行因材施教。體育教師在了解到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時,應該向學校領導層進行反映,對這些體育器材進行采購。只有做到了從學生本身的興趣愛好出發(fā)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當學生意識到學校對他們興趣愛好的重視時,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情感也會發(fā)生改變,會更愿意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使自己擁有良好的體格。
2.3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師生之間的交流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要想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對于學生的興趣加以激發(fā),還必須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一方面,學校可以制定專門的規(guī)章制度,將師生之間的交流作為考核教師教學成效的一個標準,這樣可以督促體育教師同學生進行交流,另一方面,也應該將學生同教師交流的次數作為其成績考核的一個依據,使得學生更加主動地同教師進行交流。通過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僅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同時通過體育教師的有效引導,還能夠更好地對于學生的興趣加以激發(fā),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和體育鍛煉,實現高職體育教學的目標。
3.小結
當代社會正流行著全民健身的風潮,五年制高職院校中的學生更應該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形成終生體育的良好習慣。高職院校應該重視體育課程的健康發(fā)展,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為學生配備完善的體育器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主動的鍛煉身體。
參考文獻:
[1]趙巍.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興趣的策略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8):442-442.
[2]劉云民.興趣教學法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船舶職業(yè)教育,2016,4(3):15-18.
[3]魏萍.高職體育課興趣激發(fā)的改革研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5,5(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