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華 駱豐 劉靚玨
·藥學研究·
黃連素對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膜通透性的影響
林少華 駱豐 劉靚玨
黃連素;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膜通透性
黃連素(俗稱小柴堿)是從毛莨科植物(如黃連)的根莖中提取的一種季胺類異喹啉生物堿,作為抗菌藥在臨床上已應用多年,是一種廣譜抗菌藥物。筆者分析黃連素感觸前后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培養(yǎng)液中酶活性的變化,了解黃連素對細胞膜通透性的改變,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菌株來源12株分離于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住院患者的痰液樣本,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復分離的菌株不重復計入。所有菌株均經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細菌鑒定系統(tǒng)鑒定確認為對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碳青霉烯類、茁-內酰胺類等抗菌藥物多重耐藥的菌株。
1.2 儀器試劑菌株鑒定及藥敏試驗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酶活性測定采用德國羅氏Cobas 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所有配套試劑使用原裝試劑,培養(yǎng)基購自杭州怡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黃連素購于浙江省杭州市華東大藥房。
1.3 方法
1.3.1 菌株培養(yǎng)將經過血瓊脂培養(yǎng)基接種傳代的鮑曼不動桿菌新鮮培養(yǎng)菌落于無菌生理鹽水中,分別配制成相當于0.5麥氏單位的菌懸液,再用MH肉湯稀釋150倍(菌液終濃度為106CFU/mL)備用。黃連素用溫水溶解,再用MH肉湯進行稀釋,配置成終濃度為256滋g/mL。
取1滋L菌懸液接種于含黃連素的MH肉湯中,并以空白MH肉湯作對照組,于35益培養(yǎng)18~24h。
1.3.2 檢測方法黃連素處理前后培養(yǎng)菌分別用無菌微孔濾膜過濾,取濾液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乳酸脫氫酶(LDH)的活性,每份樣本重復測定3次,取其平均值。實驗參考標準操作程序執(zhí)行。
1.3.3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不含黃連素培養(yǎng)液的對照組比較,實驗組予黃連素處理后細菌培養(yǎng)液中AST、ALT、LDH酶活性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顯示黃連素與鮑曼不動桿菌一起培養(yǎng)時,可增強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使得大量的胞內酶外漏。見表1。
表1 黃連素處理前后各酶活性結果(U/L,)
表1 黃連素處理前后各酶活性結果(U/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菌株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2對照組18.3±1.2 25.4±1.4 20.1±1.8 34.7±2.2 43.2±2.7 22.8±1.5 28.1±1.1 33.5±1.6 46.7±2.2 15.9±1.4 26.4±1.6 31.6±2.1實驗組27.4±1.5* 34.2±2.1* 39.7±1.9* 53.6±2.2* 65.9±2.5* 42.5±1.8* 46.3±1.6* 59.1±2.4* 62.8±2.6* 35.5±1.7* 44.2±2.2* 51.6±1.8*對照組16.3±1.8 35.7±2.2 24.8±1.9 31.6±1.7 46.2±2.1 19.5±1.6 25.2±1.5 33.8±1.6 28.5±1.3 40.2±2.1 24.9±1.6 31.6±1.7實驗組32.1±1.2* 55.4±1,7* 41.8±2,1* 58.2±2.6* 72.9±1.6* 39.3±2.4* 43.7±1.5* 55.3±2.1* 46.4±1.8* 59.7±2.2* 41.6±1.8* 53.8±1.9*對照組28.3±2.3 26.9±1.8 31.2±2.0 38.4±2.5 49.1±2.6 24.7±1.5 16.4±1.7 36.2±1.5 28.6±1.4 41.2±1.9 38.1±2.1 42.8±2.3實驗組47.2±3.1* 42.9±3.3* 57.6±2.9* 61.3±2.7* 72.8±3.0* 49.1±2.5* 38.9±2.0* 54.5±2.6* 51.1±1.6* 58.9±2.3* 61.4±2.6* 66.4±2.6*
近年研究顯示,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感染日益增多,已經成為重要的醫(yī)院感染條件致病菌之一[1],并且由于耐藥性不斷增強,尤其是多重耐藥性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趨勢[2原4],給臨床的抗感染治療提出了挑戰(zhàn)。Ab的耐藥機制復雜多樣,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認為其中之一即是膜通道蛋白的缺失或滲透性下降,使抗菌藥物在菌體內達不到有效的治療濃度,從而導致耐藥性的發(fā)生。
黃連素是一種廣譜抗菌藥物,對多種革蘭氏陽性、陰性菌以及真菌病毒、原蟲、線蟲等均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羅音久等[5]研究發(fā)現(xiàn),黃連作用后使部分超級耐藥大腸桿菌恢復對所有氟喹諾酮類的敏感性,表明其對大腸桿菌耐藥性有一定的消除作用,而其機制不得而知。
當細菌細胞膜結構發(fā)生改變,其通透性明顯增強,胞內酶就會大量外漏,細菌培養(yǎng)液中酶活性就會升高。本研究發(fā)現(xiàn),含與不含黃連素培養(yǎng)液中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活性存在明顯差異(P均<0.05),提示當黃連素與鮑曼不動桿菌一起培養(yǎng)時,可大大增強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使得大量的胞內酶外漏。因此,筆者認為黃連素能夠通過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而逆轉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其機制還需要繼續(xù)研究。
[1]俞云松.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21世紀革蘭氏陰性桿菌的"MRSA"[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09,2(2):65-67.
[2]Davis KA,Moran KA,McAllister CK,et al.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extremity infections in soldiers[J].Emerg Infect Dis,2005,11(8):1218-1224.
[3]歸巧梯,蒼金榮,劉英,等.2010~2012年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監(jiān)測結果分析[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28(4):139-142.
[4]葛學順,陶曉軍,陳維開,等.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7):1162-1164.
[5]羅音久,曾中良,楊俊卿,等.中藥消除大腸埃希菌對氟喹諾酮類耐藥性的作用研究[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06,5:7-9.
(收稿:2016-09-25修回:2016-10-26)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杭州310018)
林少華,Tel:13958110265;E-mail:5174437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