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香菇雞肉
原料:凈雞肉250 g,水發(fā)香菇100 g,紅棗30 g,濕淀粉、鹽、料酒、味精、蔥、姜、糖、麻油適量。
做法:將雞肉洗凈,切條狀;紅棗洗凈去核,切4瓣;香菇、蔥、姜切絲。再將雞肉條、香菇絲、紅棗放碗內(nèi),加鹽、白糖、味精、蔥絲、姜絲、料酒和濕淀粉拌勻,上蒸籠蒸(或隔水蒸)熟取出,用筷子撥開,裝盤,淋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益脾胃、補肝腎、養(yǎng)氣血。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氣血不足、神疲乏力及肝腎虛。此藥膳營養(yǎng)豐富,是老年人、體質虛弱、病后或產(chǎn)后的調(diào)理佳肴,也對心血管、高脂血癥、癌腫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薏苡仁八寶雞
原料:母雞1只,薏苡仁50 g,糯米50 g,香菇20 g,芡實30 g,干貝10 g,百合30 g,蓮子30 g,火腿30 g,姜末、鹽、胡椒粉、白糖、料酒適量。
做法:將雞去毛去內(nèi)臟,洗凈瀝干,用料酒、鹽、姜末將雞身內(nèi)外抹勻;糯米、薏苡仁、百合、去心蓮子、芡實分別泡脹,洗凈;火腿、香菇洗凈切絲。上述各味放在一起,加精鹽、糖、味精、胡椒粉拌勻,放入雞腹內(nèi),將雞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補腎、潤肺養(yǎng)心。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瀉以及濕困。對于遺精、陽痿、遺尿患者也甚相宜。此藥膳酥香味美,而且能調(diào)補五臟,對老年、體虛、病后調(diào)補有一定功效。
姜椒燉雞塊
原料:雞1只,高良姜6 g,草果6 g,陳皮3 g,胡椒1 g,蔥、鹽、料酒、味精適量。
做法:雞去毛去內(nèi)臟,洗凈,切塊,放沙鍋內(nèi),加高良姜、草果、陳皮、胡椒,加料酒、鹽、蔥、味精,加清水適量,用小火燉熟爛即可食用。
功效:補虛、散寒、理氣。適用于體虛瘦弱,腹部經(jīng)常冷氣竄痛者。
枸杞蒸雞
原料:母雞1只,枸杞子30 g,蔥、姜、鹽、料酒、味精適量。
做法:將雞去毛去內(nèi)臟和爪,洗凈。枸杞子洗凈裝雞腹內(nèi),放蒸鍋內(nèi),加蔥、姜、料酒、鹽、味精等,隔水蒸2 h即可食用。
功效:滋肝益精,養(yǎng)陰明目。適用于頭暈、眼花、耳鳴、乏力等肝腎不足,以及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貧血患者。
三子雞翅
原料:雞翅10只,栗子250 g,蓮子50 g,枸杞子30 g,料酒、蔥、姜、鹽、味精適量。
做法:栗子去殼,蓮子浸軟去心,枸杞子洗凈;雞翅洗凈,用醬油、料酒略腌,入油鍋炸呈金黃色時撈起。起油鍋,蔥、姜爆香,加醬油、胡椒粉、清水,煮沸放入雞翅、蓮子、栗子、枸杞子,用文火煮熟,用生粉勾芡,淋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壯陽。適用于肝腎虧損、腰膝酸軟、遺精、脾虛泄瀉等癥。
歸參雞
原料:母雞1只,當歸6 g,黨參30 g,山藥50 g,蔥、姜、料酒、鹽、醬油、味精適量。
做法:將母雞去毛去內(nèi)臟,洗凈;黨參、當歸、山藥洗凈,放雞腹內(nèi),縫好。雞放沙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蔥、姜、鹽、醬油、料酒,用小火煨燉,熟爛時加味精,食雞肉喝湯。
功效:益氣、養(yǎng)血、補虛。適用于久病體弱者;健康人食之能補氣血,健脾胃而強身。
蓮子雞丁
原料:凈雞肉250 g,蓮子100 g,香菇20 g,水發(fā)玉蘭片20 g,火腿20 g,雞蛋(取蛋清)1個,鹽、料酒、味精適量。
做法:雞肉洗凈切丁,用蛋清拌勻。香菇、玉蘭片、火腿等洗凈,切小塊。蓮子煮熟。雞丁用熱油滑至七成熟,再加上述原料和調(diào)料,炒熟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健脾、養(yǎng)心強身。適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肢軟無力、失眠、心煩不安、遺精、遺尿等癥。
玉竹雞肉
原料:雞肉500 g,玉竹50 g,料酒、鹽、姜、味精適量。
做法:雞肉洗凈,切小塊;玉竹洗凈,切段。將雞肉、玉竹、料酒、姜、鹽放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燉40 min,加味精適量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養(yǎng)陰、生津潤燥。適用于虛勞瘦弱、肺胃陰虛、燥熱咳嗽、口干消渴等癥。
百合香酥雞
原料:母雞1只,鮮大百合心10個,熟火腿末5 g,花椒、茴香、姜、料酒、鹽、味精適量。
做法:把雞去毛去內(nèi)臟,洗凈,用花椒、茴香、醬油、鹽腌8 h后,上籠蒸爛取出;百合心汆熟撈出,做成菊花狀,百合心中撒入火腿末。油鍋燒至七成熱,把雞放入油鍋內(nèi),炸成金黃色時撈出,淋上麻油裝盤,將百合心排在雞四周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補肺安神。適用于神疲乏力、咳嗽、驚悸失眠等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