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華
【摘要】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記載者和傳承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高中生學習古典詩詞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升學,更重要的是積累知識增強民族感、積累內涵提高個人文化素養(yǎng)、陶冶情操豐富內心世界。學習古典詩詞,我們可以學習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了解古代的優(yōu)秀文化,這有利于我們繼承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古典詩詞是高考必考內容,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老師必須充分了解教學目標,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老師要深入研究古典詩詞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結合古典詩詞的特點,以文本為基礎,教材為輔,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達到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古典詩詞;現狀;對策;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古典詩詞教學的現狀
(一)缺乏對古典詩詞的熱愛
高中課堂老師大多數是“填鴨式”教學,老師為主的課堂,進行“講解新課—鞏固練習—加入與課文有關的歷年高考的試題分析—課后作業(yè)”這樣的應試教育,讓學生成為考試機器,并不是真正的去熱愛、感受古典詩詞的魅力。
高中生平時學習壓力大,課業(yè)繁重,難以分出精力來學習古典詩詞,加上高考試卷的古典詩詞題型的開放性,讓學生對于在課上學得未必可以提高語文成績,這樣的情況下,導致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缺乏。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大多數來自于課堂上,實際上真正下去了解、學習的屈指可數,普遍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不高,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古典詩詞的習慣。
(二)教學方式單一、乏味
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逐字逐句逐詞地進行翻譯,講解詩意等,將教學重點放在字、詞、句的翻譯、解釋上,片面地進行教學,未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和學習詩詞內在含義。趕進度的教學,讓學生沒有時間去用心領會詩詞的內涵,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成為老師主導的課堂,單一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學生進行思考和實踐的機會被剝奪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個性不能發(fā)展,沒有審美的體驗過程,無法切實地領會古典詩詞的妙處。
二、高中生古典詩詞教學的對策
(一)轉變角色,學生為主體,營造古典詩詞的教學氛圍
老師應轉變教學角度,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改善教學模式。用輕松、鼓勵的語氣、目光等行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傳統(tǒng)壓抑的學習氛圍,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應不斷地改變教學方式,對詩歌形象、意境、情感的把握通過師生互動共同完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想學、善學。
老師在教學過程之中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進入古典詩詞的學習氛圍之中,利用經典的、耳熟能詳的古典詩詞作品與教材的新內容相結合,比較不同作家的同類作品,拓展學生視野。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適當地補充詩詞的相關小故事、歷史典故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古典詩詞的學習之中,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個性化解讀詩詞,給予學生認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梢宰寣W生朗誦與詩詞情境相融合,切身地體驗古典詩詞的內在情感,加深對古典詩詞的學習。
(二)拓展知識面,豐富知識層
古典詩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吟誦詩詞品味古典詩詞的語言美、音韻美、節(jié)奏美,不斷地揣摩、領悟、鑒賞詩詞,增加知識的儲備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古典詩詞的精練性具有很大的思維跨度,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古詩詞的積累量,再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和感受,加上高中生豐富的想象能力,才可以更好地、準確地把握詩詞的分析方向,真切地感受詩詞的情感意境。
教師帶領學生認真揣摩語言,遵循詩詞固有的特點,深入思考作品內在含義,充分體會作者通過詩詞所表現的情感,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切身感受到古典詩詞的情感思想和審美的享受,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的發(fā)展,提高鑒賞能力。
(三)著眼于高考,強化教學
古典詩詞鑒賞是高中生素質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老師要不斷研究高考命題規(guī)律,不拘泥于卷子的范圍,老師在課堂教學之中要結合高考題型和考點進行分析、講解。按照高考考綱可分為分析詩詞意象、表達技巧、意境、語言等,教學之中不斷突破難點和重點,采取有效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讓學生吸收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古典詩詞作為高考必考內容,老師應掌握教學難點和重點,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結合高考命題趨勢和情況以及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拋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學之中要教給學生基本的鑒賞詩歌技巧和方法,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古典詩詞的思想情感,把握不同類型詩歌的藝術特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知識面,提高知識層,提高對古典詩詞的學習情趣。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多思考,多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多實踐,少依靠老師,更好地應對高考考試以及掌握古典詩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吳婷婷.如何開展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
[2]馬秋莎.以韻動人,以言促教——談高中古詩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12).
[3]趙丹丹.淺談初中古典詩歌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4).
[4]陳業(yè)桃.關于中學語文誦讀教學現狀的調查[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