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師友合作指的是改變“師傅”的“一言堂”,是“學師”與“學友”之間的合作,并且注重“學師”與“學友”之間的轉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的較高境界,師友合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值得推廣和實施。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師友合作;主要策略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以應試為主,教學方法單一——“灌輸”和“給予”,教師“獨角戲”“一言堂”,學生被動聽、“倉促學”,興趣激發(fā)始終是空話,語言綜合發(fā)展得不到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結構勢在必行。
師友合作,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師友合作,提高師友間合作交流的能力,促進師友間思維的碰撞和智慧的產生。
一、改變師友合作中“獨角戲”的做法
師友學習早已根深蒂固,但長期以來,“師傅”唱“獨角戲”的做法愈演愈烈,合作學習成為表面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深入到真正的合作中,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在師友合作中,“學師”領悟能力強,學習速度快,二者相比,“學友”更沒有自信,造成師友合作的低效局面。
而改變這一局面的根本做法是改變教師的“一言堂”,設計“師友合作”的任務,并在實施合作的過程中,發(fā)揮“學師”的榜樣作用和帶領作用,讓“學友”真正投入到合作中,讓“師友”給“學友”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
以簡單的構詞法為例,學習了否定前綴im-、in-、dis-等,教師可以給學生3~5分鐘的時間,開展小組合作,分別寫出幾個以這些否定前綴開頭的單詞,對于“師友們”來說,這個問題不難,而在合作過程中,引導“學友們”先盡可能地想出一些單詞,然后“師友”再給補充和拓展,這樣的合作才能真正激發(fā)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徹底改變“學友們”的無動于衷。
二、改變師友合作形式單一的局面
師友合作學習時,往往注重形式上的合作,并且合作形式也單一,如多以Pair work為主,且以對話為主,Pair work難以發(fā)揮“學師”的作用,“學友”的學習,“學師”和“學友”的學習潛力并沒有得到發(fā)揮。
提高“師友”合作的效力,改變形式單一的“對話”合作局面是關鍵。設計多樣化的合作學習任務,促使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從而提高合作的效度。
例如,師友合作可以合作檢查單詞的記憶、短語的背誦、重點句型的掌握情況。這時的合作,也不能一味“學師”檢查“學友”,“學友”同樣可以檢查“學師”,以幫助“學師”更好地提高自己,也給“學友”當“學師”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從而實現(xiàn)“雙贏”。
三、幫助改變“學友”懶散的壞毛病
師友合作中,一般是“學師”直接把答案告訴“學友”,“學友”囫圇吞棗,不知其味,久而久之,“學友”習慣被“給予”,養(yǎng)成懶于思考、被動等待答案的毛病。
改變“學友”懶散的毛病,促使他們主動參與是師友有效合作的核心。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則是合作的分工明確、目標明確、任務明確。
目標明確,是指教師應把握合作的密度,把握合作的必要性,如有的學習內容可以獨立完成,就不需要合作。如閱讀教學中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的Yes/No問題,就沒有合作的必要,即使合作也是畫蛇添足。而對于拓展性的知識、延伸性的問題,則需要合作。如閱讀Teenage problems的Reading后,提出Can you give them some suggestions的問題,顯然有合作的必要。這個合作應注意合作的分工,如“學友”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師友”給予判定和總結,然后給兩位小作者寫一封回信,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邁出煩惱,這樣的合作潛能都能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在課堂上真正互動、真正合作。
四、應注重“師友”和“學友”的培訓
每一位教師走上工作崗位,都有一個適應期,更何況學生。因此,對“學友”和“師友”的必要培訓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合作效率的關鍵點。教師不是每一節(jié)課、每一環(huán)節(jié)拋出一個問題、設計一個任務,就讓學生合作,討論一陣,偃旗息鼓,回歸“原生態(tài)”的“灌輸”軌道。這樣的合作于事無補。教師應引導“師友”幫助“學友”,幫什么、幫到什么程度,如對于單詞worth的學習,“師友”應該讓“學友”對worth知其音、懂其意、寫其形,還應該讓“學友”明確be worth doing sth的固定用法,并能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如能正確翻譯“這本書值得一讀”“這部電視劇值得一看”“這首音樂值得欣賞”等。
綜上所述,提高“師友”合作的關鍵是“三大轉變”和“一個培訓”,力求通過成績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習模式,有效開展合作,使“師友”合作助力英語課堂教學走向高效,并不斷完善,每一個學生都能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林智玲.互助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5(5).
[2]敬青梅.探討師友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應用[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6(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