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 要 多媒體教學是在課堂上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過師生互動來實現(xiàn)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的實質是有針對性的個別教學。多媒體教學綜合了當前很多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有著很好的發(fā)展的潛力。探討在網絡傳媒時代如何有效地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提出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關鍵詞 多媒體;高中政治;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9-0138-03
1 前言
眾所周知,高中政治教學涉及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等多個領域,它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外,信息化教學還可以將課本上枯燥的知識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另外,在政治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聲、形、色,打造出與課堂教學相適應的情境,喚起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和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2 多媒體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作用
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政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自己的觀點、增加信息量,并進一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目的。傳統(tǒng)的政治課教學中,簡單的說教模式容易讓學生出現(xiàn)枯燥乏味的感覺,假如能夠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就能通過聲、形、色,創(chuàng)建和諧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學習政治課的熱情。
當前,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直觀形象的課堂教育,是各科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特別是像那些內容抽象、理論性強、枯燥乏味又遠離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增強教學效果,更應該多采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如在教學“鄧小平理論”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改革開放以來,在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指引下,在經濟建設中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影像資料,就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興趣。
順利完成政治課堂教學任務 在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以直觀的圖像、精練的語言、極富感染力的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一種教學情境,集聲、文、畫于一體,使學生的注意力深深地被吸引,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被感動,從而接受政治課程的熏陶[1]??梢赃@樣說,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是內容與形式上水乳交融的關系,恰當?shù)慕虒W形式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是教師必須考慮的。
既然多媒體能使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各種信息自如地交互傳遞,可以使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能更好地增加課堂教學的感染力,就一定要在這方面深入研究、靈活運用。如在教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特意剪輯《心理訪談》分別反映母女和母子關系非常緊張的兩個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這兩個片段,學著分析應該如何解決緊張的母女、母子關系。教師明顯感到學生討論發(fā)言的積極性提高了,從而進一步掌握了什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多媒體教學可以活躍政治課堂教學氣氛 高中政治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多媒體技術與政治新課改的有效整合,必將促進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發(fā)生巨大變革,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濃厚興趣[2]。在政治課堂中運用電教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靈活多樣性引入各種教學活動,使單調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等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學“矛盾特殊性”的時候,在課堂上播放網絡Flash歌曲《豬都笑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隨著音樂的響起,沉悶的課堂頓時變得活躍,教學質量也提高了很多。
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才能夠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的思維和智力處于興奮狀態(tài)。通過深入淺出地講清道理,使學生感覺學習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師生之間就容易溝通,就能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就能發(fā)揮在教學中的導向作用,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3 在政治教學中如何開展多媒體教學
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 政治知識比較抽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形象性,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的記憶。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聲音、視頻,能夠全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讓枯燥的政治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如在教學“消費觀”時,教師可以制作與此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消費觀的具體表現(xiàn),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去自主判斷哪種消費觀是正確的,哪種是錯誤的,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正確消費觀,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這樣就可以把課本上的抽象知識融入實際生活,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
利用多媒體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因為高中政治的枯燥乏味,導致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政治知識。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學“稅收”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關于劉曉慶等明星偷稅漏稅的新聞,然后結合課本知識引導學生探討,這樣就可以把枯燥的政治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靈活地結合起來,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利用多媒體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 在接受新知識后,如果不及時進行復習和鞏固,就會遺忘。然而傳統(tǒng)的復習方法不但耗費時間,學習效果也不好。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一步步加強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前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進而解決問題。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強化對知識點的記憶。
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相關視頻、圖片,突破高中政治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將抽象的政治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學“經濟生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把最能體現(xiàn)國家宏觀調控的事例呈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分析和討論,從而加深學生對宏觀調控的理解。
4 多媒體教學運用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要抓好多媒體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預習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來思考,這種教學方法生硬地要求學生去做什么,不符合合作、探究的新課改倡導的教學精神?!皩W生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因此,要想讓學生主動進行新知的學習,教師就要在課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落后的提問題式模式已經讓教師在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就陷入被動,加上政治學科理論性強的特點,很容易讓學生從情緒上產生排斥。因此,課前的多媒體教學準備工作一定要突出教學資源的時代性,只有豐富多彩的內容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
一方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的教學資源,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前下載相關的視頻、幻燈片,為學生推薦相關的文章或者是相關的網站,也可以將這些資源整合后,放在某一個網絡平臺上,如網絡???、校園網或者是教師的博客上。
另一方面,教師在注重資源時代性的同時,還應該把握“破舊立新”的原則。每個學習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系統(tǒng)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識又因為新經驗的進入發(fā)生調整和改變。所以學習并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它同時包含著新舊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引發(fā)的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因此,教師在選擇提供給學生的信息時,要力爭通過自己課堂知識的提供,引起這種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沖突,在教學中讓舊知識“破舊立新”。
如在教學民主選舉時,很多學生也許還不熟悉我國的選舉制度和選舉現(xiàn)狀,甚至誤解我國不可能有全體公民的直接參與選舉。如果教師提前下載1953年我國第一次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影像資料,肯定會引發(fā)學生頭腦中觀念和知識的沖突,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選舉問題的探究熱情,激發(fā)他們學習我國選舉知識的興趣。
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嚴謹性 在當前,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往往采用PPT或者Flash軟件來演示教學內容,這種通過多媒體來展示教學內容的方法,可以把復雜的知識很簡單地傳遞給學生,但是在這一教學信息化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嚴謹性。在教學高中政治哲學課中“聯(lián)系”這個概念時,教師運用軟件制作“事物”和“事物內部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互相碰撞)的簡單畫面,當時感覺這堂課的教學很順利,學生好像也很快就記住了“聯(lián)系”這個概念,一切看上去很完美。后來在高三復習時,學生一遇到有關這個知識點的題目就總是會出現(xiàn)問題。
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時才發(fā)現(xiàn),利用多媒體手段來展示的是平面的,哲學中“聯(lián)系”的現(xiàn)象則是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中都可以發(fā)生的,而且千變萬化;以前過于簡單的信息化處理方法,嚴重忽視了政治學科知識的嚴謹性,當然會讓自己的教學出現(xiàn)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時,一定要反復審視教學資源的選擇是否保持了政治教學的嚴謹性。
多媒體教學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反饋 信息化教學可以增強課堂知識反饋的及時性,教學過程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上的學習平臺隨時對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反饋。通過多媒體信息平臺,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課堂小測驗的題目在小結時發(fā)送到每一位學生的接收端,讓所有的學生來回答,再通過相應的軟件,在很短的時間內反饋出所有學生對于本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理想的信息化模式一方面會真正地體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新理念;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強課后知識反饋的及時性,學生回家后打開電子書包,就可以通過校園網等信息平臺下載當天的電子作業(yè),遇到不會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回放上課時的教學視頻來進一步掌握,遇到不懂的問題則可以通過聊天工具給教師留言,或者是和教師、同學進行相應的辯論等。
5 結語
總之,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適時、合理、有效地整合網絡資源,能增大高中政治課堂信息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真正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從而優(yōu)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成功地實現(xiàn)高中政治教學的新突破。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如何有效開展多媒體教學,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有足夠的重視,讓高中政治多媒體教學開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1]紀春玲.淺論網絡時代中學思想道德教育的變化[J].經濟研究導刊,2009(14):270-271.
[2]劉國建,高曉鐘,等.論網絡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53-55.
[3]蔣霞.網絡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