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聶蓉 徐敏
【摘 要】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他的閃光點,每一個老師都希望班上的后進生能夠得到轉(zhuǎn)化,本文基于目前信息化技術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狀,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后進生轉(zhuǎn)化教育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信息化
任何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基于集體的某一種考量標準,一部分人表現(xiàn)很優(yōu)秀,一部分人可能不達標,甚至很糟糕,這部分人就成為了這個集體的“后進生”。在高校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學習成績差、思想上不要求上進、行為約束能力差的學生,即大家眼中所謂的“后進生”。筆者認為應該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后進生”,不能以單一的標準去定義任何人,要充分挖掘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斷放大閃光點,鼓勵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正能量。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充滿自信地走向工作崗位。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對“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教育工作也有著新的思路[1-3]。
1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探究“后進生”的根源
沒有哪個人生來就是“后進生”,后進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一定有其形成的原因,但是一般原因都十分復雜,從外因上看,主要是家庭、社會的一些不良影響;從內(nèi)因上看,與學生社會閱歷、品德修養(yǎng)、知識經(jīng)驗、是非能力、意志性格、心理狀況等有關,要想對后進生進行轉(zhuǎn)化教育,從根本上改變“后進生”,必須找到問題的根源。
傳統(tǒng)的了解手段主要以談話、家訪、側(cè)面了解,但是這些手段所獲得的信息十分有限,甚至不是真實信息,大部分學生在自己處于“落后”地位時,對老師的談話都是有一定抵觸的,還有一些與同學、家長都缺乏溝通,傳統(tǒng)方法很難了解到學生心里的真實世界。
信息化手段能夠給予老師很大的幫助,很多學生學習不認真,與同學不溝通,但是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卻十分活躍,對各種網(wǎng)絡聊天軟件也使用頻繁,利用虛擬網(wǎng)絡世界彌補在現(xiàn)實世界的找不到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這也給老師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機會,老師可以偽裝成為游戲玩家,聊天網(wǎng)友,與其在虛擬世界里交流,在其放松警惕,放棄抵觸思想的時候,逐漸了解他的想法,找到其“墮落“的根源。
2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1 模擬游戲闖關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在教學設計時,模擬游戲闖關的模式,將教學任務設計成一個一個的任務層級,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既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每完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都可以獲得一定經(jīng)驗值,每通過一個知識點的考核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積分,達到一定積分可以換取一定的獎勵,例如10個積分可以消除一次上課遲到的處罰,達到100個經(jīng)驗值具有資格開辟新的學習區(qū)等激勵措施。這種模擬游戲設計思路的教學設計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動力,仿佛置身于游戲闖關沖級之中,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利用網(wǎng)絡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jié)合的形式,利用信息化技術,自動記錄學生的積分和經(jīng)驗值。
2.2 利用信息化課程資源,讓知識的理解變得更加通俗易懂
高校中,很多“后進生”都是基礎差、底子薄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相對其他同學要弱一些,集體授課時,由于聽不懂,跟不上,很多想學習最后也“被迫”放棄而隨波逐流了。
微課資源的出現(xiàn),對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說提供了福音,課堂上,可能沒跟上老師的進度,但是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反復的觀看,學習,理解只是內(nèi)容,而微課都是老師盡心設計的,對知識點的講解都會通俗易懂而又講解透徹。有了微課的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再也不用擔心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了。
2.3 利用VR、AR教學,讓學習不再枯燥
現(xiàn)在,VR、AR技術在教學的任用正在如火如荼的發(fā)展,VR、AR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大型實訓室設備的高昂投入問題,讓學生實驗實訓設備更加的豐富,學生實訓學習的機會更多。
VR、AR在解決實訓室設備建設問題的同時,作為新型教學裝備,對于熱衷于游戲的青少年,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很多復雜的理論,利用VR的教學展示,可以深入設備結(jié)構(gòu)之中,讓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加簡單,也更加深刻,例如,講解電容的特性,對于電容充放電特性的理解,平時老師口述電容充放電特性時,學生可能很難理解,用PPT做動態(tài)展示,理解更加容易,而用VR進行電容充放電的動態(tài)展示,其效果就又更上一個臺階,而學生更加喜歡這種立體的,身臨其境的動態(tài)的演示,對于專業(yè)基礎差,學習動力弱的“后進生”,VR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2.4 課堂讓手機成為學習的工具,杜絕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弊病
課堂上學生睡覺、玩手機,這應該是現(xiàn)在每一高校都不能消除的頑疾。學生課堂睡覺、玩手機如洪水猛獸來襲,來勢不可擋,則思考如何疏導才行。要疏導,還得從根源疏導才行。
為什么有學生上課睡覺,難道真的是他實在困得不行不得不睡嗎?從其下課鈴響立即滿血復活的表現(xiàn)來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其對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同時也知道老師由于要專心上課而不會來干涉他的自由而心態(tài)放松,從而讓老師的講課變成了他的催眠曲。至于上課玩手機的同學,那是因為感覺課堂無趣,求知無欲,無聊從而玩手機。
利用學生喜歡利用手機獲取信息的特點,在課堂講解知識時,老師可以提一些問題,要學生利用手機查閱老師發(fā)布的微課,通過微課學習,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既可以避免老師滿堂灌,辛苦講課沒得效果,同時,通過不斷的提問,互動學習,手機查閱學習,對學習效果好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讓學生的思維不會呆滯,讓課堂氣氛處于一種緊張而又充滿興奮的狀態(tài),學生的手機也就成為了學習的工具而不再是游戲機了。
3 利用信息化手段監(jiān)控“后進生”的動態(tài),鞏固轉(zhuǎn)化教育成果
對于“后進生”的教育,最難的就是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了解學生的心里動態(tài),不斷鞏固每次教育的所取得的效果,以前老師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去了解自己所關注的后進生,現(xiàn)在,信息化手段高度發(fā)達,老師可以利用很多信息化手段,時刻關注“后進生”的一言一行。
1)現(xiàn)在的學生宿舍很多都安裝了監(jiān)控系統(tǒng),教室里面也有監(jiān)控系統(tǒng),老師可以暗地調(diào)取監(jiān)控,查看學生是否有逃課,晚歸等情況,了解學生情況的同時,不需要通過其他同學的舉報,避免了同學之間矛盾的發(fā)生。
2)通過微信,QQ等網(wǎng)絡工具,隨機要求與學生進行視頻聊天,查看學生寢室的情況,也可以通過與“后進生”的室友進行視頻的方式,簡介查看其在寢室的表現(xiàn)。
3)通過匿名好友的方式,從其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與其經(jīng)常性的聊天,了解“后進生”的想法,在對其進行面對面的教育后,利用匿名好友的身份,了解其對老師的想法,從而了解轉(zhuǎn)化教育的效果,根據(jù)教育轉(zhuǎn)化的進展,不斷調(diào)整“后進生”教育策略,以期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 結(jié)束語
大學是學生步入社會的最后一站,培養(yǎng)好每一個學生,為社會輸送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要培養(yǎng)好每一個學生,首先在教師心里要根除“后進生”的思維定勢,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他閃光的一面。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才能的基礎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一個孩子,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孩子”。[4,5]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是一項艱苦而艱巨的工作,具有長期性、反復性,不可能一蹴而就?,F(xiàn)在,在信息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的幫助,更好的去幫助每一個“后進生”,了解他們,深入他們,教育他們,感化他們,讓他們放下思想包袱,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努力成才。
【參考文獻】
[1]陸明朗.對高職后進生轉(zhuǎn)化的幾點體會[J].硅谷,2009,(21):140.
[2]王劍鋒.高職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11):174-175.
[3]王浩波.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J].科技信息,2007,(05):190.
[4]方惠玲.賞識教育理念下高職院?!昂筮M生”教育轉(zhuǎn)化體系的構(gòu)建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6,(27):67-69.
[5]張店新.后進生轉(zhuǎn)化之探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10):163-164.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