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阮心
摘 要:該文通過翻閱大量文獻資料并結合筆者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經(jīng)驗,對職業(yè)技術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目標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就筆者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常用的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法的概念及意義、合作學習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分組依據(jù)、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使用合作學習法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著重分析,希望在基層體育教師面對教學方法方面的困惑時,該文能夠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職業(yè)技術學校 體育教學 目標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5(c)-0164-02
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在教學目的上與普通高中有著較為明顯的區(qū)別。職業(yè)教育是以培養(yǎng)中等技術勞動者,并使其能夠跟上當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式的職業(yè)素質教育。很明顯,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教學目標與重點均為培養(yǎng)中等技術勞動者,筆者認為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所有課程的設置都是為實現(xiàn)這一既定目標而建立的輔助項。做為一名基層體育教師,筆者認為,中職體育教學活動也應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1 明確職業(yè)技術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目標
1.1 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
增強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是素質教育理念對體育教學活動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身體素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青少年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與工作狀態(tài)。中職院校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校教育,前面我們提到過,職業(yè)院校是以培養(yǎng)中等技術勞動者做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與任務的,這也就意味著,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若學生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將很難適應之后的工作壓力與社會競爭。因此,基層體育教師在面對中職院校學生時,應將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現(xiàn)狀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全面發(fā)展學生身體各方面的素質,從而有效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為其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1.2 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自主鍛煉能力
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自主鍛煉能力,是素質教育對體育教學活動提出的明確要求之一。體育教學課程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設置初衷,無非就是希望通過體育教學活動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并通過科學、合理、持續(xù)的體育教學活動,最終實現(xiàn)提高全體國民體質水平的遠大目標。據(jù)我所知,我國當前大部分青少年學生,在校期間在教師的統(tǒng)一帶領之下,能夠做到定期參加體育鍛煉,但當學生一旦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又有多少學生能夠定期自覺的參加體育鍛煉呢?做為一名基層體育教師尤其是職業(yè)技術學校體育教師,我認為我們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自主鍛煉能力上。另外,我認為教師可通過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法,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為其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合作學習法在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2.1 合作學習法的概念及意義
合作學習不難理解,就是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與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明確責任與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由于合作學習法本身組織及開展不同于傳統(tǒng)授課形式,合作學習法更加注重學生與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配合,也正因如此,合作學習法除可達到既定學習目標外,還具有以下幾項教育功能:(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密切配合,而當前我們所面對的這批青少年學生大部分來自“獨生子女”這種特殊而又普遍的成長環(huán)境,這也就導致大部分學生習慣從自身利益出發(fā)考慮問題,而不愿意與他人進行過多的交流與配合,這對學生自身及社會的發(fā)展都是極為不利的,而合作學習法則剛好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與他人合作的機會與平臺,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起著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2)可有效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合作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讓學生通過不同的交流形式達成既定學習目標的過程,這也就是說與同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就是保障合作學習法順利實施的基礎,因此,通過合作學習法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必然會使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得以有效提升。(3)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當今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我國的青少年學生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其本應得到開發(fā)和重視的創(chuàng)造能力也隨著各種考試與繁重的學習壓力一并被禁錮,若在教學活動中使用合作學習法,則小組成員間、小組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會產(chǎn)生更多的交流與互動,而其中互動的主體之間有著不同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與能力以及各自不同的知識面,這樣一來,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涉及到一些新視角,提出一些值得爭論的問題,使學生從中相互啟發(fā),互相學習。(4)培養(yǎng)學生平等意識與自信心。通過與本校多名中學生的交流可以發(fā)現(xiàn),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學生存在心理自卑的問題,導致這一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條件、學習成績、自身長相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不盡人意。若教師能清楚的洞悉學生身上這一系列問題,就可通過采取相應的對策將問題一一解決,如在合作學習法實施之前,采用同質分組法,將學習能力相當、興趣愛好、個性相近的學生放在同一組內,引導學生不再相互比較而是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平等意識,并充分利用體育教學受智力因素影響較小的特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2.2 合作學習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分組依據(jù)
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法實施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實現(xiàn)合作學習法積極意義的基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本人總結出以下幾個常用分組依據(jù)(1)自由組合法,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分組,有兩個好處,首先,因學生一般會選擇關系較好的同學組成小組,這樣一來小組內的氛圍一定更和協(xié)、融洽,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進行更為順暢的交流。(2)分層分組法,即以學生學習能力、平時體育運動成績、興趣愛好、運動特長等多個方面為參考依據(jù),采用同質或異質分組法,劃分學習小組,本人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分層分組法可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收效,可更好的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
2.3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使用合作學習法的注意事項
在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使用合作學習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切勿只重形式,要對教學方法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合作教學法在教學活動中的使用還需結合體育教材不同模塊所具備的不同特點,并不是所有教學內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如籃球課需采用怎樣的合作模式、 田徑課又需要怎樣的合作模式,均需要通過課時內容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2)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我們前面講到過采用合作學習法時,我們幾條明確的分組依據(jù),其中我們要重點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避免因分組不合理導致教學收效差、學生自信心受挫、課堂氛圍尷尬等問題出現(xiàn)。(3)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該文第一節(jié)對合作學習法的積極意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仍舊有不少教師開展日常體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僅僅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已,這顯然是與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因此,體育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活動時,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與分組方式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武.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育應遵循四個原則[J].體育教學,2006(2):56.
[2] 溫喜壯,張孝榮,張秀森,等.高等職業(yè)教育體育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J].遼寧財專學報,2004(3):89.
[3] 許柏榮.福建省部分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61.
[4] 許軍喜.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