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張艷+李軍
摘要:本文在學習有效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嘗試初中英語有效教學模式,探討如何構建有效課堂。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實現(xiàn)有效教學,教師要把著眼點放在準確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技能上面,教師通過不斷嘗試,加以提升,真正做到教學有效果、教學有效用、教學有效率。
關鍵詞:有效教學;教學活動;主體性;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11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英語課程標準》的出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也隨之成為當今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成為教育教學專家、學者和教師認真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有效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和策略,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而組織的活動。有效的課堂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低耗高效的有效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成為英語教師追求的目標。那么,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呢?“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筆者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心預設,準確把握教材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以及持續(xù)發(fā)展。而在有效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的備課至關重要。真正的備好課包括深入鉆研大綱和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難點和前后的邏輯關系,精心預設課堂教學過程。具體說來,就是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具、備板書等。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江蘇版牛津初中英語圖文并茂、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編排新穎,怎樣才能有效且高效地利用教材是每位教師備課時應該考慮的重點。比如,牛津英語7A Unit 1 This is me!的Reading 部分是對6位學生的介紹短文,語法和句式都很簡單,因此我們不必花大力氣去講解課文內容,而可以綜合利用課文錄音資料練習聽力,再把其中的重要句式加以解釋和輔以練習。然后,把課文當成范文并給出一定資料讓學生當堂寫成小作文。這樣就高效完成了本單元的重點任務——簡單介紹和描寫班級的同學。對教材和大綱的準確把握對九年級教師來說顯得尤其重要,因為九年級學生功課多、時間緊,牛津英語9A本身內容也很多,還要留下足夠的時間進行總復習,這就要求教師吃透教材和大綱,精講精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除了備教材還需要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例如牛津英語9AUnit 4 Reading 部分是四種電視題材的介紹。如果拋開學生實際,把其中的語法和句式一帶而過,而大談特談相關的電視內容,就會使學生沒法掌握課文中眾多的陌生詞句,更無法做到靈活運用。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現(xiàn)狀應是教學準備的基礎。只有每位教師準確捕捉學生在該部分學習中的真實狀態(tài)或者學生的已有經驗,并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接受能力了如指掌,并對此精心分析、提出相應的教學措施,我們的教學才有可能沿著正確的軌道進行,才能低耗高效地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新課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倡導的課堂教學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對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把課堂自主權留給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每個學生都以最大興趣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一堂課中。例如,在牛津英語教材7A Unit5Going Shopping單元的教學中,讓學生敘述:整篇文章分幾個層次、這一課的主要詞匯有哪些等,學生在認真預習的基礎上對上述問題的回答還是比較好的。當然,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可以展開討論,在這種活動中,使學生由傳統(tǒng)地、被動地學轉化為主動地學。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為有效教學導航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往往教師講解知識點、板書占用的時間太多,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少,因而教學效率低。而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快課堂節(jié)奏,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加大語言輸入量,盡量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例如,在牛津教材8A Unit 1單元的語法知識涉及到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學生一開始很難把握這一語法,必須通過大量例句才能理解。如果例句要靠教師板書出來,那會浪費很多時間,但用課件出示不僅能解決這一難題,而且學生也能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不到五分鐘就正式過渡到語法點的具體講解,大大節(jié)省了講解和板書的時間,為新材料的操練鞏固騰出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此外,在復習課中,多媒體更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專項復習,內容龐雜,頭緒紛繁,時態(tài)、語態(tài)的區(qū)別和使用尤難為學生掌握。如果使用多媒體,上述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練習、歸納,然后引導大家得出科學嚴謹的理論總結,再不失時機地進行練習,便有效地完成了復習和練習,也突出了各知識點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使之條理分明、一目了然。學生不但省去翻書、抄題的麻煩,有更充足的時間研究問題,而且還強化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復習課效率,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
四、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合理運用小組合作,提高課堂有效性
為了有利于練習學生“用英語思維”,引起學生持久的學習愛好,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與生活中類似或模擬的情景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活動為載體學會“用言語做事”,真正讓學生在做中學。筆者認為,教師在一節(jié)課的任務設計中,應緊扣教學目標,注意動靜結合、張弛有度。語言輸入時,可以設計Guessing game, Brain storm, Talking, Practise in groups等活動,節(jié)奏可以較快。而在語言輸出階段,可以設計Discuss and give a report, True or False, Interview, Debate, Writing 等任務活動,借此鞏固本課的語言知識。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充分地進行“談、說、評、議”等言語表達活動,從而達到學生個體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而且他們在相互的知識互補、信息溝通、疑難共解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得到提升。所以,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每個學生在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五、精心設計練習,做好課外延伸是有效教學的補充
練習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方法,是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學生必須通過課堂內外的大量練習來鞏固已學知識。教師作業(yè)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作業(yè)設計能讓學生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布置練習要有趣味性和思考性,要注意全面性,要處理好“質”與“量”的關系。只有練習的設計注意到題型的多樣化和練習方式的多樣化,才能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高效地學習。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不斷地思考,探究英語課堂練習的設計,采用高效的練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效益是課堂的永恒追求,我們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的學習方式,既要精心把握教材,又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注重開發(fā)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低耗高效的英語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區(qū)七都中學 21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