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英
松桃苗族自治縣黃板鎮(zhèn)黃板完小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的進一步貫徹,小學數(shù)學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也開始由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向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每個學生因為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理解能力的差異導致學習進度不一,因此,要想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就得要注重分層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策略探析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可以讓學困生不再恐懼數(shù)學學習,讓學優(yōu)生錘煉數(shù)學思維。
一、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不同的學生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不同、遺傳因素不同,因此在理解問題時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很強,在學習數(shù)學過程中不用老師反復講解,只需自己閱讀一遍教材就可以掌握。但由于課堂教學模式不能改變,因此還需和其他同學一道去學習,造成大量時間白白流走。相反,有的學生學習數(shù)學非常吃力,雖然老師在課堂上反復講解,但還是不能理解,更不能應用。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存在著上述二種情況,如果教師對全體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不考慮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就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厭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也不能取得較快進步。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全體學生的能力情況將其分為幾個層次,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設計不同的要求,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保證全體學生的提高。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達到全體學生的滿意,同時也可以提高整體成績。
二、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1.問題設計的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要給他們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老師的提問是很有藝術性的,問得太難學生答不上,最后老師自問自答,課堂沉悶,問得太簡單,學生得不到提高,也覺得沒意思,課堂顯得沒有深度。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難易適度的問題,要讓他們想一想能夠得著,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跳一跳,摘到桃子”。還要跟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提他感興趣的問題,調動他的積極性。想像力非富的學生多提猜測性的問題,理解力較強的學生多提邏輯思維性的問題,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多提概括性的問題,膽小靦腆的學生多提書上能找到答案的問題,成績較差的學生多提基礎知識概念性的問題……等等。如我在教學“比的意義”這個內容時,我就設計了下列問題:①比和除法、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基礎知識,一般學生都可以找到答案。②什么叫做比?歸納概念的問題,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較完整的答出來。③比、分數(shù)、除法三者有何區(qū)別?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經過思考可以答到。好的問題能讓全班的孩子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讓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感覺,我們的課堂也因此變得生動而活潑。
2.教學過程分層指導
在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的同時,教師的授課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劃分。教師應將課程內容根據學生層次劃分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和劃分。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綜合能力和基礎知識,進行教學目標的層次確定,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確保,在能夠適應學生層次的基礎上,充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面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應減少課程的講解時間,注重講解課程的重點難點,然后多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來挖掘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創(chuàng)新性。而對于相對普通的學生要進行精講精練,使他們能夠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應更注重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的講解。讓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打好數(shù)學基礎。同時,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興趣愛好,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師還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個體差異,對于一些較為特別的學生進行輔導。對于特殊需求的學生要傾注更多的感情和精力。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幫助。從而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積極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3.課后練習的分層
作業(yè)的不同層次,不僅體現(xiàn)在量的方面,如知識的多少,思維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質的方面,如知識的深淺,思維水平的高低等,在具體設計練習時我遵循“兩做三層”的原則?!薄皟勺觥笔侵妇毩暦譃楸刈龊瓦x做兩個部分;“三層”是指教師在處理練習時要具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直接運用所學知識的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部分;第二層次為變式題或簡單綜合題,以B組學生能達到的能力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勺鰹檫x做題。如:我在教學“能被2、3、5整除”這一內容時。設計了三個梯度的練習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不同的層次習題進行練習:第一層:判斷下列各數(shù)能被2、5和3分別整除,回答能被2、3和5整除的特征?(720、432、756、4850、6912、745、648、360、630);第二層:以上各數(shù)哪些能同時被2和3、2和5、3和5整除,并說說它們各有什么特征?第三層:在下列各題的括號內填上合適的數(shù)使它能同時被2.3.5整除。27( ),4( )60、( )1250、( )20,這樣的作業(yè)起點低,層次多,學生容易下手,C組學生有選擇練習的機會,A組學生也有充分發(fā)揮的空間。這樣就引導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前進,學困必須基本上達到大綱的要求,優(yōu)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愛好,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4.評價進行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使分層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步驟,這種具有針對性的課堂總結工作是完整的課堂教學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而言,小學生缺乏對于數(shù)學知識匯總的能力,所以在這一方面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對小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提出學生的問題,并且要以肯定和鼓勵為主,在進行評價的時候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點評,尤其是對于那些對數(shù)學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而言,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進度。針對小學數(shù)學這門學科而言,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上的漏洞進行點播,叫盡量避免直接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要逐步進行點播,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進行數(shù)學探究的欲望,還能夠培養(yǎng)起小學生善用數(shù)學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只有這種評價方式才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點評、點撥,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期間,為了優(yōu)化教學效果,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興趣,實現(xiàn)構建高效的課堂,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搭建有利的平臺。那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對分層教學有深刻認知,并將分層教學合理的運用在數(shù)學教學中,從而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燕敏.分層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分析[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2).
[2]李喬珍.運用分層教學,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校園(上旬刊),2014(2).
[3]鐘海彬.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時代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