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紅
摘 要:音樂具有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以及培養(yǎng)人藝術感等重要作用,在小學基礎教育教學中引入音樂教學,意義重大。但是在小學音樂實踐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弊病,這些問題嚴重阻礙著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文章作者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淺談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決音樂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優(yōu)化音樂教學質量,望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多媒體技術;教學策略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也逐漸由傳統(tǒng)的應試思想轉變?yōu)樽⒅嘏囵B(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如今的課堂教學更加新穎、富有趣味性。多媒體教學作為教學方法的一種,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趨于成熟,它有效解決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教師對音樂教學的不夠重視、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諸多問題,有效提高了音樂教學質量。
二、小學音樂教學的實踐現(xiàn)狀
雖然當下小學音樂教育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實踐教學中多種問題的存在,如今的音樂教學局面十分緊迫,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筆者總結了以下幾種現(xiàn)象。
其一,小學音樂教師對音樂教學不重視。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只重視小學生考試科目的教學課程,而忽視了小學音樂等非考試科目的教學。由于學校領導不重視或師資配備不齊等,有些學校把音樂課打入了“冷宮”。可以確定的是,音樂教師是組織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整節(jié)音樂課的領導者,教師對課堂教學足夠重視,才會主動想盡各種實踐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才會有提升的條件。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教師對教學的重視程度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和重要的保證。
但是,在實踐中筆者看到的是,部分音樂教師缺乏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和關注,認為學生只要將三大基本課程學好了,小學生就算完成任務了,更有甚者會將自己的音樂課課堂時間讓與其他學科教學,如此,又如何能保證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其二,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化。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通過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個別教師難以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想,依舊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音樂課程枯燥乏味,教學內容陳舊,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占據(jù)主體地位,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采用灌輸式教學,致使小學音樂教學流于形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不高。
其三,小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懷有好奇之心和探索的欲望,但他們的自控能力很差又極難管理。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稍不留意,他們就會做一些小動作,將教師的要求拋之腦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活潑好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教師依舊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令其感覺音樂課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其學習音樂知識的主觀能動性,致使教師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其四,教師不注重音樂知識的延伸。教師不能將音樂知識適當延伸,也是小學生對音樂提不起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學音樂教材上的知識是面對大多數(shù)學生的,但是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有的學生學得快,很容易便能將教材上的歌曲唱出來,并且掌握基礎的音樂知識,這時如果教師再讓其重新復習教材上的知識,只會致使其音樂能力止步不前,無法獲得更多的拓展和提高。所以,教師也應當認識到這一點,通過恰當?shù)膶嵺`策略拓展小學生的音樂見識,讓小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因此,綜合以上幾點來看,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現(xiàn)狀不容樂觀,為了解決教學實踐中的這些困境,筆者建議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之一的多媒體教學,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
三、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1.強化教師多媒體音樂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多樣化教學方式有效地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更新自身教學觀念,摒除傳統(tǒng)應試思想,讓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凸顯,尊重其學習上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教學作為多樣化教學方式的一種,其本身具有的高效信息整合能力應當受到教師的重視。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讓音樂歌曲中的超現(xiàn)實主義、童話世界以動態(tài)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大大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多媒體技術有效地應用到實踐中,教師應當深化自身的新式教學觀念,仔細研讀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奠定有利基礎。
2.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培養(yǎng)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就是教師們常用的手段之一。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圖文結合、圖文并茂的特點向學生展示音樂知識。這樣,既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極大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又可讓小學生的心思全面集中在音樂教學實踐中。
小學生在基礎教學階段還不具備抽象思維,他們在學習抽象的音符時往往難以提起興趣,興趣的缺失將直接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所以,當務之急是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更多的小學生加入學習音樂知識的隊伍中,讓小學生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愉悅、快樂的教學情境中,提升自身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和學習音樂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五年級音樂《可愛的家》一課時,其中有五首以“家”為題材的音樂作品,分別為《牧場上的家》《外婆的澎湖灣》《可愛的家》《回家》《天黑黑》。這五首歌曲在音樂的風格、體裁、題材等方面各有特點,通過學習這五首歌,小學生可以感受到音樂的人文特點以及家的溫暖、家的樂趣。教師在教學這些曲目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
比如,在教學《牧場上的家》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繪制出幾幅牧場放牧、牛羊滿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牧場生活情境圖片,并且將其做成flash動畫,配合本首歌曲向學生繪聲繪色地展現(xiàn)出來,進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汲取音樂知識的養(yǎng)分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習音樂的興趣。
3.利用小學生特殊心理,開展音樂律動教學
律動,又稱為體態(tài)律動,即通過開展音樂游戲的方式,讓小學生的肢體與音樂形成一定的協(xié)調性。在小學這一特殊的教育教學階段,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會有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他們天性活潑,并且也十分喜愛做游戲,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殊心理,以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輔助,開展音樂律動教學,讓小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又能享受到游戲的樂趣,在音樂游戲中交到更多的朋友,讓小學生跟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律動,能在很大程度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小學生對周圍事物充滿了探索的興趣,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有必要采用多媒體技術,為實現(xiàn)小學音樂有效教學提供技術支持。
例如,教師在教學五年級《堆雪人》時,就可以積極結合“律動”開展多媒體教學。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幻燈片PPT軟件制作出動態(tài)的運行腳本,將本首歌曲中涉及的“揮起小鐵鍬”“滾著雪球跑”等文字,轉化為圖文并茂的幻燈片,再通過音響設備播放這首歌,讓小學生的肢體跟隨著音樂歡樂地跳躍起來,極大地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加強小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利用多媒體拓展小學生音樂見識
新課標指出:“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倍嗝襟w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設備,還具有另外一個明顯的教學優(yōu)勢,那就是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小學生音樂見識。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國外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如貝多芬的《月光曲》、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以及肖邦的《夜曲》等,雖然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但是教師也應當讓學生知曉一些國外的經典樂曲,這是提高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需要。
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實現(xiàn)信息的交互性,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接受知識水平的能力,從互聯(lián)網(wǎng)中搜索更多的音樂教學資源,并加以整合,再傳授給學生,如此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又可以有效拓展小學生的音樂思維以及提高小學生對樂曲的審美能力,最終愛上音樂,增長見識。
例如,進行五年級《雷鳴電閃波爾卡》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初步認識銅管交響樂樂器組的組成,了解各個樂器的形狀和音色。用PPT展示作曲者: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被世人譽為“圓舞曲之王”的約翰·施特勞斯的頭像及其生平和代表作。在欣賞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師可采用影視錄像播放奧地利民間舞蹈《波爾卡》,讓學生從視覺上更深入了解奧地利圓舞曲“波爾卡”的特點。還可把音樂與視頻結合起來,讓聽覺與視覺融合,幫助學生掌握《雷鳴電閃波爾卡》所表現(xiàn)出的音樂形象:一個夏日的清晨,一群歡樂的人們正在慶祝豐收,載歌載舞。突然天氣變化,雷鳴電閃,可他們仍然繼續(xù)歡歌舞蹈……國外還有很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等,都給世界人民留下許多寶貴的音樂作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更多的世界名曲,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實踐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存在很多的教學困境,這些實踐中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將這些問題一一化解,教師首先要強化自身多媒體音樂教學觀念,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是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充分利用小學生特殊心理開展音樂律動教學,最后達到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拓展小學生音樂見識,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姜 紅.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4(14).
[2]張秀芹.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音樂時空,2014(15).
[3]羅 玲.多媒體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上旬刊),2012 (10).
[4]王秀梅.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小學電教(下旬刊),2013(4).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汀縣城關中區(q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