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可 陶倩虹 趙硯茹 楊天奇 何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眾開始接觸韓國文化,從此韓國文化在中國盛行。而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念對于我國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本文集合了文獻法和問卷法,以江寧高校為例探討韓流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情況,分析當今中國專家對于韓流文化沖擊大學生的研究,最后給我國高校,大學生提出建議。
近幾年大量的韓國電視劇和音樂登陸到中國市場,受眾人數(shù)最多的莫過于大學生。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并且深遠持久的。特別是對于正在形成獨立價值觀的青少年來說尤為如此。
這次的研究以江寧高校的大學生為例,利用問卷法,訪談法,文獻等方法,結合多種理論知識。對韓流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希望可以通過本次研究,更好地了解韓流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從根源出發(fā),幫助大學生正確對待韓流文化的觀念,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幫助老師和學校更好地引導學生價值觀,弘揚我國文化。
文獻綜述
“韓流”的意思是韓國文化在其他地區(qū)的影響力。《嫉妒》在中央電視臺的播出,代表“韓流”正式進入中國內地。近幾年的《太陽的后裔》,《Running Man》等節(jié)目的播出更是將韓流推向最高峰。
國內外研究韓流文化的人員主要以技術教育專家,學者為主要力量,研究方式議論文為主。對于“韓流”對我國大學生產生的的影響,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董海軍認為“韓流”帶來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可以給大學生帶來時代特征的理性精神,但也讓部分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功利心理。王凡認為,韓流文化的積極影響是有利于新的知識的傳播以及人們更新觀念,緊跟時代潮流。同時也有利于青少年的社會化。消極影響是影響了青少年的成才方式和審美方式??偟膩砜矗S多學者都認為韓流文化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影響之分。
調查分析結果
問卷取樣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了300份問卷,屬發(fā)送式自填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30份,有效回收率77%。其中女生91份,男生139份,以大一大二大三為主。
關于韓流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對于韓流文化的了解情況。你是通過什么方式接觸到韓流文化?43.91%的大學生是通過觀看韓劇了解韓流文化,23.48%的大學生是通過同學訴說接觸韓流文化,另有27.83%大學生表示對韓流文化沒有了解。由此可見,大學生接觸韓流文化的渠道主要是觀看韓劇。
在你的理解里韓流文化包含哪些東西?83.48%大學生認為韓流文化包括韓國的音樂影視,77.39%的大學生認為韓流文化包含韓國的明星綜藝,62.61%的大學生認為包括韓國的時尚搭配,另有超半數(shù)大學生認為韓流文化包括韓國的飲食文化。由上述調查數(shù)據(jù)可得分析,半數(shù)以上當代大學生認為韓流文化主要是娛樂時尚等類型文化組成,僅少數(shù)人認為韓流文化包括韓國的歷史語言與文學創(chuàng)作等方面。
當代大學生對于韓流文化的態(tài)度
隨著韓流文化進入中國,對中國文化造成了一定沖擊,本次問卷分別從電視劇、電影、綜藝、音樂這四方面調查了大學生對于韓流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偏好程度,四成以上大學生認為兩國在這四方面并沒有明顯差異,對于電視劇,36.96%大學生認為韓劇質量更高,16.52%大學生認為國產劇質量更高;對于電影,28.7%大學生認為韓國電影質量更高,23.91%大學生認為國產電影質量更高;對于綜藝節(jié)目,44.78%大學生認為韓國綜藝質量更高,13.48%大學生認為國內綜藝節(jié)目質量更高;對于音樂,13.04%大學生認為韓國音樂質量更高,38.26%大學生認為國產音樂質量更高。由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當代大學生對韓流文化的態(tài)度褒貶不一,與中國文化相比較而言,兩者差距并不大。
韓流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關于韓流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本次問卷主要從餐飲、服裝搭配、明星的代言產品、化妝品、旅游五個方面進行調查。問卷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當代大學生普遍沒有因為韓流文化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在餐飲與服裝搭配這兩方面,超半數(shù)大學生表示不會因為韓流文化而選擇韓國飲食或者模仿韓劇里的穿衣搭配,七成以上大學生不會因為韓國明星代言而選擇韓國的服裝、化妝品等產品,在旅游方面,六成以上大學生表示沒有產生過去韓國旅游的想法,3.91%大學生有去韓國旅游的想法并實際去過,各方面數(shù)據(jù)顯示,韓流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影響并不十分嚴重,大學生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合理對待韓流文化,理性選擇消費產品。
韓流文化給我國文化輸出帶來的啟示
加強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文化輸出的品質。為促進韓國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韓國政府提出了《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五年計劃》,其戰(zhàn)略是集中力量開發(f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文化產品,可見其文化體制為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提供較好的條件,同時,韓國電視劇在制作時更加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使得作品呈現(xiàn)較高的質量,與之相比,我國在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上仍存在一些問題,類似于“重形式,輕效果”等。因此,我國仍需要完善現(xiàn)有的文化管理方式,生產出國際性高質量的文化作品。
采用多種渠道的文化輸出方式。韓流文化在輸出的過程中,往往依附于電視劇,電影等影視作品的傳播。我國同樣可以通過電影等多種方式輸出我國本土文化。例如,電影《孔子》在國外的上演,促進了國外觀眾對于儒家文化的了解,為我國的文化輸出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面對“韓流文化”的侵襲我們的應對策略
盡管大多數(shù)同學面對“韓流文化”都能夠合理對待韓流文化,但根據(jù)調查顯示,仍有一部分同學在面對韓流文化時缺乏理性,同時近八成的同學認為韓流文化確實給我國本土文化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因此,我們應當對韓流文化采取恰當?shù)拇胧?/p>
社會和政府應當創(chuàng)造良好的文化發(fā)展氛圍,加強我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
“韓流文化”相比于在市場中并不占據(jù)優(yōu)勢的我國本土文化,能夠大范圍的在大學生群體中流行,一方面說明“韓流文化”抓住了當今部分大學生的口味,迎合了他們對于流行和時尚追求,打造出了適合他們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文化產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不足,不能滿足當今大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因此,社會和政府應當創(chuàng)造良好的文化發(fā)展環(huán)境,積極豐富我國主流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使之適應如今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同時也應該考慮到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文化需求,創(chuàng)造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文化產品。
學校應當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在形成多元文化的同時進行適度的引導
學校在日常的校園活動中的兼容并包和自由開放,使得學生必然會面臨多種文化的碰撞和選擇。此時學校不能一味地任其自由發(fā)展,而需要加以適度的引導。通過開展講座,組織競賽和社團活動等多種方式,將“韓流文化”中的積極部分融入校園活動并加以宣傳,同時,也要加強對于本土優(yōu)秀文化的弘揚,引導大學生理性辯證地看待問題。
大學生個體應當提高自己的分析和鑒別能力,理性對待韓流文化
部分大學生自身缺乏足夠的對于文化產品的分析和鑒別能力,只會一味地跟隨潮流的趨勢或是在周圍同學的影響下,盲目跟從進行模仿。因此,大學生應當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鑒別能力,正確地分辨“韓流文化”里所表達的信息,積極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避免對于“韓流文化”的盲目崇拜,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理性對待韓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