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鋼軍
何為“細節(jié)”?“細節(jié)”就是生活、學習中的細小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也可以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詞、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細節(jié)雖小,但它能折射出學生的性格品質(zhì),也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還能折射出生命智慧的光環(huán),能成就學生的未來。
青少年往往情緒比較外露,不善于掩飾自己。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神態(tài)和動作中捕捉他們思想情感的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隱藏在他們身上的發(fā)光點。從這些細節(jié)的發(fā)光點上,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靈手巧、膽大心細、身體強健、能言善辯、眼明手快和善于動腦。再把這些因素遷移到學習、勞動等正當有益的活動中來,并不斷鞏固加強,成為成就學生美麗人生的巨大動力。
班上有個學生王陽,是教師心目中基礎差、又不愛學習的“學困生”,教師們都不愿意再關注他,對他放任自流。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的“學困生”,因為一句簡單的話,徹底
改變。
一天,我的手機不小心掉到地上,不能正常使用了。我翻來覆去地調(diào)整就是調(diào)不好。這時,王陽走過來:“孫老師,我來幫您試試吧!”你?能行嗎?我心里犯嘀咕。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我把手機遞了過去。他接過手機,低頭看了看,手指快速地在屏幕上點了幾下,便還給我:“好了,您試試。”我半信半疑地接過手機,試了試,咦,功能有了,手機恢復正常了。我驚奇地說:“王陽你真行!”他略帶羞澀地撓了撓頭:“我平時就喜歡搗鼓這些個玩意兒。”“你很聰明啊,只要你把這股勁兒用在學習上,認真學習,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闭l知從此以后,王陽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真的開始轉(zhuǎn)變,他努力學習,成績也一天天好起來,還在全縣電腦知識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教學過程中,善于把握學生那些閃光的細節(jié),對樹立學生信心、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是很有幫助的。
課堂教學是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主陣地,搞好課堂教學也是教師要認真研究的課題。課堂教學是由各個環(huán)節(jié)構成,而環(huán)節(jié)又是由一個個細節(jié)構成的,細節(jié)雖小,但決定教學的成敗。成功的教學離不開精彩的細節(jié)。關注教學細節(jié),是促進教學智慧化、精準化,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在《機械運動》一節(jié)的教學中,為了提醒學生注意細節(jié),我問學生“到站了”與“站到了”有什么區(qū)別,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大部分學生認為沒區(qū)別,意思都是說車子到達終點了;還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有區(qū)別,可是又說不清到底哪里不同。經(jīng)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大家把疑問的目光對準了我。我告訴學生:在相對運動中,“到站了”是選“站”為參照物,“車”是運動的;“站到了”是選擇“車”為參照物,“站”是運動的。實際生活中,兩個漢字前后順序的顛倒,意義上沒有太大改變;在相對運動中,它們的物理意義卻完全不同??粗鴮W生求知若渴的眼神,我知道學生的興趣被調(diào)動了起來,設計這個問題的初衷也實
現(xiàn)了。
幾年后,一個學生來看我,說:“就是因為當年那道‘到站了和‘站到了的問題,提醒了我學習中要關注細節(jié),讓我養(yǎng)成了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讓我受益匪淺。老師,謝謝您!”
教學中,巧妙設計一些新穎的教學細節(jié),能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往往可以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面鏡成像》一節(jié)內(nèi)容是光學部分的一個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授課時,我將教材上的一個探究實驗做了改動:在直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將另一支同樣大小未點燃的蠟燭置于燒杯中,將燒杯置于玻璃板后,讓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時會看到未點燃的蠟燭也點燃了,然后將水慢慢倒入燒杯中。此時學生們注意力特別集中,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水中的蠟燭怎么也會燃燒呢?“水火不相容”與“水火相容”的矛盾,引發(fā)學生認知上的沖突,不僅啟迪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營造一種民主的探討氛圍,還有效避免課堂教學陷入枯燥乏味、華而不實的局面。
每個人的知識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每個人的工作也是由每一個細小的事件構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對學生講清細節(jié)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其中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一種留心細處的習慣,傳授一種善于觀察事物細微之處變化的能力。在學習中不浮躁,扎扎實實學好每一個知識點,日積月累,豐富自己,成就未來美好人生。
(作者單位:湖南省新邵縣新田鋪鎮(zhèn)中學)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