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萍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新課改實施以來,對小學閱讀教學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質量是我們當代小學語文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同時也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54
小學語文閱讀為以后的語文閱讀奠定重要的基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教師也應做好,教授小學語文閱讀的基礎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進行了簡要的說明與論述。
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來說至關重要,而小學也正是學生養(yǎng)成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在小學就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也將終身受益。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記錄習慣。比如在課堂閱讀訓練中,教師要督導學生做好筆記,而不是過目即忘,沒有效果地讀書,盲目地讀書,讀時有所印象,讀后又全忘。比如要教導學生在平時閱讀中,遇見優(yōu)美的句子,背誦下來或者抄寫下來;遇見描寫較好的段落可以在下面做好評語,做好筆記,以備經常進行翻閱。另外,要讓學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善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養(yǎng)成讀書時專心致志思考的好習慣,切忌不能在讀書時三心二意,這樣書沒讀進去反而浪費自己的時間。
二、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課堂的主體
大部分的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課堂上大都以知識為中心進行講解。拿著教學參考資料對課文的內容,作者的履歷,文章的背景,段落的大意和主題都進行深度的剖析,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殊不知,這樣一來教師只是機械地肢解了文章,學生并沒有經過思考探索的過程,后期復習也只能對文本內容進行死記硬背,失去閱讀本身的意義,教師也違背閱讀教學的初衷。因此,在平時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將閱讀分析的任務交給學生,教師只要給予合理地指導并督導好學生就好。
如何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給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向,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文章的大意與文章的主旨,通過閱讀的探索過程,學生對閱讀會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在以后的閱讀中也能應用其中,這樣的閱讀才是“授之以漁”,也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比如在《檢閱》的課堂閱讀教學中,我會先向學生提問“檢閱”二字的由來,給學生設置一個問題的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讓學生把握課堂的閱讀,成為課堂閱讀的主人。然后給學生指明大概的閱讀方向,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目標,把控閱讀的度。
三、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激趣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障礙,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是其中的最大的障礙之一。因此,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將讀書看做一種樂事,讓學生對于讀書這件事樂此不疲。只有經過這樣的日積月累,才能讀書破萬卷,之后取得閱讀上質的飛躍。在課堂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對閱讀教學進行激趣引導呢?
首先,教師在閱讀教學前,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對將要學習的閱讀文本進行猜測或聯(lián)想?;蛘呓o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當學生帶著猜測和問題閱讀文章時,會因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而去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激發(fā)閱讀的潛能。同時,課堂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要為學生提出一些課外閱讀問題,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另外,要督導學生在課外完成閱讀時做好筆記。隨時記錄自己所閱讀的內容,做到學有所獲,讀有所得。提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切勿走馬觀花,而要做好閱讀積累,不斷沉淀,提高閱讀能力。同時要提醒學生要有選擇性閱讀,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選擇能使自己有所收獲的讀物以提高閱讀的質量
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感悟能力
語言是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而文字是了解語言的重要形式。反而思之,通過文字感受語言也是極其美妙的。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語言的美妙,讓學生知曉閱讀的曼妙,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也能從側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應用能力。
同時,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理解語言,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語言所表達的情感,尤其是文中的一些作者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情感,學生自身不能品味時,教師要帶領學生細細品味,仔細研讀,仔細感悟。比如在《荷花》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我會帶領學生仔細感悟品味荷花的美,默讀課文,想象:當作者陶醉在荷花盛開的美景中時,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奇特的景象。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與文章的主旨,然后和學生一起感悟作者對荷花的贊嘆,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在課堂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的鍛煉,同時在小學階段,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最大效率地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
另外,要教會學生通過閱讀的視野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將閱讀與學習融會貫通,在學習中閱讀在閱讀中學習,從而實現(xiàn)閱讀與學習的雙贏。比如在《和時間賽跑》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我會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大致了解,然后讓學生查閱課文閱讀內容相關資料,由于文章的生僻字較多,我會讓學生認識生僻字,然后自主掌握文章的主旨與要義。讓學生在學與讀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六、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閱讀是學生識字、認字和背誦句子以及學習寫作的重要來源,同時也能幫助小學生拓展生活的視野,認識世界的與感受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修養(yǎng),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小學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完善,在完善中尋求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