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
【摘要】“閱讀”是高中語文必修課程教學的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深化改革背景下,倡導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堅持“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能夠喜歡上閱讀,從而全面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本文具體分析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策略,以便有效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理念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當立足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針對閱讀教學進行科學的設計,進一步提升高中語文的指導性。下面著重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科學設計教學方法
由于高中生與教師之間在年齡、認知水平方面存在差異性,導致雙方在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性,教師倘若仍然根據(jù)自身的認知水平來進行教學設計,自然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這就需要廣大教師綜合參考高中生認知能力、個性特征以及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當符合高中生認知水平與心理特征,在進行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整合的過程中需要彰顯重點,解放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共同提升。
比如:在進行《荷塘月色》教學的時候,筆者先安排學生開展創(chuàng)作型的閱讀,先后挑選班級中的學生開展個性化的閱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去思考文章中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等句子。在上述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每一段寫了什么景、是從什么方面來寫的進行再次閱讀,然后讓學生將自己代入文章中的某個角色,用自己的理解來思考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縹緲的特點。當學生寫完以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文章中的內容進行比較,對比文章中所采用的描寫方法。在上述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散,通過對比自己的隨筆與文章內容,能夠進一步掌握文章作者的寫作技巧,真正實現(xiàn)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標。
二、從課文標題入手,指導學生抓住文本的關鍵
一篇課文的標題是作者精心揣摩、仔細斟酌而形成的,也是一篇文本的經典所在。同時,從某個角度講,標題也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文章的中心,傳達豐富的內容。一篇極具個性的文章題目,能夠充分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成為推動讀者閱讀的重要內驅力。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可指導學生從課文的標題入手,牢牢把握文本的關鍵點,從而達到揭開“廬山真面目”,窺一斑而見全豹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時,老師則可以將標題作為整篇文章教學的切入點,并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下列幾個問題:荊軻為什么要刺殺秦王呢?荊軻在刺殺秦王之前做了哪些準備?文章中又是如何描寫荊軻刺殺秦王的呢?通過合理設計上述三個問題,逐步推進,直指文章的主題,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
三、抓住文本的關節(jié),引導學生捕捉作者的內心情感
“關節(jié)”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起關鍵性作用的環(huán)節(jié)”,而這里主要是指文章的關鍵處和要害處。
(一)從作者及時代背景入手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先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走進作者、親近作品,透過作品與作者展開心靈對話,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悟作者的內心情感。
例如:以《荷塘月色》為例進行分析,對于這種抒情散文,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還需要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作者的表達情感,準確了解景與情的關系。因此,在這篇文章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指導學生先了解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即朱自清在1927年寫作這篇文章的社會背景,以及朱自清當時的思想感情。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感情,促使學生能夠親身體會作者在享受靜謐的荷塘月色時所表現(xiàn)出的哀傷心情,更加真切地領會作者那種想擺脫而又很無奈的苦悶情感。針對這種文章,堅持以作者的寫作背景入手展開閱讀教學,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從關鍵詞、句、段入手
一篇文章的關鍵詞、句和段落牽引著整篇文章,也是整篇文章內容的重要提挈點,更是一篇文章的重要藝術構思、思想精神的焦點。
例如:在學習郁達夫創(chuàng)作的《故都的秋》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當老師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文本內容之后,還需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勾畫出文章的關鍵字句:“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再從這里入手設計合理的教學問題:“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哪幾幅畫面來表達古都的清、靜和悲哀,又是如何將這種特點表達出來的呢?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通過以問題為引線,指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和段落,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感知、閱讀理解和閱讀應用能力。
四、結論
總而言之,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抓住閱讀教學的切入點,直接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狀態(tài),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能夠找到閱讀的切入點,讓學生能夠真正愛上語文,以便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馬麗平. 牽一點而動全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切入點微探[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6(2).
[2]李響. 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 高考,2016(9).
[3]胡潔.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 考試周刊,2016(1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