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飛
聽課期間,在課堂上老師讓學生翻譯句子,出了這樣一個練習題一“你吃的越多,你就越胖”。這個句子在英語教學中重點訓練的知識點是“the+比較級…,the+比較級…”的用法。學生張口就流利地給出了翻譯一“The more youeat,the fatter you will be.”但這個句子的正確譯法應(yīng)該是“The more youeat,the heavier you will be.”針對語法知識而言,這個句子是沒有錯誤的,但是單詞‘fat的用法在這個句子中是不正確的,因為‘fat這個單詞在修飾人時,它是一個貶義詞,在我們漢語里面可理解為“肥豬”的意思,極有羞辱的意味,讓人難以接受。這樣的例子在我們教學中可以說是時有發(fā)生,它留給我們的思考就是,我們老師在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時,只重視語言知識的正確性,而忽視了語言知識之外的文化背景知識。導(dǎo)致培養(yǎng)出來的中國學生淡薄了對西方文化知識背景理解,很容易在交際時造成誤會,鬧出笑話或者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再來看一下我們初中的《課程標準》,它在英語課程性質(zhì)中做了如下說明,“現(xiàn)階段我國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可見,文化背景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到底是什么一直讓我們犯著同樣的錯誤,而不知悔改呢?關(guān)鍵是我們沒有足夠去重視學習文化背景知識與英語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應(yīng)該如何去做?我做了以下思考。
一、轉(zhuǎn)變教學理念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教育理念也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不斷進步。要把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總體教學目標。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為重點的“一言堂”教學方式是難以完成以培養(yǎng)運用英語能力為英語教學總目標的。因此在使用新教材時,必須首先自覺地學習最新教育理論,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以適應(yīng)新教材的需要。
二、處理好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
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只要運用語言,它總是要同一種文化發(fā)生關(guān)系,語言和文化總是融合成一體。語言是文化的體現(xiàn),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而同時,文化制約著語言,成為語言的內(nèi)涵。文化的傳授和傳播要借助于語言,人類所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只能通過語言來描述、保存和傳播。美國語言學家拉多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習語言。
例如:一位初到美國的日本留學生將自己的面部化妝后去參加化妝晚會,誤闖進一個美國家庭,因聽不懂美國人的口語“Freeze!”而被槍殺?!癋reeze!”在這里的意思為“站住”,“不許動”,在美國是盡人皆知的日常用語。想必這位留學生學過“freeze”的基本含義“冰凍”、“結(jié)冰”,但由于不了解該詞在美國的文化含義,以至于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個慘痛的教訓值得我們深思:如果這位日本留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了解得多些,就不會遭受這樣的不幸了。由此可見,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是多么重要。
三、在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理解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例如,我們在英語學習時會碰到這樣的句子:“You are a lucky dog”.這句話翻譯成漢語是:你是一條幸運狗。在漢語看來顯然是一句罵人的話,因為”狗”在中國人眼中是表示貶義的。但在英語里面,這句話中的”狗”用來指人不但沒有罵人的意思,而且還表示親昵的關(guān)系。因為詞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意義不同,所以結(jié)合有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學生對詞匯內(nèi)涵的理解和運用詞語。
(二)結(jié)合話題對比中西文化差異在交際中,說話人未按照英美人的社會風俗習慣來交談會導(dǎo)致交際障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記住相關(guān)的交際用語,還要幫助學生總結(jié)歸納日??谡Z交際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使學生懂得交際規(guī)則??梢詮囊韵聝蓚€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西方禮貌用語和互尊互讓、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語中充滿了Thank you,Please這類禮貌用語。表示拒絕時,要說Im afraid或者Sorry。西方人不喜歡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因此很少說You should do,而代之以委婉用語,如Would you mind doing.?在表達建議時西方人很少用祈使句,而用How about doing.?主動提供幫助時用Would you likeme to.?因此,教師需要求學生牢牢把握“禮貌”原則,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掌握與西方人士交談的規(guī)則。其次,英美國家人士對年齡、婚姻、收入等問題比較反感,他們認為這些話題涉及個人隱私,詢問個人隱私是不禮貌的行為。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西方人的談話禁忌,在與西方人交往時做到尊重他人的文化。
(三)在語法教學中了解文化教師在介紹某些句法結(jié)構(gòu)時,應(yīng)同時介紹其語意和交際功能。如附加疑問句“Lovelv day,isnt it?”實際上是無疑而問,只是英美人引起話題的一種常見的方式罷了c
“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是疑問句,實質(zhì)表示一種有禮貌的請求和建議。“Would you D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不是表示疑問而是表示請求,按照西方人的風俗習慣,提出請求常用問句形式,以表示禮貌。
(四)在閱讀教學中感受文化教師應(yīng)該選擇文化知識豐富的材料對學生進行訓練,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文化教育。因為影響閱讀能力的不僅僅在于語言知識和做題技巧,文化因素的千擾也十分明顯,文化又包含著很多歷史、宗教知識。因此,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多給學生講解一些外國歷史、風俗等文化知識,在講解閱讀材料之前,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先向?qū)W生介紹語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他們掃除因文化背景知識匱乏所帶來的理解障礙。
總之,在新課標下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必要的,它是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外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孫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