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桑
【摘 要】本文從圈點批注、多元賞析、合理改寫、個性評論四個方面出發(fā),詳細闡述了以寫促學這種方式是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得以具體實施的。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 以寫促學 圈點批注 個性評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115-02
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古詩詞賞析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減少在考試中的失分,一直是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憑借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不斷探索,筆者認為采取以寫促學的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只有養(yǎng)成勤動筆、多動腦的好習慣,學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古詩詞鑒賞的精髓。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實施這種方法呢?
一、圈點批注,記錄點滴
通常學生在剛接觸到一篇古詩詞時,都會對其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感悟,或者是覺得某個字用得十分恰當,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又或者被作者的某些情懷所感染,進而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不管是哪種情況,教師都需要引導學生用筆記錄下這些感慨,以便對古詩詞產(chǎn)生更深層次的感悟。
比如,在教學《短歌行》時,筆者先讓學生通讀全詩,然后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情況,標注出不太理解的部分或是認為寫得十分精彩的部分。學生通過仔細地閱讀,準確找到了深刻表達作者情懷的句子——“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四句深刻地表達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學生在標注了相關內(nèi)容之后,便能在閱讀這首詩的其他部分的時候?qū)ζ渲髦籍a(chǎn)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體會作者渴望得到賢才輔佐以成就一番宏圖偉業(yè)的雄心壯志。除此之外,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還會在文中圈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比如,多數(shù)學生對“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這句話都不大理解,在得到學生的一致反饋后,筆者重點解釋了這句話的意思:鹿兒呦呦鳴叫,在原野上吃艾蒿。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師也能從學生的批注情況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可謂一舉兩得。
圈點批注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對所學古詩詞產(chǎn)生一定認知,進而為下一階段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日積月累一定能夠使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得到提升。
二、多元賞析,觸及深處
在圈點批注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對古詩詞進行賞析,并用筆記錄下來,在不斷地積累中切實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但在這之前,教師需要先教給學生相關的常識,比如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常見的意象的含義及一些常見的詩人的寫作風格等。
比如,在教學《歸園田居》這首詩時,學生就在筆者的引導下對其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賞析。以“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句為例:“久”與“三十年”相映,“樊籠”與“塵網(wǎng)”相映,“自然”與“性”相映,以一個“返”字點明了“魂兮歸來”的樂趣。是的,官場消磨了作者的大半生,玷污了其清白,而今天苦盡甘來,作者終于得到了欣慰的補償。這是他發(fā)自肺腑的歡呼,終于掙脫樊籠的束縛,像小鳥一樣重返山林,獲得自由,與官府生活告別。這句是點睛之筆,與開頭呼應,集中表現(xiàn)了作者高潔的志向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另一方面結合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不難發(fā)現(xiàn),其所寫的詩多表現(xiàn)了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及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所以再結合本詩稍一分析就不難發(fā)現(xiàn),本詩的主旨正與此相符。這種賞析方法最適合應用于考試之中,通??荚囍谐霈F(xiàn)的古詩詞學生都不太熟悉,所以這種根據(jù)作者經(jīng)歷去猜測古詩詞的主題再進行驗證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是很實用的。
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古詩詞鑒賞方法,并學會從多個角度對詩詞進行全面的賞析,在平時的訓練中寫出對古詩詞的鑒賞,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之處。
三、合理改寫,放飛想象
鑒賞完古詩詞,很多學生會以為對古詩詞的學習就結束了。其實不然,鑒賞完古詩詞,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合理的改寫,這樣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促進其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學習完《琵琶行》后,學生都對琵琶女的遭遇同情不已,這時筆者說:“既然大家都覺得琵琶女的命運很可憐,那么接下來我就把她的命運交到大家的手中,大家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改寫琵琶女的結局。”學生剛聽到時都覺得很新奇,但是實際動筆之后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有些詞句不知道該如何用文言文表達,又或者改寫后的句子讀起來不像原文那樣朗朗上口。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引導學生逐一解決,比如,針對如何將現(xiàn)代漢語文言化的問題,可以通過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解決;還有針對讀起來沒有朗朗上口的感覺這一問題,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發(fā)現(xiàn)了原文的規(guī)律,即每句話的最后一個字都是押韻的,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之后,學生再寫出來的詩句果然就大不一樣了。
總之,這種改寫式教學方法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不再局限于課本中,而是延伸到了課堂之外。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寫作水平也獲得了提高。
四、個性評論,升華人文
除了上文提到的這些方式,還有一種能夠提升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方法,即為古詩詞寫個性評論。學生在寫評論的時候,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形式,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評論,從而使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不知不覺中得以升華。
比如,在教學《蜀道難》時,筆者讓學生自由寫一篇評論,或者變換形式豐富課文的內(nèi)容。學生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拘泥于傳統(tǒng)形式的,都是寫一些中規(guī)中矩的評論,如《蜀道難》利用夸張的手法,在極言蜀道之艱的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也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的規(guī)勸之情。只有一名學生沒有寫這種傳統(tǒng)類型的評論,而是根據(jù)文章中作者描述的蜀道畫了一幅畫,同時用幾個簡短的詞語描述了一下這幅畫。在這位同學的啟發(fā)下,學生的熱情被徹底激發(fā)出來,開始進行不同形式的評論,或使用歌詞或使用快板等??梢姡瑸楣旁娫~寫個性評論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因此這種采用個性評論對古詩詞進行鑒賞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的鑒賞能力更上一層樓,還能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語文學習結合起來,這無疑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更有利于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
總而言之,以寫促學的教學方法能夠極大地豐富“讀”和“寫”的內(nèi)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古詩詞鑒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將會發(fā)生質(zhì)的飛躍,古詩詞鑒賞也將不再是學生語文考試中的“攔路虎”,而是會成為“墊腳石”。因此教師一定要堅持采用以寫促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古詩詞鑒賞,進而愛上語文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官 娜.以寫促學提高古詩詞教學實效[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32)
[2]郭躍東.探索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途徑[J].新課程學習,2015(05)
[3]李志國.以寫促學,帶動鑒賞——新教材詩歌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2012(7)
(責編 郝 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