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雪
摘 要:舞蹈藝術是人類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藝術形式之一,被人們稱為“藝術之母”。發(fā)展到現(xiàn)代,舞蹈藝術教育實踐美育教育,是提高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教育方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為更好地發(fā)展我國舞蹈教育事業(yè),應當對傳統(tǒng)舞蹈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把學生放到主導地位來進行舞蹈教學,才能有效的開發(fā)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完成教學任務,讓他們的身心健康獲得協(xié)調發(fā)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校舞蹈教學模式,探討以學生為主體的舞蹈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校舞蹈;舞蹈教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J7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4-0099-01
一、在高校教育中舞蹈教學的作用
首先,舞蹈訓練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練習舞蹈動作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們集中精力,用心去感受。因此,學習舞蹈除了對塑造學生勻稱的外部形態(tài)有著其特有的功效以外,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敏銳力以及協(xié)調性。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規(guī)范的舞蹈動作示范、豐富的教學內容講解,根據自身肢體與外部信息的反饋,讓自己做出相應的舞蹈動作,從而增加身體對外界的感受能力,使自己的身體敏銳度得到提升。通過一系列的舞蹈動作,能夠最大程度的美化身體線條,增強自身肢體靈活度,可以糾正不良的自然體態(tài),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自身體質。其次,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舞蹈動作的優(yōu)美可以讓人們感知到舞姿本色的內涵,一收一放、一步一踏之間看似簡單實則繁復,這正是舞之韻律,歸回到自然美的寧靜致遠。審美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對美的感知能力的強弱。而學習舞蹈恰恰可以讓人體會到美的深遠,使“美”這個模糊的概念以舞蹈這一具體的肢體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以此把人們培養(yǎng)成具有高品位、高素質的人。我國高校舞蹈教學便是將舞蹈的理論知識、審美能力和動作韻律傳授給學生,把舞蹈藝術所蘊含的哲學理念、美學思維以及人文思想傳達給學生,因此高校舞蹈教學為深入建設高素質和諧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高校舞蹈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策略
(一)現(xiàn)狀
1.舞蹈教學的課程設置不科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過于僵硬。目前我國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課程的重點依然是技能型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學生在藝術素養(yǎng)以及藝術審美方面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理論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一味的按照教材進行理論知識闡述,沒有將示范動作很好的融入到教學當中;而在舞蹈實踐課程中,教師所進行的示范動作又與教材中的指導動作不一致,這就導致了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脫節(jié)的嚴重問題,從而致使學生失去學習舞蹈的興趣,嚴重影響學生們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學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在進行舞蹈教學的同時,忽略了對學生們的音樂聆聽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都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目前急需各高校進行改革。
2.教學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過于刻板。目前我國很多普通高校在舞蹈教學方面并沒有很好的設置適合本院系的舞蹈課程和教學模式。依然有很多高校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能結合自身各方面條件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內容的改變。很多舞蹈教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考慮的學生的自身水平問題,只是一味的照搬名牌高校課程安排方案和舞蹈教學模式,因為很多學生的舞蹈功底較弱,水平高低不一,這種教學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層次的學生,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學習舞蹈的需求。如果繼續(xù)這么發(fā)展下去甚至會造成學生厭學,使教師不能完成教學任務。
3.沒有一套科學完善的舞蹈教學教材,我國雖已出版過很多專業(yè)舞蹈教學的著作,但是針對性都不強。其中的大部分教材是針對專業(yè)舞蹈藝術方面的學生學習的,并沒有適合各高校的普及類舞蹈教材。而已出版的這些教材中,知識過于專業(yè)和模糊,不夠大眾化。比如對一些舞步進行描述時,并沒配上插圖,而是用文字進行表達,這種情況下普通高校的師生就很難把這些動作準確無誤的演繹出來。
4.舞蹈教育的理念與人文理念的發(fā)展步伐不一致,致使兩者脫節(jié)。進行舞蹈教育的教學目的是將舞蹈技術與舞蹈藝術有機結合,讓學生們既能夠熟練的掌握專業(yè)舞蹈技巧,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對舞蹈藝術的洞察力。這就要求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人文理念的發(fā)展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注重普及舞蹈理論方面的知識,在欣賞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散思維,盡量延伸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方面、多角度描述自己的感受,加深學生藝術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從而豐富、完善舞蹈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內容。
(二)改革策略
基于以上原因認為,我國高校舞蹈的改革策略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即教學課程設置和編寫適合學生的教材。舞蹈教學課程的設置方向趨向務實性和人性化。優(yōu)化舞蹈教學課程結構,同時加強舞蹈理論課程的建設,把他們科學的化整為一,增加課程、減少科目類別,讓學生們能夠更加完整的了解。編寫更加適合學生的舞蹈教學教材。教材的編寫應該考慮到高校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教學重點應該掌握舞蹈風格和舞蹈動態(tài)美以及動作的協(xié)調性方面。高校舞蹈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應當密切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科學教學。
參考文獻:
[1]孫菡.新形勢下我國高校舞蹈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北方音樂,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