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光
摘 要:在校本微課資源逐步用于輔助教學的今天,筆者通過實踐比較研究,就校本微課資源輔助高中物理教學及學生用其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校本微課;高中物理;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7)5-0023-3
1 研究的背景與目的
“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是素質教育的精髓,“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近年來流行的教育觀點。知識經濟需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現(xiàn)代教學越來越重視人的終身發(fā)展,更加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和個性發(fā)展。在“減負增效”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根本保證。同時,隨著網絡教育、個性化學習理念的發(fā)展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普及,為了滿足學生在不同環(huán)境中能進行自主學習的需求,通過微課進行教學或自主學習的方式在國內外教育領域逐漸興起,并得到廣大師生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校本微課的教學方法或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十分靈活,既可以作為先行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自主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選擇性地觀看與學習在線課程,更能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回顧和復習課堂所學內容。尤其是微課為學習者提供的交互的臨場感是常規(guī)班級授課與擁擠的教室所不具備的。
本校于2012年成功申報一個省級課程基地。依托該課程基地建設工作的開展,開發(fā)微課視頻、建設學生自主體驗的實驗室等,不斷完善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結構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網絡學習情境。目前我校教師制作的高中物理微課視頻已有一百多節(jié),基本涵蓋了高中物理各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突破問題。有鑒于此,將微課與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校本微課為核心的自主學習模式,將成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利用校本微課等網絡資源,使學生能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等,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和研究。我們希望通過利用現(xiàn)有條件的實踐研究,對基于校本微課的高中物理自主學習的有效性進行探索,更有效地利用校本微課資源提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調查
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初步理解教學內容和要求的前提下,能夠自主確立學習目標,并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覺監(jiān)控學習過程,最終評價自己的學習結果。同時,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選擇相關習題進行訓練,對有關原理與規(guī)律達到一定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學習者對物理原理、規(guī)律的學習進行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督促的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不同于一般的自學,它具有互動性、靈活性與個性化的特點。由于受應試教育和情感因素的影響,目前高中生物理自主學習能力還存在許多問題。筆者通過問卷的形式對本校高二選修物理的200名學生(實際收回問卷198張)的物理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具體調查,統(tǒng)計情況如表1所示。
統(tǒng)計結果充分表明,學生自主學習方法運用得少,迫切需要教師的幫助、引導與監(jiān)督,顯示出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大,缺乏明確的物理自主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同時,又非??释\用自主學習的方法來提高物理原理和規(guī)律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但又缺乏自主學習的策略與恒心。
3 實踐研究與分析
3.1 研究數(shù)據(jù)采集
本研究選擇高二年級兩個班級進行實踐比較研究,在第一學期選取了“交變電流的產生”一課進行了實踐比較。實驗班1的學生課前到機房自主選擇這節(jié)內容的校本微課視頻進行預習,新授課期間教師也選擇使用微課視頻進行輔助教學,本章復習時該班學生也有機會進機房自主選擇微課視頻進行復習。實驗班2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教師課堂講解、有關實物模型的當堂演示等。針對該節(jié)課的課堂過程、課后練習、單元測試等有關數(shù)據(jù)采集比較如表2所示。
從以上有關比較數(shù)據(jù)看出:使用校本微課視頻資源的班級學生當堂反饋效果較好,課后作業(yè)正確率也高,章節(jié)檢測中相關內容得分的均分也較高,但期末考試中相關內容反映的區(qū)別很小。說明使用微課視頻資源短期內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或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但長期之后反映并沒有明顯區(qū)別。
高二第二學期,實驗班1的教師多次課堂選用微課視頻資源,學生也有校本微課資源網的免費使用賬號。該學期期末考試均分比較,實驗班1比實驗班2高1.8分,但實驗班1并非是平行班中均分最高的,均分最高的班級比實驗班1高出0.6分。
3.2 數(shù)據(jù)研究分析
通過實驗班的跟蹤研究,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校本微課資源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都有一定的作用。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既能用于課堂的在線學習,也能用于課前的自主預習和課后的鞏固復習。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性學習,查漏補缺或強化鞏固知識,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知識的加深和拓展。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來說是一種重要的補充。將校本微課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一定程度的融合,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和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有效教學手段。
另一方面,校本微課資源建設與學生的使用還處于起始階段,學生所需求的資源還不夠全面、完善,學生使用的自覺性和經常性還較欠缺。從而導致就課堂效益與學生掌握情況來看,短期內的效果較好,長期來看是否使用微課校本資源輔助教學或學生自習,并沒有產生較大的差別。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校本微課資源,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摸索與探討的課題。
4 利用校本微課資源輔助自主學習
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必須重視物理學習策略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借助校本微課資源在課前預習或先行自學、課堂上輔助教學以及課后的鞏固與練習反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前,教師需要根據(jù)物理知識或規(guī)律的重點或難點進行校本微課的設計,并通過課程網站或自主學習平臺發(fā)布相關的校本微課資源。學生可以選擇相關的一個或幾個微課材料進行提前預習或自學。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資源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的某處重點或某個難點,或無法用實際演示實驗展示的某個過程;同時,也能借助校本微課資源組織學生進行專項物理知識訓練與練習。在課后,學生可以利用校本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復習,鞏固學習效果。教師也同樣可以利用校本微課的形式來檢查、反饋、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當然,校本微課資源的建設及如何更有效地 發(fā)揮其作用,對高中物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資源開發(fā)能力、現(xiàn)代網絡技術水平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既是一種新的嘗試與探索,同時也為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另一方面,還需要研究、分析高中學生物理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在校本微課資源與高中物理教與學的整合過程中,在獲得較好的教與學效果的同時,真正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合實踐比較研究與筆者以上所述,校本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具有廣闊而深遠的前景。而開發(fā)高中物理校本微課資源并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在課前自學、課間輔助教學及課后的鞏固與復習中,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學的效益。這既代表了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也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而以校本微課為核心的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靈活、方便又快捷,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方式與學習資源具有很大的選擇性,給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模式帶來了深刻的改變,有利于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李亞峰.物理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141-142.
[3]巫雪琴.校本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07):32-34.
(欄目編輯 劉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