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華
一個教師之所以深刻,就在于他善于攪動學生思維的漣漪,把課堂的溫度建立在思維的深度上。這就是課堂提問的魅力所在。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睂W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問的過程。在課堂上,一個好的問題能引發(fā)學生思考,能夠使學生有所感悟,反之,浪費了時間,學生失去了興趣。
一、問之趣——提問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問題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因為一節(jié)語文課的靈魂是由教師設計的無數(shù)個有價值的問題框架構(gòu)成。正如西方學者德加默所說:提問得好即教得好。可見一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非常關(guān)鍵。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歌德也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生動、有趣的問題能喚起學生思考的熱情,能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一執(zhí)教老師在低年級一堂看圖寫話課,老師出示一幅具有生活氣息的學生購物圖,老師提出“你猜他們要去干什么?”“你會買什么東西?”“買東西需要什么?”這個問題串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引起了他們的思考,使學生的求知欲達到了亢奮狀態(tài)。也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所謂興趣點,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知識點的理解。
2.換位思考,急別人所急,樂別人所樂,能夠激發(fā)興趣
例如教學《這條小魚在乎》一文時,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水洼中小魚,適時提問,“我的命運怎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蓖ㄟ^學生的想象使學生感受到了自己是一條身處生命邊緣的小魚,他們的感受、體驗、興趣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發(fā)言積極踴躍。他們體會到小魚的無助,小男孩的善良,在體驗和交流中,文章的中心思想已經(jīng)躍然于紙上,每一個孩子用心都能感受到。
3.不要打斷孩子的興趣
【案例】錢老師在執(zhí)教了《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一課時。課始,錢老師播放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風光圖,學生個個小眼睜得大大的,甚至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哇!哇”的贊嘆聲。錢老師趁興提問:“你們想說些什么呢?”其中,有一只小手舉得高高的,錢老師關(guān)注到了她,請她發(fā)言,這個孩子問:“老師,小興安嶺在什么地方?”老師親切地說:“你真會提問,你只要讀讀課文第一句就知道了?!薄芭丁!痹撋届o地坐了下去……
我不禁思考,在這個問題的背后,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我們不難讀懂,這個孩子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與向往,而老師的話卻澆滅了孩子探索的好奇心和美好的夢想。此刻,如果老師迎合孩子的心理,說:“你已經(jīng)喜歡上了小興安嶺,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對嗎?老師相信,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更加喜愛小興安嶺的?!笨此拼鸱撬鶈?,實際上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就可以很快拉近老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更加濃厚了。
二、問之精——提問要精當
提問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手段,但過多的提問,會擠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在《索溪峪的“野”的教學中》,提問:課文從哪些地方寫了“索溪峪”的野的野趣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方面,畫出你認為體現(xiàn)“野”的句子?
在《鯨》這一刻的教學: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鯨的,你最敢興趣的是什么?
問題不多,但是每個問題都和文章的主題有關(guān)。學生必須帶著問題認真讀書,從字里行間受到啟發(fā),自己再動腦筋分析,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在此過程中,抓住重點,問得關(guān)鍵,練在實處,課堂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問之適——要在適當?shù)臅r機提問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睂W生遇到疑難,教師要適時提問,及時解決問題。
【案例】在學習《去年的樹》一課時,有一個學生這樣問:“小鳥為什么要離開大樹呢?如果她不離開,就可以阻止伐木工人,大樹也就不會被砍掉了。”當學生的價值觀發(fā)生偏頗時,老師應當做一個舵手,及時地引領(lǐng),不讓孩子迷失方向。于是,我就把“球”踢了回去,孩子們發(fā)言踴躍:“這只鳥兒是候鳥,冬天一定要去南方過冬?!薄昂涞亩斓搅?,鳥兒如果不去南方就會被凍死,就再也不能和朋友在一起了。”我抓住時機,繼續(xù)追問:“如果小鳥留下了,能改變大樹的命運嗎?”“不能,因為小鳥的力量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阻止人類的行為。”
在什么時候提問,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性質(zhì)和需要而定,要在對學生、教材了然于胸的基礎上來定。只有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在關(guān)鍵時“投石沖開水底天”,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妙,如此提問才有藝術(shù)性可言,這樣的提問才能余音繞梁,韻味無窮。
總之,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梢哉f,沒有好的提問就不會有成功的教法,也就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次,慎重地對待課堂提問應該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切不可把提問當作課堂教學的點綴,只求表面上轟轟烈烈,而不講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