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
【摘要】在教師的組織、教導下,讓學生相互評改作文是我在作文講評課中一貫的做法。這不光是為了從繁重的效率不高的作文評改中“解放”出來,更重要的是為了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寫一篇文章,從觀察、思考成文到修改都應是學生自己所進行的實踐和認識活動??墒牵恢毖赜弥摹皩W生寫,先生改”的老辦法,恰恰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妨礙了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評改,不僅能緩解作文訓練密度增加與批改不及時的矛盾,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變消極為積極,被動變主動。
【關鍵詞】學生 作文 評改 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211-01
在教師的組織、教導下,讓學生相互評改作文是我在作文講評課中一貫的做法。這不光是為了從繁重的效率不高的作文評改中“解放”出來,更重要的是為了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寫一篇文章,從觀察、思考成文到修改都應是學生自己所進行的實踐和認識活動??墒牵恢毖赜弥摹皩W生寫,先生改”的老辦法,恰恰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妨礙了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評改,不僅能緩解作文訓練密度增加與批改不及時的矛盾,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變消極為積極,被動變主動。那么怎樣指導學生評改作文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第一步、相互評改,人人動手。這一步是整個評改課中關鍵的一步,在四人小組中,每人重點評改一篇,要求劃出錯字、不當?shù)脑~,修改病句,寫上眉批和總評語,并簽名,然后交換閱讀其余三篇,并進行分析、比較,準備好小組評議發(fā)言提綱。
每次作文的評改重點、評分標準,可結合講讀課學習、本次作文訓練的重點而定。下面就以命題作文《童年趣事》為例,這次訓練的目的、重點是:選材新穎有趣,能圍繞中心,主題明確。評分標準是:滿分為三十分,其中基本分為二十分,做到:是一篇記敘文,記有趣的事,有重點,有中心,結構完整,表達明白。其余分數(shù),可從主題、取材、語言、層次及書寫五個方面,決定加分還是減分,各項條件所得分數(shù)的比例,可根據(jù)訓練的目的和重點,靈活變動,每次有所側重。
教師指導評改強調(diào)兩點:一是要想使評改的質量高而且省時間,就要看三遍。第一遍以較快速度瀏覽一下,對文章的全貌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把錯字劃出來。第二遍一句句、一段段進行評改、寫好眉批。第三遍粗略地看一下,既是檢查評改情況,又是為總評語進行構思,最后寫好總評語并簽名。二是評改要批在關鍵處,評在點子上。所謂關鍵,是指立意主題方面的基本觀點;是指篇章結構、寫作技巧方面的問題;是指文風、寫作態(tài)度及語言。評語的要求是:眉批力求準確、簡明有啟發(fā)性;總評語要扣準重點,寫具體,有創(chuàng)造性,不寫現(xiàn)成的套話,而總的要求是:充分體現(xiàn)鼓勵性原則,通過評改,要充分調(diào)動起作者的寫作積極性,引起大家研究自己作文的興趣。
第二步,小組評議,人人動口。在各人重點評改了一篇而閱讀其余三篇文章之后,小組開始評議,各人談對組內(nèi)四篇文章分析、比較的意見,并選出值得向全班推薦的文章。如果某人評改中有錯或有疏漏,經(jīng)大家讀議,都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得到糾正,如有不能統(tǒng)一認識的問題,可問教師,也可以提到班里討論,這一步是訓練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說話能力的好機會。如《我的家鄉(xiāng)》一文,就曾在一個小組里引起激烈的爭論,作者在文章中生動地描寫了家鄉(xiāng)的小河,其中有這樣一個聯(lián)想的句子:“遠望家鄉(xiāng)的小河像一個長長的浴盆,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洗澡的小孩?!毙〗M評議中,有人說作者善于觀察事物,文筆生動,比喻恰當。而有的同學卻認為將“荷花”比喻成“孩子”不準確,他們之間沒有相同點。后來經(jīng)過爭論聽取了老師的意見,大家都贊同前一種看法。這樣的小組評議,能個抒己見,暢所欲言,氣氛熱烈,生動活潑,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推薦文章,集體評議。各組長依次只向全班介紹被推薦文章的題目、得分、作者,而不談評改意見。然后由教師有目的地指定讀議一至三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供大家評議,以加深同學們對訓練目的、評改重點的認識、指定讀議的文章,評改者先讀,再談小組推薦意見。然后各小組簡單議論后,再評議各人談或是代表小組談都可以,被評文章的作者也可以答辯。有一次,集體評議兩位同學的文章《作文課的苦與樂》,評論中,大家比較集中的意見是:兩篇文章的共同點是,聽了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原因是他們都寫了自己最熟悉而又有深切感受的事,而每篇又各具特色。前篇立意鮮明,寫過去作文課上的“苦”真實,形象,寫到樂,過渡自然,文章結尾寫道:“過去我感到煩惱、枯燥的作文課,正逐漸變成了有趣的、歡樂的作文課”。這自然地照應了題目、開頭。文章的不足之處是寫樂還不夠具體、深刻。這樣集思廣益,課堂氣氛活躍,個個躍躍欲試,人人爭先發(fā)言,可以說達到評改課的高潮。
第四步、教師總結,提高認識。根據(jù)課前瀏覽全班同學作文所掌握的情況,針對訓練目的、重點是否達到的實際,本著鼓勵的原則,教師集中談意見,不必面面俱到。以《作文課的苦與樂》的評改為例,教師總結時,結合整個作文訓練的情況強調(diào)指出:選定這篇文章集體評議,是為了比較分析,讓大家認識寫好一篇文章應注意的三點:一是寫自身感受過的最熟悉的事;二是有真情實感;三要樸實自然。雖然前面評議的這兩篇文章也有缺點,但這三點是具備的,所以讀后,使人感到親切、感人。
第五點,自己修改,寫評后感。要啟發(fā)學生重視文章修改。因為修改文章,不僅能深化作者的思想認識,而且也是在培養(yǎng)寫作能力,文章寫完時,要修改;評改課過后更要認真修改,可參照眉批、總評提示的意見,以及從評改中受到的啟示,從一字、一詞、一句的修改到一般甚至一篇的重寫,如果對眉批和總評有異議可寫在“評后感”一欄里,待老師復閱時寫上自己的意見。
上述指導學生評改作文的五個步驟都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精神。在整個評改課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作文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正像前面提到的那樣,原來“感到煩惱、枯燥的作文課,正逐步變成有趣的歡樂的作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