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杰
在現代機械產品的管道螺紋聯(lián)接中,英制G螺紋因其優(yōu)良的密封性而被廣泛采用,并逐漸形成行業(yè)標準,市場上也有大量不同型號的G螺紋聯(lián)接接頭產品銷售。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美國機械產品流向中國市場。由于美國機械產品都采用美制單位,與市場上流通的英制產品(特別是管接頭)沒有互換性,給維修帶來極大不便,導致產品維修成本高企。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各種規(guī)格的NPT與G螺紋的轉換接頭應運而生。
本文就是加工如圖1所示過渡接頭零件,提供給我們的坯料是六角棒料,有8.5通孔??紤]批量生產加工,設計一個簡單的專用夾具,以便在加工過程中最大程度地保證裝夾精度,提高生產效率。在加工時,分別由兩臺數控車床配合完成過渡
接頭的加工,其中一臺設備利用夾具體夾持毛坯料加工G1/4螺紋,另一臺設備利用夾具體夾持毛坯料加工NPT螺紋。
一、夾具的設計與加工
(一)夾具的設計
夾具圖樣如圖2所示。此夾具集夾具體、定位裝置于一體,同時利用三爪自定心卡盤及夾具的變形力進行夾緊。在裝夾過程中,六方棒料可根據加工的需求伸出所需長度,自由地在夾具體中定位,實現了長棒料與短棒料都能進行裝夾的功能。
(二)夾具的總裝
夾具可裝夾六方棒料外形,使零件在夾具中進行定位,而夾具則必須依托三爪自定心卡盤在機床上進行定位及夾緊。夾
(三)夾具的加工
首先在普通車床上面加工45#鋼材坯料45x22至40x20尺寸;再利用線切割電火花機床進行中間型腔部分及開口部分的切割,然后利用銼刀手工修磨至型腔尺寸,最后進行淬火熱處理,提高表面硬度。
螺紋轉換接頭的批量生產
二、NPT與G螺紋轉換接頭加工
加工零件圖如圖1所示。
(一)加工條件
加工材質為銅,毛坯為17mm的六角棒料,中小批量生產。采用G-CNC6135數控車床兩臺,CZK980TA數控系統(tǒng)。
(二)圖樣分析
1.過渡接頭左端為美制NPT外螺紋,尺寸代號為1/4,且螺紋表面有1:16的錐度。查《公制、美制和英制螺紋標準手冊》可得該螺紋的相關數據如下:螺距P=1.411 mm;牙高h=1.129 mm;外螺紋小端面小徑d1=10.996mm;螺紋牙尖削平高度為0.077mm(由于加工材料銅為軟材料,易產生擠壓變形,故實際加工中此值可酌情增大,此處選0.15mm)。
由于加工螺紋時,必須給定刀具一個升速距離,以保證螺紋有效長度內牙型正確,故實際加工編程時走刀軌跡及相關數據需重新繪圖計算,如圖4所示。
2.此過渡接頭右端為一英制非密封圓柱內螺紋,尺寸代號為1/4,查《公制、美制和英制螺紋標準手冊》可得相關數據如下:螺距P=1.337mm;牙高h=0.856mm;大徑D=13.157mm;小徑D1=11.445mm;螺紋牙尖削平高度為h/6=0.127mm(此處選0.2mm)。
3.轉換接頭中心為一8.5mm的通孔,無尺寸精度及表面要求。
(三)加工路線的確定
事先用鋸床開料,把六角毛坯截斷至25mm左右,然后于數控車床上加工:
1.加工內孔輪廓;
2.加工英制G內圓柱螺紋;
3.調頭,加工外形輪廓;
4.加工NPT外螺紋。
(四)加工刀具的選用
1.刀具材質
由于加工材料銅為軟材料,故需選用刀刃鋒利的高速鋼刀具(W18Cr4V),以減少在加工中產生的擠壓變形。
2.刀具類型
根據以上工藝分析,加工此過渡接頭需要的刀具有鉆頭、外圓車刀、外螺紋刀、鏜孔刀、內螺紋刀等。各刀具規(guī)格參數如表1。
(五)切削參數的確定
1.轉速n
查《數控機床刀具及其應用》工具書可得,切削銅材料的切削速度vc范圍為0.67~2.92m/s,換算得40.2~170.5m/min,考慮冷卻條件及刀具強度,外圓加工時選用50 m/min,內孔加工時選用40 m/min,切斷加工時選用20m/min。
查閱工具書可得: n=1000×vcπ×d(公式1)
式中d為工件直徑。
由于外圓錐加工時,工件直徑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此處選用平均直徑d—進行計算(如圖4):
d—=(19.63+11.96)/2=15.295mm,取d—=15mm為計算直徑值。
根據公式1:n=1000×503.14×15=1061r/min
實踐證明,高速鋼刀具粗加工時轉速可適當提高,精加工時轉速可適當降低,為了達到最佳切削效果,故外圓錐粗加工時選用n=1000r/min,精加工時選用n=700r/min。
同理,根據公式1可求出內圓柱加工時的轉速:
D—=(11.445+8.5)/2=9.97mm,取D—=10mm為計算直徑值。
n=1000×403.14×10=1274r/min
故內圓柱粗加工時選用n=1250r/min,精加工時選用n=800r/min。
內、外螺紋加工時,為了達到較高的表面質量,根據加工經驗,轉速盡量降低,選n=250r/min。
2.進給速度vf
查《數控機床刀具及其應用》工具書可得,切削銅材料的最高進給量可達f=0.18mm/r,取外圓錐加工選f=0.15mm/r,內圓柱加工選f=0.1mm/r。
查閱工具書可得:vf=n×f(公式2)
外圓錐粗加工:vf=n×f=1000×0.15=150mm/min
外圓錐精加工:vf=n×f=700×0.15=105mm/min
內圓柱粗加工:vf=n×f=1250×0.1=125mm/min
內圓柱精加工:vf=n×f=800×0.1=80mm/min
綜合前面分析的各項內容,并將其填入下表所示數控加工工藝卡片,以作為編制加工程序的主要依據。如表2、表3所示。
(六)編寫程序
編寫程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由于NPT外螺紋沒有退刀槽,故在保證刀具不干涉零件臺階的情況下,盡可能增大螺紋的有效長度,此處選退刀距離為1.5mm。(如圖4所示)
2.在每個程序的結尾部分,調出裝在3號刀位的擋鐵,讓擋鐵自動定位至(X10,Z0.2)的位置,然后裝夾工件,以減少對刀操作時間。
3.在程序開始時,必須先自動切削零件端面,以去除定位時預留的0.2mm余量,同時保證零件端面的表面質量。
4.程序結束指令用“M99”,使程序結束后自動返回程序頭,自動重新加工下一個零件,以減少輔助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七)加工
加工前,注意對刀的精確度;加工中途,注意切削參數的動態(tài)調整及冷卻狀態(tài);加工一定數量零件后,中途必須要進行適當的抽樣檢測螺紋配合精度,如果由于刀尖磨損等原因造成配合精度有所誤差,可把測量得出的誤差值補償到相對應螺紋刀具的刀補號里面,然后再次運行加工程序即可。
實踐證明,按照以上工藝分析所加工出來的過渡接頭,完全能夠滿足配合精度要求,并且采用這一夾具定位裝夾以后,保證了零件的裝夾精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這里只是闡述了諸多轉換接頭中的一種規(guī)格,在實際中,還有很多種規(guī)格的轉換接頭,例如圖5所示,利用上述方法進行裝夾、編程、加工,效果同樣很好,產品完全滿足使用性能。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