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剛,徐盛嘉,丁明超,王 巍,陳武生,余 洲,牛 潔
?
不同負重對爆發(fā)性、無氧運動移動能力產(chǎn)生的影響
王增剛,徐盛嘉,丁明超,王 巍,陳武生,余 洲,牛 潔
目的:評定不同負重量(15kg、25kg)對短時、爆發(fā)力移動能力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18名學員依次完成不同負重量快速移動練習,包括爬、跳、跑、變向、穿梭。結(jié)果:與無負重相比,對于跑、變向等移動能力,15kg負重無顯著差異(P<0.05),對于爬、跳和穿梭低負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但25kg負重爬、跳、跑、變向和穿梭運動能力均顯著降低(p>0.05)。結(jié)論:高負重對快速移動能力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負重;運動能力;爆發(fā)性練習
負重行軍是單兵的一項基本能力,需要快速穿越一個20 m 障礙物到行軍120 km穿越敵區(qū)[1]。研究表明,在負重的情況下長時低強度的軍事任務(wù),單兵(分隊)移動能力下降、身體的姿勢力學發(fā)生改變、能耗增加、軀干平衡能力受到損害,同時損傷的潛在風險也隨之增加[1-7]。
此外,許多情況下,需要在負重狀態(tài)下完成一些無氧能量代謝占主導的軍事任務(wù),例如:
迅速通過障礙物等。因此,本文研究評定不同負重量(15 kg和27 kg)對短時、爆發(fā)力移動能力產(chǎn)生的影響,為負重訓練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18名軍校學員,所有測試者均無疾病史,有規(guī)律參加鍛煉(每周鍛煉不少于4次),排除超重或偏瘦的學員,排除標準為體指數(shù)(BMI,體重/身高2):BMI < 18.5或BMI > 24.0,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受試人員的基本情況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儀器
采用BROWER Timing Systems(American)計時系統(tǒng)進行計時。血乳酸的測量采用EKF Diagnostic (德國) 乳酸測試儀器和配套乳酸試劑條。測試人員統(tǒng)一著作訓服和作戰(zhàn)靴,采用雙肩背式軍用背囊,內(nèi)著規(guī)定的軍用裝具。
1.2.2 測試方案和項目
采用隨機交互式設(shè)計,18名學員依次完成不同負重量(0kg、15kg、25kg)短時、大強度軍事任務(wù)(表2),項目內(nèi)容見表2。測試間隔1天以上,期間禁止劇烈運動。受試人員熟悉測試過程和方法后進行測試,每項測試均進行3次,取平均成績,每次測試間隔10-15min以上。測試時間為下午4:30~6:00。
表2 測試內(nèi)容
1.2.3 研究指標
本實驗分析和研究的指標主要是:(1)時間:包括每個項目在不同距離的時間,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2)血乳酸:俯臥起身折返跑后即刻的血乳酸。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不同負重量對縱跳運動成績產(chǎn)生的影響
三組之間縱跳高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負重0kg相比,負重15kg時縱跳高度顯著降低(P<0.05);與15kg相比,負重增加至25kg時,縱跳高度顯著降低(P< 0.05)(圖1)。表明隨著負重量的增加,垂直起跳能力下降。
圖1 不同負重量縱跳的高度變化
*P<0.05 vs0kg, #P<0.05 vs15kg
2.2 不同負重量對爬梯運動成績產(chǎn)生的影響
三組之間爬梯所用時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負重0kg相比,負重15kg時爬梯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而負重25kg的爬梯時間與0kg和15kg相比顯著增加(P<0.05)(圖2)。提示輕量負重對爬梯能力影響不大,當負重量較大時,爬梯速度明顯降低。
圖2 不同負重量爬梯的時間變化
*P<0.05 vs0kg, #P<0.05 vs15kg
2.3 不同負重量對30m沖刺跑運動成績的影響
數(shù)據(jù)見圖3。在前5m起跑階段,與負重0kg相比,負重15kg所用時間略有增加,但無顯著差異(p>0.05),而與負重15kg相比,負重25kg沖刺跑所用時間顯著增加(P<0.05)。在10m、20m和30m距離時,負重0kg、15kg和25kg的差異逐漸增大,與負重0kg相比,負重15kg用時顯著增加(P<0.05),與負重15kg相比,負重25kg用時同樣明顯增加(P<0.05)。表明25kg的負重對沖刺跑起跑加速階段和途中跑階段的速度均影響較大,15kg負重對起跑階段的速度影響較小。
圖3 不同負重量30m沖刺跑在不同距離的時間變化
*P<0.05 vs 0kg, # P<0.05 vs15kg
2.4 不同負重量對變向跑運動成績的影響
與30m沖刺跑的加速階段類似,負重15kg變向跑加速階段用時比負重0kg略有增加,但無顯著差異(p>0.05),負重25kg變向跑加速階段用時與負重0kg和15kg相比則顯著增加(P<0.05)。在變向跑繞桿階段,與負重0kg相比,負重15kg繞桿用時基本沒有變化(p>0.05),負重25kg之后,與負重0kg和15kg相比,用時顯著增加(P<0.05)(圖4)??倳r間也是同樣的結(jié)果,表明負重增加變向跑運動能力下降。
圖4 不同負重量變向跑在加速和變向階段的時間變化
*P<0.05vs 0kg, #P<0.05 vs15kg
2.5 不同負重量對俯臥起身折返跑運動成績的影響
從俯臥起身折返跑12次的時間來看(圖5),負重0kg、15kg和27.5kg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負重15kg所用總時間較負重0kg顯著增加(P<0.05),與負重15kg相比,負重25kg用時繼續(xù)增加,且差異顯著(P<0.05)。表明負重對俯臥起身疾跑的速度影響較明顯。此外負重0kg和15kg進行俯臥起身折返跑后血乳酸無顯著變化(P> 0.05),負重25kg較負重0kg血乳酸則顯著增加(P<0.05)(圖6),提示乳酸代謝有所增加。
圖5 不同負重量俯臥起身折返跑每次時間的變化
圖6 不同負重量俯臥起身折返跑血乳酸的變化
*P<0.05vs 0kg
短時、爆發(fā)力性的移動能力涉及到運動動作較多,本研究僅選擇常用的爆發(fā)性運動,包括爬、跳、變向、穿梭。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于跑、變向等移動能力,低負重無顯著差異,對于爬、跳、穿梭低負重存在顯著的差異。表明輕負重對移動能力的影響存在不同,可能和日常訓練有直接關(guān)系。但負重增加,爬、跳、變向、穿梭運動能力均顯著降低。高負重對快速移動能力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此外,前期研究表明:17kg負重對通過障礙的能力產(chǎn)生負性的影響[8]。同樣的,9.8-30.1 kg負重對戰(zhàn)術(shù)進攻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9]。
綜上所述,負重對短時、爆發(fā)性移動能力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谶\動特異性適應(yīng)原則,在日常訓練應(yīng)給予關(guān)注。
[1] Orr, RM. Soldier load carriage: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D].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2012.
[2] Nindl BC, Castellani JW, Warr BJ, et al. Physiological Employment Standards III: physiological challenges and consequences encountered during international military deployments[J]. Eur J Appl Physiol, 2013,113(11):2655-2672.
[3] 馬繼政,李巍,韋海燕,等.軍人負重25kg不同速度行軍1km時能量消耗變化[J].中國應(yīng)用生理學雜志, 2015, 31(3):275-277.
[4] 李天義,胡斐,王增剛等. 不同負重量站立30min對健康青年軀干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影響[J].軍事體育學報,2016,04:105-107.
[5] 胡斐,李巍,盧秋菊等. 不同負重量對軍人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6,07:656-659.
[6] 殷鑫,盧秋菊,郭霞等. 軍校學員不同負重全力行軍1km時心肺功能和血乳酸的變化[J].中國應(yīng)用生理學雜志, 2016,04:323-325.
[7] Carlton SD, Orr RM. The impact of occupational load carriage on carrier mobilit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 J Occup Saf Ergon, 2014,20(1):33-41.
[8] Larsen B, Netto K, Skovli D, et al. Body armor, performance, and physiology during repeated high-intensity work tasks[J]. Mil Med, 2012, 177(11): 1308-1315.
[9] Hunt L, Silk A, Tofari P. Load carriage increases exposure time during tactical combat movement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2, 44(5S): 173-174.
Influence on Explosive and Anaerobic Movements by Different Load
Wang Zenggang,Xu Shengjia,Ding Mingchao,Wang Wei,Chen Wusheng,Yu Zhou,Niu Jie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ect of different load (15kg and 27kg) on the mobility for explosive, anaerobic exercises. Methods: 18 healthy young males performed various exercises, including crawl, jump, run, change direction and shuttle. Results: The mobility of crawl and change direction under 15kg load do not show significantly change (p>0.05) compared to unload,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jump run and shuttle show significantly change (p>0.05). And the performance of all exercises under 27k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Conclusion: The higher load impairs the mobility of explosive, anaerobic exercises.
load; mobility; explosive exercise
解放軍理工大學預先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017-0032)
王增剛(1989-),男,山東濰坊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運動人體姿態(tài)力學分析。
牛潔(1959-),女,河南洛陽人,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運動人體機能評定。
解放軍理工大學軍人身體適應(yīng)訓練研究中心 軍人體能訓練與機能評定實驗室, 江蘇 南京 211101 The Research Center of Military Physical Adaptation Training, the Lab of Military Physical Conditioning and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the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1101, Jiangsu, China.
G804.49
A
1005-0256(2017)06-006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