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芳
摘 要:幼兒園要為幼兒教育營造和諧、良好的游戲氛圍,通過對現有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增強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關聯,構建幼兒園、社會、家庭聯系緊密的游戲活動網。文章對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幼兒游戲;回歸;價值;自然;生活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4-0075-01
游戲是與幼兒達成溝通的最佳橋梁,所以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游戲概念和現實實踐還有一段距離,游戲回歸自然強調的是精神層面的回歸與物質層面的回歸。精神層面的回歸是要求游戲性質回歸童心,貼近生活;物質層面的回歸則是要求游戲環(huán)境與材料回歸自然。
一、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價值
在游戲回歸自然理念中,“自然”既是名詞,代表豐富多元化的世間萬物,又是形容詞,代表天然的,未經人為干預的?!盎貧w”則大有還原一切,回到最初本性,用毫無雜質的童心重新解讀這個世界的意味。由于游戲是與幼兒達成溝通的最佳橋梁,所以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不過,我國近代教育過于強調“高大全”與“盡善美”,試圖通過強制的人為干預達到教學的目的。如此一來,教育便違背了本真的教學宗旨。某些城市幼兒園的這種行為,引起了偏遠地區(qū)幼兒園的積極效仿,有的幼兒園摒棄了身處自然的先天優(yōu)勢,逐漸從原始生態(tài)中脫離出來。游戲教學的根本目的,旨在建設規(guī)則,使幼兒懂得尊重規(guī)則,自覺遵守規(guī)則,是對強制干預的拒絕。幼兒通過游戲,與自然以及其他生物體達成意識交流,是一種充滿愛的情感傳遞,極具智慧與創(chuàng)造色彩,也正是我們長久以來,一直在尋找的自然本真狀態(tài)。人們通過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交流與互動,實現成長,教育在人類成長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良好的教育對人類的未來發(fā)展影響深遠。幼兒教育通過游戲實現育人效果,意義重大,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事實上,鼓勵游戲回歸自然,并非意味著脫離教育的引導,而是更好地發(fā)揮教育引導的應有價值。教育應合理利用兒童天性與本能,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力與判斷力,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解決面臨的難題。游戲教學注重的是寓教于樂,單純的趣味游戲只具備娛樂功能,并沒有育人價值。楊慧敏曾經提到:“兒童在游戲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學習,不但能夠感受愉快還有利于健康成長。對于想要學習,對學習樂在其中的學生,教育者以及教育機構均應給他們足夠的支持。”
二、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措施
(1)精神與物質的回歸。游戲回歸自然的研究,前文中有所涉及,從兩個層面著手,一個是精神層面,另一個是物質層面。從精神層面來說,教育應結合幼兒的自然成長規(guī)律,將游戲融入教學中。雖然要求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但并非把游戲活動看作是教育的全部,游戲活動并非無所不能。為促進幼兒各學科知識的融合,為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與發(fā)展添加良好動力,幼兒教育應堅持以幼兒為核心的教育理念,鼓勵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積極進行自主性實踐。從物質層面來說,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與材料回歸自然很有必要。研究中提到的幼兒游戲內容取材于社會,比較貼近生活,不但幼兒更容易接受,還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童心與生活的回歸?;貧w童心是讓幼兒情緒能夠持續(xù)保持愉悅狀態(tài),并通過游戲活動,學習各種知識。幼兒的成長帶有許多自然屬性,這些自然屬性的存在方式比較抽象,只有通過實踐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才能使這些抽象的自然屬性更加具體,使學生得以順利成長,并在成長中充分享受童年快樂美好的時光。幼兒園實現“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需結合理論基礎,科學設計幼兒一日活動規(guī)劃,圍繞游戲這一核心內容,使各類游戲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既獨立存在又能相互結合。回歸生活,就是要求回歸幼兒的自然天性,還原幼兒生活原貌,使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然后將學習到的東西再靈活地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教育機構應結合孩子生活環(huán)境的特點,充實教學課程,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并能學以致用。幼兒教育機構應對幼兒的學習特點與成長規(guī)律進行充分考量,結合幼兒生活的實際情況,融入當地風俗習慣、社會背景等,擬定適宜的教學內容。
三、結束語
文章對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回歸生活的思想發(fā)展進行整理,對回歸自然在幼兒園游戲活動實踐中的必要性進行探討。幼兒教師要堅持回歸自然的幼兒教學理念,鼓勵幼兒游戲回歸自然,為幼兒游戲的開展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為幼兒游戲的發(fā)展添加持久動力,全面促進幼兒教育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慧敏,黃進.鄉(xiāng)村幼兒園游戲活動的考察與審思——以中部某省某鄉(xiāng)村幼兒園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12(06).
[2]夏雯.幼兒園大中小班幼兒游戲的差異性研究——基于徐州市10所幼兒園的調查和分析[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6).
[3]徐麗玲.幼兒教師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體系構建與實施策略——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的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