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蘭
科學記錄既是孩子們科學課學習的內容之一,也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在具體的內容標準中,多次提到與記錄有關的內容??茖W記錄始終伴隨著孩子們整個科學探究過程之中,而科學探究又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因此科學記錄也就不應局限在課堂上,我們應追求“科學記錄是孩子們最好的科學書”。那么如何在小學科學課中進行有效的記錄?對此,我提出了科學課學生應有獨立的一本記錄本設想,并給予實踐驗證。
一、準備一個記錄本,讓記錄內容安個家。
分析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記錄的種類有觀察記錄、統(tǒng)計記錄、調查記錄、測量記錄、動植物生長記錄、信息收集記錄、檢測記錄、實驗記錄等十多項,據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收藏自己記錄表的習慣,下課時將它丟棄。要知道這小小的一張紙,凝聚了老師們多少的心血、孩子們的智慧,收藏了多少的科學證據。為了不讓有價值的東西隨便流失,讓學生準備個記錄本,使它更好的收集起來。記錄本以A4大小的帶插頁本硬面本為佳,這種本子記錄、插頁添加兩宜。記錄的內容除了上述課堂上的各種記錄項目外,還可以把課堂筆記記在本子上,把課堂內外產生的問題記在本子上,把收集到與課文有關的資料記錄到本子上,使科學記錄本成為學生科學課學習的信息倉庫。如三上年級“植物單元”中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不同的樹葉這類的學習任務,再如五上年級“在陽光下”單元中要求收集關于太陽資料等。
二、因人因時而動,使人人記錄成為可能。
既然培養(yǎng)科學記錄也是科學課學習的目標,那記錄就不是個別人的事,而是應該人人動手,都來記錄。老師應引導學生把觀察結果,實驗現象、課堂筆記,資料收集都記在記錄本,讓每個人準備一個記錄本,人人須記筆記,人人有信息可記。在三、四年級階段科學學習需記錄時,應做好對小組成員進行相應分工,記錄人員定期調整,一般以半個學期為佳,這樣一年下來,小組的每位成員都有機會擔任小組記錄員,記錄就不會再成為在小組里個別人的事了。五、六年級階段有時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可采用這種辦法,在課堂上由記錄員來完成其中一份,其他成員在課后把記錄下的內容抄在自己的記錄本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把自己獨有的觀點亮在各自的記錄本上,成員彼此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個別地方還可以相互“抄襲”。
三、指導記錄技巧,讓記錄具有實效性。
科學記錄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孩子們科學課學習的內容,教給學生必要的記錄技巧,提高記錄水平在科學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在具體的記錄中給予指導。主要包括:
1.記錄內容——精選
在記錄時,對觀察結果、實驗的現象、測得的數據等,不管是否需要,正確與否,全都記在記錄本上,我們提倡人人記錄,人人有信息可記,并非是不加選擇的全記,而是選擇對有價值的信息,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對雜亂的信息的進行篩選。如:在課堂要記那些有事實根據的,記體現探究證據的信息,記體現本課重點的教師板書;在課外,資料的收集要有針對性,要有利的本課內容的學習,有利后拓展學生視野的。
2.記錄語言——簡練
在探究活動中,為讓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學研究上,要求學生在記錄過程中學會長話短說,精縮語言,抓住“關鍵”字和“核心”內容,做到嚴謹簡練。當遇到寫不來的字,可以用拼音、別字代替,但老師要注意提出,引導學生課后糾正,有的信息也可以用符號或圖畫代替。這利于提高的學習效率,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再現能力。
3.記錄形式——多樣
學生在一開始學習記錄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們過多地使用文字,他們往往對書寫抱有厭惡、抵制情緒,在記錄時要根據小學生心理,可以使用圖表、畫圖、標本(照片)等孩子喜歡的形式來記錄。如:在學習三上《校園里的植物》一課讓學生到校園中觀察開花的植物,可通過文字描述與畫圖形式相結合;在五上年級《測量呼吸與心跳》可采用統(tǒng)計表來記錄。在三年級的《校園里的動物》一課可以采用貼照片或圖片的形式來記錄各種動物。
三、重視記錄評價,使其成為學生成長袋。
科學的教育需要用事實說話。把學生的記錄本作為學生學習評價的一部分,這小小的記錄本就像無形的紐帶貫穿著整個科學學習活動中,讓他們樂此不疲。課堂上的小組活動記錄是學生探究的一個證據,教師在學生利用記錄內容匯報時要適時對小組記錄的方法、內容及記錄的科學性做點評,讓學生明白好在哪里,不足又是什么。老師還應當每周把學生記錄本收起來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出,檢查后評定相應等級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鼓勵學生課外進行科學活動,比如利用寒暑假,雙休日等機會,通過記錄本來展現,讓學生整個學期的研究和發(fā)現通過一本記錄本都得到收藏。長此以往,在他們收藏在一本又一本的記錄本上,科學的素養(yǎng)在記錄的上得到升華,這就是科學的力量,也是記錄的功勞。
利用記錄本能較好提高小學生科學記錄水平,是有效科學記錄的依托,有效的科學記錄則是體現有效科學教育一個方面,那么,科學老師,你讓學生們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