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杉木紅錐混交造林試驗研究初報

    2017-06-01 22:35吳藝梅
    綠色科技 2017年9期
    關鍵詞:杉木

    吳藝梅

    摘要:對10年生杉木、紅錐混交林與杉木純林的樹高、胸徑、蓄積量進行了分析比較,結果表明:杉木、紅錐不同比例混交林與杉木純林之間,其目的優(yōu)勢樹種杉木的平均胸徑、單位林分蓄積量存在著極顯著差異。以7杉3錐為最優(yōu)混交比例組合,其林分樹高、胸徑、立木蓄積均達最大。

    關鍵詞:紅錐;杉木;混交造林;混交比例;生長情況

    中圖分類號:S79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08603

    1 引言

    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 Miq.)是我國亞熱帶地區(qū)優(yōu)良常綠闊葉樹種,具有速生、成才早,適應性強、無嚴重病蟲害、落葉豐富、改地效果良好等一系列優(yōu)良特性,且木材堅硬耐腐,色澤紋理美觀,可與珍貴用材柚木相媲美,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上等用材樹種[1]。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國南方主要栽培用材樹種,但因其針葉養(yǎng)分含量低、分解慢,長期經營純林,林地肥力衰退,生態(tài)惡化,林地生產力下降。因此,選擇合適的鄉(xiāng)土闊葉樹種與杉木混交,營造針闊混交林,對提高杉木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維持地力等具有重要意義[2,3]。

    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安溪縣龍涓鄉(xiāng)長塔村,東經117°49′47″,北緯24°57′42″,低山地貌,海拔700~750 m,坡度18~25°,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干濕分明。年平均溫度21.9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4.2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30.4 ℃,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9 ℃,極端最低溫度-1 ℃,大于10 ℃的活動積溫天數338 d,無霜期350 d,年平均降水量1635.9 mm,5~6月最多,10月至次年2月最少。年蒸發(fā)量1456 mm,年平均相對濕度69%,全年日照時數1515.3 h。土壤為砂巖和坡積母質發(fā)育而成的紅壤,土層較厚,表土層質地較為疏松。試驗地區(qū)域氣候溫和濕潤,林地肥沃,是杉木人工用材林發(fā)展的適宜區(qū)。

    試驗地020林班08大班4、5小班,面積8 hm2,造林前地類為杉木采伐跡地,采取全面劈雜煉山,穴狀整地,挖明穴回表土,造林株行距2.0 m×2.0 m,密度2505株/hm2。

    2007年3月,整地后,把造林地劃分成4個試驗小區(qū),每個小區(qū)2.0 hm2,分別營造杉木純林、杉木紅錐混交林(9杉1錐、8杉2錐、7杉3錐),造林后連續(xù)3年劈草、撫育、施肥。

    3 研究方法

    3.1 調查方法

    2017年3月,在杉木純林、9杉1錐、8杉2錐、7杉3錐試驗林分中,選擇郁閉度相近林分,分別設置6個邊長25.82 m×25.82 m,面積0.0667 hm2的固定調查樣地,共設固定調查樣地24個。根據福建省地方標準DB35/T88-1998《福建省伐區(qū)調查設計規(guī)程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4],調查林分的保存率、樹高、胸徑、蓄積量。

    3.1.1 保存株數調查

    計數樣地林木保存株數,計算保存率(表1)。

    3.1.2 胸徑調查

    每木檢尺調查樣地各徑階林木胸徑,按徑階統(tǒng)計(表2),用平均斷面積法計算樣地的平均胸徑值:

    =D21n1+D22n2+…+D2jn1[]n1+n2+…+n。

    3.1.3 樹高調查

    按調查徑階選擇標準木測定樹高,中間徑階測3~5株,中間相鄰徑階測2~3株,其他徑階測1~2株,樹高測定誤差不超過5%或0.5 m(表3)。

    3.1.4 蓄積量計算

    杉木立木蓄積量采用福建省杉木二元立木材積公式V=0.000058061860D1.9553351H0.89403304,紅錐立木蓄積量采用福建省闊葉樹二元立木材積公式V=0.000052764291D1.8821611H1.0093166,分別計算平均單株立木材積,乘以調查樣地杉木、紅錐的立木株數,計算得出調查樣地的杉木、紅錐的立木蓄積量,兩者相加得出各調查樣地的立木蓄積量[5](表4)。

    3.2 分析比較

    調查數據采用方差分析,用q檢驗法進行各因素差異性多重比較。

    4 結果與分析

    4.1 調查結果

    調查樣地林分郁閉度0.8,樹種組成:7杉3錐組合調查樣地平均造林保存率89.4%,8杉2錐組合的調查樣地平均造林保存率89.5%,9杉1錐組合的調查樣地平均造林保存率89.7%,杉木純林對比調查樣地平均造林保存率91.1%;調查樣地的林木保存株數、胸徑、樹高、林分蓄積量。

    4.2 方差分析

    根據表1~表4的調查數據進行優(yōu)勢樹種杉木樹高、胸徑及單位面積林分蓄積量方差分析[6],結果:F胸徑=9.0>F0.01(3,20)=4.94,F樹高=5.64>F0.01(3,20)=4.94,F林分蓄積量=5.75>F0.01(3,20)=4.94。因此,杉木、紅錐不同混交優(yōu)勢樹種杉木與杉木純林對比,其胸徑、樹高、單位林分蓄積量因素各水平之間存在著極其顯著差異(表5)。

    4.3 多重比較分析

    從表5方差分析得出的結論為該因素各水平間差異極其顯著,一般地說并不能斷言各水平優(yōu)勢樹種杉木胸徑、樹高及林分蓄積量兩兩之間都有顯著差異,為了進一步探索杉木、紅錐混交林與杉木純林之間胸徑、樹高、單位面積林分蓄積量的差異性,采取q檢驗法。

    q0.05(5.15)=4.37,D胸徑=q0.05(5.15)S2W[]m。D胸徑=q0.05(5.15)S2W[]m=4.37×0.1=0.44;D樹高=q0.05(5.15)S2W[]m=4.37×0.15=0.65;D杉木=q0.05(5.15)S2W[]m=4.37×0.113=0.49。

    表6調查樣地平均胸徑生長量差異性多重比較結果:杉木、紅錐不同比例混交林與杉木純林比較,其胸徑生長量之間差異性極其顯著;杉木、紅錐不同比例混交林之間,其胸徑生長量之間差異不顯著。

    5 結論與討論

    (1)造林初植密度以2500株/hm2,保留株數2250株/hm2,10年生林分郁閉度達0.8,形成復層林分,其種間關系比較協(xié)調,混交林分空間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營養(yǎng)空間,有利于提高林分產量和質量。

    (2)杉木、紅錐混交林其樹高 、胸徑、蓄積量呈現一種正向的線性關系,在生長上互相促進。隨著杉木混交比重的減少,紅錐比重的增加,相互作用逐漸明顯,在7杉3錐比例時目的優(yōu)勢樹種杉木的各項數據呈現一種最大值狀態(tài),是一種最優(yōu)化的組合比例,能實現樹高、胸徑、林木蓄積量最大值。

    (3)隨著林分年齡的增長,個體間空間競爭激烈,會限制林木群體的生長發(fā)育。兩樹種之間效應將可能發(fā)生變化,在具體營林工作中,應根據林分生長狀況進行合理間伐,來調整混交比例,達到定向培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存及,陳火法.闊葉樹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198~199.

    [2]方 奇.杉木連載對土壤肥料及其生長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1987,23(4):389~397.

    [3]陳楚瑩.改善杉木人工林的林地質量和提高生產力的研究[J].應用生態(tài)學報,1990,1(2):97~106.

    [4]福建省林業(yè)廳伐區(qū)調查設計技術規(guī)程.DB35/T88-1998.[S].福州:福建省林業(yè)廳,1998

    [5]福建省森林資源調查和經營用表[R].福州:福建省林業(yè)廳,2006,5(2):3~10.

    [6]楊 虎,鐘 波,劉瓊蓀.應用數理統(tǒng)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杉木
    杉木速生豐產林營造措施
    杉木與不同闊葉樹種混交生長效應分析
    不同營林措施對杉木生長影響的試驗
    杉木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
    生命無悔
    杉木黃化病的防治技術措施研究
    杉木造林良種化的途徑和措施
    貴州“黎平杉木育種國家長期科研基地”獲批成立
    關于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對2代杉木生長的影響分析
    杉木種植管理技術與效益探討
    遂昌县| 定日县| 兴国县| 邵东县| 临安市| 博湖县| 观塘区| 新津县| 九江县| 定州市| 宁远县| 临海市| 辰溪县| 马鞍山市| 汾西县| 扎赉特旗| 旬阳县| 疏勒县| 夏津县| 尖扎县| 遂川县| 定襄县| 杂多县| 南昌县| 铜山县| 杭锦后旗| 保亭| 金乡县| 商洛市| 乐亭县| 洛南县| 赣榆县| 海晏县| 登封市| 大宁县| 峡江县| 湄潭县| 金华市| 胶州市| 宁强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