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雷 劉丹 顏明布
摘要:目的:對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對甲狀腺占位性病變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及研究。方法:將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到我院診斷甲狀腺占位性病變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的治療方法,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超聲隨訪并對其結果進行觀察。結果:在術后3、6個月對患者進行超聲隨訪,結節(jié)縮小超過50%占78.0%及94.0%;結節(jié)縮小至25%-50%占22.0%及6.0%。結論: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具有安全、有效、并發(fā)癥少、微創(chuàng)的優(yōu)勢,且治療效果比較好,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甲狀腺占位性病變;治療
中圖分類號:R445.1;R58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1-0270.2017.03.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n thyroid space-occupying lesions. Methods: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50 patients with thyroid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were treated with ultrasound 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Ultrasound follow-up of the patients was performed after operation.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Ultra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at 3 and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nodules were reduced to more than 50% (78.0%) and nodules (94.0%); nodules reduced to 25% to 50% and 22.0% and 6.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thyroid nodules is safe, effective, less complica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better. 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and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yroid Occupying Lesions; Treatment
甲狀腺占位性病變也叫做甲狀腺結節(jié),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及多發(fā)病,在甲狀腺癌中常見,對于早期的診斷和治療有著重大意義。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甲狀腺占位性病變均為良性[1]。在臨床中治療此病多采用手術切除術,但是手術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創(chuàng)傷面積比較大、對美觀造成影響、對正常的腺體導致?lián)p傷而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等,而且還存在對喉返神經(jīng)造成損傷的可能。而超聲引導下微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則具有定位準確、針對性高、無需全麻、創(chuàng)傷小、療效可靠的優(yōu)勢。此次研究采用的是在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RFA)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到我院診斷甲狀腺占位性病變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的治療,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30-60歲,平均(45.0±5.2)歲,在手術前使用超聲檢查查出30例為甲狀腺單發(fā)結節(jié),其中包括5例患者3枚,7例患者8枚,一共有60枚結節(jié),腫瘤大約在0.6-2.1cm。實性患者20例,囊實性患者18例,囊性患者12例。在手術前超聲顯示其結節(jié)均為良性,病變的部位與周圍組織均沒有被浸潤的現(xiàn)象,在病變的區(qū)域沒有出現(xiàn)沙礫樣鈣化和頸部沒有淋巴腫大的情況發(fā)生,對甲狀腺功能的檢查也均為正常。
1.2 方法
1.2.1 儀器設備
在超聲引導手術前和手術后做常規(guī)檢查時使用Philips IU22彩超診斷儀,頻線陣探頭為L9-3型,使用頻率在4-9MHz左右。由德國Celon公司提供的功率在5w的射頻治療儀,單針雙極式射頻針為18G×10cm,消融灶長度及直徑單針分別為10mm及6mm。
1.2.2 手術方法
患者采取仰臥位姿勢,使患者的肩部墊在枕頭上及頭部向后仰,將頸部暴露出來。使用超聲儀器對患者的雙側甲狀腺和頸部淋巴結部位進行探查,對結節(jié)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與頸部結構的解剖關系、是否有鈣化的現(xiàn)象及對疑似轉移的腫大淋巴結進行確認并確定穿刺的部位及穿刺的途徑。對鋪巾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后,在超聲引導下對結節(jié)周圍實施含有1%利多卡因的浸潤麻醉,同時對甲狀腺背側部位及氣管溝之間的部位進行麻醉,以此來加大腫物與迷走神經(jīng)之間的距離,起到對喉返神經(jīng)的預防及對氣管和食道造成的熱損傷,同樣在腫物和頸動脈鞘之間的部位也要進行麻醉,可以避免大血管對消融能量的散熱進行干擾。在穿刺的部位使用尖刀片做出1mm左右的切口,使用射頻電極根據(jù)患者病灶的位置進行確定,在確定后對射頻進行開啟,能量調(diào)整在4-5w,在手術的過程中通過超聲來對消融范圍的大小進行監(jiān)測,如果結節(jié)沒有被全部的覆蓋,應對穿刺的部位進行調(diào)整,直到完全的覆蓋住氣化區(qū)并且要超過病灶的邊緣,這時才算完成消融。如在手術后出現(xiàn)壓迫局部的現(xiàn)象,可以進行適當?shù)闹寡委煛?/p>
1.3 評價標準[2]
在治療后的第3個月及第6個月使用超聲檢查對結節(jié)的大小進行觀察,對結節(jié)血流信號的減少或消失程度進行檢測??煞譃槿?、有效和一般有效。痊愈:檢測結果顯示結節(jié)徹底消失;有效:檢測結果顯示結節(jié)縮小超過50%;一般有效:檢測結果顯示結節(jié)體積縮小至25%但不超過50%。
2 結果
使用RFA治療后,第3個月及第6個月對患者進行超聲復查發(fā)現(xiàn),結節(jié)均有明顯的好轉,詳情見表1。
3 討論
甲狀腺占位性病變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臨床治療中采取的超聲引導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原位滅活腫瘤的一種微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具有治療效果好、創(chuàng)傷小、微創(chuàng)的優(yōu)點,在臨床中已被廣泛使用并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3]。其原理是通過射頻電流將能量釋放出來,引起電極周圍的離子產(chǎn)生的高速震蕩和摩擦而產(chǎn)生高熱量,來對腫瘤組織進行破壞[4]。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有效等優(yōu)勢。在RFA治療后會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如在治療的過程中對大血管及神經(jīng)造成熱損傷,在術后可能會出現(xiàn)聲音沙啞、引水嗆咳、感染等并發(fā)癥。在穿刺前對穿刺部位的明確和穿刺的過程中由超聲引導針尖部位都可以避免對大血管經(jīng)行損傷;在結節(jié)與神經(jīng)之間注射局麻的藥物來形成一層隔離帶,可以避免對神經(jīng)的熱損傷。
在此次的研究中,在對患者的隨訪檢查中發(fā)現(xiàn),在治療后的第3個月,痊愈26例(52.0%)、有效13例(26.0%)、一般有效11例(22.0%);在治療后的第6個月,痊愈38例(76.0%)、有效9例(23.6%)、一般有效3例(6.0%),證實治療效果比較好。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具有安全、有效、并發(fā)癥少、微創(chuàng)的優(yōu)勢,且治療效果比較好,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于海艷.應用高頻超聲篩查甲狀腺疾病在健康體檢中的效[1]果分析[J].影像技術,2016,28(1):30-31,8.
[2]黃紹惠.淺論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甲狀腺結節(jié)的診[1]斷價值[J].影像技術,2016,28(3):19-20,18.
[3]秦旭紅,郝勇凱,王博等.超聲在甲狀腺疾病前期診斷的重[1]要性[J].影像技術,2015,27(5):12-13.
[4]張向鋒,張紅軍.超聲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的診斷價值[J].[1]影像技術,2015,27(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