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克
仲夏七月,我們的眼前總是飄揚著血色黨旗。
96年前,十幾名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在南湖的一條船上,舉手宣誓為苦難的中國人民謀新生,他們可曾想到這扭轉乾坤的驚天之舉,僅僅28年就變成了現(xiàn)實?歷史沒有這個記載,但“紅旗能打多久”的爭論卻伴隨黨艱難地成長著。
54年前,黨的領袖毛澤東揮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他可曾想到這個年輕的士兵在半個世紀后,會成為聞名世界的中華民族道德楷模?歷史也沒有這個記載,但“永遠的雷鋒有多遠”至今仍是時代的發(fā)問。
兩年前,那個22歲的生命化成了一本雜志——《雷鋒》,它的誕生開創(chuàng)了出版史上的奇跡,然而,它的未來也沒有人作出預測。但“《雷鋒》能辦多久”的拷問已經(jīng)呼出。
從共產(chǎn)黨到雷鋒乃至黨的新聞出版部門創(chuàng)辦《雷鋒》雜志,創(chuàng)造的都是人間奇跡,為什么?
黨創(chuàng)造了奇跡,那是因為共產(chǎn)黨把人民裝在心上,人民就把她送到天安門城樓上,開國大典的歡樂人海證明了這個真理。
雷鋒創(chuàng)造了奇跡,那是因為雷鋒把共產(chǎn)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變成了愛的涓涓細流,溫暖了人們的心田。
《雷鋒》雜志將會創(chuàng)造奇跡,那是因為人們拒絕冷漠,期盼雷鋒歸來,任何時代任何人,誰不喜歡真善美。
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人們警覺到這樣一種現(xiàn)實:當沉渣泛起之時,有人在陰暗的角落里發(fā)起對雷鋒和雷鋒精神的丑化攻擊。那些詆毀信仰的“黑子”,并不是不要信仰,而是要把人們思想搞亂,把社會搞亂,把黨搞亂!表里不一、貪贓枉法、造假販假,摧毀了社會誠信體系;“扶不扶”“小悅悅”等惡性事件如瘟疫般帶來了社會“冷漠癥”。如此種種,也從反面教育了人們:雷鋒精神不會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也決不能變成口號!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一個黨提倡什么,老百姓往往從他們對榜樣的崇尚中作出評判。習主席指出,“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黨領導的半個多世紀的學雷鋒活動為什么深得人心?因為老百姓盼官員廉潔,盼“我愛人人、人人愛我”,這盼的就是共產(chǎn)黨“不忘初心”,盼的就是多一些雷鋒那樣的“好黨員”。雷鋒越多,越說明“共產(chǎn)黨領導得好”;雷鋒越多,黨的威望就越高,號召力就越大,雷鋒文化就越是黨和人民的先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