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懷新
北京世界公園描述了一個夢想成真的故事。
走過了四分之一世紀的世界公園,跨越了兩個世紀。上世紀90年代,中華元氣開始復(fù)蘇,醒來的中國人,把目光從眼前投向了更遠的世界。
世界在哪兒?世界是什么樣子?
書本上的世界、《參考消息》上的世界、電影鏡頭中的世界,已經(jīng)無法滿足人們對世界的渴望。90年代的中國人,如果問他有什么夢想,其中一定有一個奢侈的選項:來一次走出國門的世界旅行。但是,“出國”兩個字,在25年前對普通百姓而言并非易事。無論是國內(nèi)環(huán)境、國際環(huán)境,還是國人財富積累的能力,都不足以支撐人們“說走就走”的出國旅行。應(yīng)該說,中國人還沒有準備好。也許是為了滿足時代發(fā)展的心理需求,北京世界公園應(yīng)運而生。
時光荏苒,站在今天的時間視角上來說,這個集世界著名建筑于一身的園林,在那個時代,為國人打開了一個“放眼世界”的窗口。
過往的歷史提醒我們:世界公園的功能不僅僅是“開洋葷”式的游覽娛樂。上世紀90年代無處不在的各種夜校、補習班,為社會“惡補”了獲取文憑的文化知識。而世界公園也在為社會“惡補”,補的是世界大觀的胸懷和開放的眼界。不僅如此,它還是一個心理路標,無聲地指引你:有機會出國時,這些人類的文明成就,就是你參觀游覽的去處。
上世紀90年代的世界公園,讓那些想出國的人重溫了夢想,讓連想都沒有想過出國的人,忽然有了出國的沖動。如果把中國人今天的世界旅游大潮,看作是一部交響樂的話,那么世界公園就好像正式演奏前的調(diào)弦、試器。
世界公園在輝煌中跨進新世紀,走過了第一個十年。
十年之后的中國,經(jīng)歷了由蛹“化蝶”的亮麗轉(zhuǎn)身,人們與國家同步,像是長上了翅膀,“嗡”地一聲便飛向了世界各地。站在那些著名建筑面前,有人想不起世界公園縮小比例的景觀,但會驚異地發(fā)現(xiàn):原來,地球不過是一個放大了的世界公園。
此時的北京世界公園,如同故鄉(xiāng)的搖籃,而主人已經(jīng)長大,邁腿奔向了遠方。輝煌終成往事,歷史不能重復(fù)。她安靜地站在原地,望著變幻的世界,似乎在等,等待時間再給她一個節(jié)點,那將是她的一次亮麗轉(zhuǎn)身。
2013年4月,北京將要選定20個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功能區(qū),北京世界公園被確定為“主題公園演藝區(qū)”。這次的評選給園林帶來了一次重要的發(fā)展機遇,使她能夠利用本身優(yōu)勢,繼續(xù)以文化立身,收納人類文明中的演藝文化花朵,吸引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shù)家,聚集世界公園,使之成為一個世界各國演藝、民俗、文化的活標本。
中國自漢唐以來,隨著絲綢之路帶往世界各地的中國物產(chǎn),各國的目光開始關(guān)注這個東方的國度。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在京師長安舉行了一次轟動中外的迎賓百戲大匯演?!妒酚洝ご笸鹆袀鳌泛汀稘h書·武帝本紀》都有“三百里內(nèi)皆觀”的記載。漢武帝時期,是西域及外國演藝在中國第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漢朝的鼎盛時期。后來的魏晉六朝直至唐宋,國家每至繁盛,與世界的文化交流就繁榮發(fā)達,各國各地的風俗表演也都齊集聚至中國,這在許多史學家的研究中都能得到證實?;厥讕浊甑闹袊鴼v史,凡是國家昌盛、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時期,都是對外開放、海納百川的時期。中國的文化,向來富有胸襟博大的開放傳統(tǒng),所謂“泰山之高不卻微塵,東海之大不拒細流”。
中國綿延千年的歷史文化,如果把她比喻為一個舞者的話,聰明的人們已經(jīng)看到,她正邁著曼妙的舞步走到北京世界公園的門外,用飄逸的廣袖,婀娜的身姿為世界公園展現(xiàn)出一個優(yōu)美的祝福。把世界公園定位成“主題公園演藝區(qū)”,如同跟上了舞曲的節(jié)奏……流光掠影中的時間腳步,美妙音樂中翩翩飛舞的長裙,再一次印證了繁榮富強的中國,正在步入世界舞臺的中心。而世界公園,也已正式拉開大幕,用各國的藝術(shù),重演歷史的輝煌。
其實,世界之于我們,不過是心靈的窗口。這是禪的境界,是智慧的全景思維。中國具有海納百川的潛質(zhì),北京世界公園具有吸引世界各國人民演藝文化的潛質(zhì)。踩上中華崛起的鼓點,北京世界公園正在上演一臺品味獨特、風格別具的世界全景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