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舟
《小種子旅行記》這本圖畫書是我1978年左右讀的,那時我只有八九歲。它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很閉塞的地方,農村孩子既不是無憂無慮的也是沒有自信的。對我來說縣城非常遙遠,所謂的地角天邊可能就是那個縣城,后來發(fā)現那個縣城離我就20公里,當時我非常羨慕能去一趟縣城的人,那個地方對我來說就是外地。我讀了這本書感覺到外面挺有意思,非常好玩兒。
所以,我這個山村的少年開始有了一個小小的夢想,我也想到地角天邊,這是很真實的夢想。看了這本書對文字和圖畫產生了興趣,農村沒有什么書,那時候我就到處找?guī)D畫的書籍。懵懂的我產生了強烈的想法,就是想到外面去看看,覺得很好玩兒。我怎么能出去玩一玩兒呢?我發(fā)現很認真讀書就能出去。所以我是無論多么淘氣都一直努力讀書,我沒有什么壓力,好像說是要逃離。我沒有什么苦難感,我就是覺得外面有意思,好玩兒,自己學習格外努力、非常用心,一路的考試考得挺好。我不怕考試,后來同學都叫我學霸。后來我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外事管理。畢業(yè)后去了外交部工作,幾年后離開了。我做過旅游,開了個旅行社性質的公司,滿世界跑。跑來跑去,比如說在巴黎、在盧浮宮或者非洲野生動物園里,我突然想,這不就是地角天邊嘛。我經常想我怎么跑這兒來了,還帶著一大幫人跑。他們還崇拜我,會說英語、還有自己的事業(yè)。所以我就想,我一個農村小孩,一個山溝里的小孩,我怎么就跑到這兒來了,有時候忽然就蹦出來這種想法。有時也想起了《小種子旅行記》,我跑了這么多地方不就是小種子旅行記嗎?
大家可以看到小種子飛到的地方,就是我飛到的地方,我跑過許多的地方,也可以叫做到過地角天邊了。這些改變真的是從那本《小種子旅行記》開始的,是閱讀使我發(fā)生了改變。
2002年的初冬,我在瑞士與IBBY(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發(fā)生了一次美麗的邂逅,并立即愛上IBBY,而且再也不愿分開。那一次,我?guī)е粋€中國代表團去瑞士參加IBBY的活動。我的職責本來是領隊,只管事務,業(yè)務涉及的少??墒俏冶贿@個會議的內容和會議上的書展,特別是被IBBY那些人深深吸引了。我被他們的清澈、智慧、童真、真摯、親切目光吸引,我覺得那真是太美了。你能從那好幾百個人的眼睛里發(fā)現美好,而且他們是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他們在一起談兒童讀物的時候,他們的眼神居然那么相同。我在跟他們接觸的時候覺得很親切、非常興奮。尤其在大會上我聽到一些發(fā)言讓我很感動。他們是創(chuàng)作令我一直念念不忘的那些童話書人,而且在全世界各地影響了無數的孩子。
所以IBBY這個組織讓我刮目相看。我之前在外交部工作,我對國際事務還是很有興趣的,但是從一個兒童讀物的角度,從兒童文學角度看國際關系,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后來我就離開了原單位到IBBY任副秘書長,我對IBBY有了更多的了解。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是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正式咨商關系即得到他們認可的國際性非贏利組織,成立于瑞士蘇黎士,有小聯合國之稱。其下設的國際安徒生獎是世界最高榮譽的兒童文學獎,有小諾貝爾文學之美譽,最高監(jiān)護人為丹麥女王瑪格利特二世。因為是跨界的,這個機構把兒童與書之間的各個結點連接起來,所以交流起來有很多新思想。
我們既然做領讀者,讀小說要讀出詩性、要讀出哲學。
我們這些領讀者至少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有童心。我們更多的是帶著孩子讀,你不僅要逗孩子笑,自己還要微笑,童心依然。我們的童心其實一直在,只不過是遺忘某個角落了。童心和單純是非常珍貴的,我們可以從孩子身上學習到,也可以從我們讀的作品里找到?,F在,國家正在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型國家,提倡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創(chuàng)造”看起來有點神秘,其實不然,童心就是創(chuàng)造的發(fā)源點。而呵護童心,最好的就是我們的兒童文學,兒童讀物。所以大家如果有童心的話會發(fā)現很多美、詩意和哲學。大家回憶一下,其實,童心是相通的、是純真的,但是可能歲月把我們鈣化了,或者在我們的小心臟外面包了一層厚厚的紙,我們要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不斷啟迪和喚醒自己的童心。
二是要有自己獨特的角度。要做領讀者需要有獨特的理解和閱歷。有一句話說,兩個人交換蘋果每個人只有一個,但是交換思想每個人有兩個。我從2002年加入IBBY,不斷跟他們交換思想,交換的過程中真的受益很多,無論與國內同行還是國際同行、家長還是閱讀推廣人,我都非常愿意跟大家聊天,聊天過程中我發(fā)現自己不斷地成長,我所能幫助別人的遠遠少于別人能幫助我的。而且,我發(fā)現每個人內心蘊藏了巨大的力量,也許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但是交流過程中我們確實是感覺到了。閱讀還有閱讀的交流讓我們改變了許多。而IBBY本身又是這么好的一個平臺,全世界那么多國家的熱心人都在做相似的事。我們不是孤單的,我們做得很好,但是也有的地方是要向別人學習借鑒的。
我從2008年起做IBBY執(zhí)行委員,開始更加實質性地跟IBBY及很多朋友們一起,致力于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閱讀方面、放在架起兒童與圖書的橋梁方面。
我有一天回父親家看他,門打開后,有一個場景讓我很吃驚,我發(fā)現我的父親正在聚精會神和我的母親一起看梅子涵的《相信童話》。他相信童話,也相信我。他看了那以后,明白了,我為什么這么辛苦跑來跑去十多年,到處跑又不賺錢。看了這本書,我的父親更理解我了。
世界上除了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國際安徒生獎以外,還有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fā)國際插圖獎。因為職責所在,我要參與一些評獎工作。一方面我覺得不安,因為我不是這個專業(yè);另一方面我覺得責任重大,因為想了解他們的經驗,回來跟國內朋友分享。后來評獎的時候,我悄悄一點一點地畫了一個范圍,評選結果出來以后,基本也沒跑出這個框框,所以我的自信逐漸建立起來了。
在座很多領讀者,無論是老師還是媒體人,還是父母、教授、專家、作家等等,除非你們一直在做這個工作,否則,開始作為新人,總會覺得自己不行,心里肯定是有不自信的成分。只要我們虛心學習,就會漸漸自信起來。雖然領讀是我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光憑興趣不行,還需要不斷地學習。要敞開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眼睛睜大,把自己的眼界、心靈打開,不斷地學習和交流,逐漸我們會變得專業(yè)。很多人就是這樣過來的,慢慢從非專業(yè)變得專業(yè)。但是這肯定有一個過程,我仍然覺得自己差得太多了,要跟行家們學習。
我覺得我們還要有勇氣,要敢于表達,有不同的意見,即使是批評也很好。只要能說出來,汲取有益的意見,我們的認識和水平就會不斷地提升。我們把國際安徒生獎系列圖書引入到中國,是希望大家近距離了解這個獎項,它不僅是一個單獨獎項的問題,也是表明了一個趨勢和價值取向。近距離了解這個獲獎的系列書籍,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是說它所有的都好、都比我們的好,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它肯定有非??扇〉牡胤?。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把這件事情促成了。
這些年我做了不少兒童文化交流工作,剛開始,我也覺得很難,不懂、困惑,甚至有過一點猶豫,因為離我的本行實在太遠了,但是我真的是放不下,因為這是一項幸福的工作。我做了很多的傳遞工作,其實,當“傳聲筒”有許多的好處,可以接觸各國在這方面的許多的好內容、好做法、好經驗。我一邊“傳”一邊學習,在不斷地傳遞交流過程中,我發(fā)現其實“小蜜蜂”還是有意義的,因為它能讓兩個花朵產生下一代。我覺得這種實在的經歷和實在的效果十分有意義。有一句話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自己慢慢感受到了這種好處。
我在工作中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比較多,越是這樣越有機會學習和鍛煉。我經常梳理各種各樣的問題,也試著提出一些問題,看如何才能去做滿意的回答。從這個過程中,我慢慢獲得了一些能力。有時我又覺得自己太累,是不是非要這樣認真、非要這樣專業(yè)?最近這些年,當業(yè)內人士不斷地問我各種各樣問題,或者我向他們提出問題的時候,他們覺得我真是知道得不少,變得內行了。這樣的過程給我許多啟發(fā),讓我自己更多地向內看。我們的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和中國文化在走出去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但是也不能自滿,在全世界范圍看,我們還需要向先進國家學習。
2016年8月,我當選IBBY副主席,成為全球首位在這個國際組織里擔任主要領導職務的華人。每年4月2日是安徒生生日,也是國際兒童圖書節(jié),每一年都由不同的國家主辦。
許多國家也在這一天組織慶?;顒?。國外的故事奶奶、故事外婆,他們雖然也有隔代照顧孩子的,但是會抽空組織起來找到很多當年的小伙伴,開展一些閱讀活動,重新回到自己的童年,非常感人。希望大家也可以試一下這樣的活動。
有一本書叫《架起兒童與圖書的橋梁》,是IBBY創(chuàng)始人杰拉·萊普曼的自傳,她是一位資深的領讀者。我們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分會的巨多的會員積極做各種各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大家都非常感懷她。如果她在天堂有知一定會很開心。
說到領讀者,我想到“小書房”兒童文學網的創(chuàng)始人漪然女士,她為兒童文學的發(fā)展、為親子閱讀活動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我一方面被她的事跡所感動,另一方面有點自責,做了這么多年的童書推廣沒有跟她聯系,她現在已經不在人世了,十分遺憾。很多人做閱讀推廣工作,大家卻相互不了解,真的是美中不足。借這次大會的機會,呼吁大家相互之間多聯系,合力把閱讀推廣和領讀者工作做好。
(作者單位: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根據會議發(fā)言整理,題目為編者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