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
【摘 要】本文闡述了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了要注意課前提出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重“探究+合作”教學模式搭建教學雙方的情感平臺等“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探究+合作”式學習模式;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引言
隨著新課改教學活動的逐步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自主合作學習成為了學生開展課堂學習的主要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方面需要積極參與探究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于和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以此來增強學習活動參與效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作為新課改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加強對其的運用,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顯著的價值。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借助于對學生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具備更高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為學生塑造更為全面的知識體系,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1課堂教學注重物理理論缺少對物理生活的實踐感受
教學內容本身僅僅是對知識內容的灌輸,導致其與學生日常生活之間不夠緊密。比如,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利用光學知識來改良現(xiàn)有工具的漏洞等等,這些考題都越來越注重分析實際問題,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困難,而當今的課堂教學卻更多的注重物理理論的學習,導致學生對于晦澀難懂的知識理解不當,久而久之也會對物理課堂失去興趣,而且其應用能力與探究能力也得不到培養(yǎng)。
1.2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
初中教學課堂所涉及的物理知識需要讓學生產生更大的參與興趣,以此來確保學生的學習活動得以更具趣味性。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過嚴,教學方法又單一,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例如,在課堂授課當中,教師不注重課程的引導,往往直接切入主題講解概念和定義,繼而應用所講定理進行相應的聯(lián)系,課堂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久而久之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便失去了新鮮感。
2.“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探究+合作”教學模式有效地融合了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兩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避免了單獨使用所造成的缺陷,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本文將重點探討“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課前目標的設定來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具主動性
初中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加強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物理教師應當在這個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性,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得以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意義地參與其中。
比如,在講解“眼睛和眼鏡”這一課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更具主動性,將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以具體的運用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來。促使學生一方面能夠提高對眼睛構造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對物體在眼睛中的成像原理深入淺出地展示給學生。
2.2通過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比如在教學研究重力和質量部分內容時。教師設計以下實驗,讓學生通過操作與觀察,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某同學研究重力和質量的關系得出一些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表中漏填了兩個數(shù)據(jù),請你在表中補上。
(2)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在圖3中畫出重力隨質量變化的圖線。
(3)由數(shù)據(jù)和圖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
學生在觀察中、實踐中獲得新的認識,觸發(fā)他們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過程也有利于學生開動腦子、搜集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對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
2.3注重“探究+合作”教學模式搭建教學雙方的情感平臺
“探究+合作”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的合作研究學習活動,需要在小組單位中得到貫徹落實,以此來體現(xiàn)出其教學優(yōu)點所在。利用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來提高成績,這樣的方法不僅使得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活躍,更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是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才能使得教學更加流暢,同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關注學生,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搭建起教學雙方的情感平臺。
3.結語
“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具針對性,同時,學生本身也能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更為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春暉,鐘永江,張語函等.初中物理智能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0):90-95
[2]駱波,許幫正.初中物理“探究行為”的設計重點與組織要點——以“動能勢能機械能”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5(13):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