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丁婕
【摘 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肯定聽過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孩子好奇地問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我是從哪里來的呢?面對孩子們的好奇之心,我們總是對這個問題一片迷茫,甚至于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答案來解開孩子們心中的疑團。隨著我們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漸漸地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特質,會形成很強烈的性別印象,有了“女小朋友”、“男小朋友”這樣的想法。
【關鍵詞】 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展開的以改善和提高兒童心理健康認識、培養(yǎng)兒童的健康行為,維護和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為核心目標的一系列教育活動。進入21世紀,我們對個體的了解也讓我們更加關注對學前兒童進行初步的性教育養(yǎng)成。
一、引導幼兒對自己以及對身邊的人有一個正確的性別認識
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我們可以使用游戲的形式,使幼兒知道其是男是女。在一次活動中,游戲“不一樣”,聽老師的指令男、女生分別做不一樣的動作男蹲下、女站立;男摸小肚子,女拍手。
從這樣類似的活動中,我們能讓幼兒初步分辨自己和別人的性別。在活動中,我們也有很多孩子們不能及時的反應也會因為自己身邊的孩子的動作影響,從而影響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和理解?!毒V要》中指出:“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痹诶蠋煹牟粩嗑毩暫凸膭钕旅妫⒆觽兌寄鼙容^正確地做出自己相應的動作了。
二、指導幼兒了解男女不同的外形及穿衣、打扮特點,活動方式特點
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我們可以用一些多媒體圖片的方式,從男、女在外形穿著上的不同,進一步區(qū)分男女,如我們的女孩子是扎頭發(fā)的,喜歡穿好看的衣服、裙子;我們的男孩子留短發(fā),穿帥氣的男裝。我們也可以請我們的孩子們來講一講男孩女孩的不同。我們班的小朋友很細心的告訴我:男孩子是站著小便,女孩子是蹲著小便的;男孩子喜歡玩打仗的游戲,喜歡車、槍之類的玩具等。女孩子喜歡洋娃娃,毛絨玩具等。我們要給與孩子們肯定的答案,讓孩子們自己主動地參與這些特征的討論當中,讓孩子們稱為學習的主人。
三、指導幼兒用表演、角色游戲的方式,模仿、學習與自己同性別成年人的行為
《綱要》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在幼兒參與的各種游戲活動中,角色游戲是最受幼兒的喜愛,在幼兒期普遍存在和發(fā)生,是一種自然游戲。它具有游戲的典型特點,主動性、趣味性、社會性、虛構性在角色游戲中表現得異常明顯,它能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是一種對幼兒身心發(fā)展十分有益的游戲活動。
在我們班的角色游戲中,我們“寶寶家”的“媽媽”很細心地抱著娃娃,給娃娃講故事,整理家務等。我也教男孩子們來學習“爸爸”粗粗的聲音,修理家里的家電,看報紙等。在小班幼兒開始意識到自己在扮演一個角色,如爸爸、媽媽、司機、醫(yī)生等,并能模仿這些角色的主要動作與活動。我們就要讓孩子們了解性別的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豐富,游戲主題的擴展,內容情節(jié)逐漸增多和復雜化,規(guī)則也日益明確。大班幼兒的游戲達到高潮,他們可以設計游戲,在游戲中分工明確,活動協(xié)調,充分地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行為品質。
四、指導幼兒的性角色偏差
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無可避免的發(fā)生個體差異的現象,面對這些對性別偏差傾向的幼兒,我們要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家園配合及時糾正。
家園共育是我們與孩子家長不可割斷的一個樞紐。有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的鏡子?!睘榱诉_到家園同步的配合教育,我們根據教育的需要舉行各種形式的家園聯(lián)系,如在家長會中幼兒園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科學知識,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保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根據各年齡班的特點分別向家長介紹本學期的教育任務和內容,與家長共同探討保育、教育工作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通過交流,幼兒園的教育方案得到了家長的贊同與理解,增強了家長的參與意識。在幼兒的教育中,家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要做好這項工作是每個教師必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家長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班級的進步和發(fā)展,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那在家庭中我們對于孩子的性別教育該何去何從呢?對于這些長篇大論、小題大做,善于利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效果更好。
1.孩子們在電視機前
如果你覺得很難在生活中和孩子們談到性的話題時,你就大錯特錯。在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線索了。電視機節(jié)目就是一條線索。無論是新聞、卡通、綜藝節(jié)目中孩子們都能看到男孩和女孩、生理健康、親密的話題,其中有些就是正面的,有些就是反面的。所以,爸爸媽媽們可以輕松、幽默的口吻提供孩子一些性知識。無須苦苦尋找機會,從小事出發(fā)。
2.孩子們的閱讀、對話中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繪本是不可少的,現在同樣也有很多兩性關系、性教育的書籍,不適合我們的學齡兒童閱讀。事實上,大一點的孩子很容易在書店的書籍中翻閱到一些性話題的小說、漫畫,其中的品質也是良莠不齊,很難加以過濾。建議我們的爸爸媽媽們要陪同孩子們一起去尋找好書,然后結伴閱讀、觀察、思考等。當孩子們對書中有一些疑問的時候,我們要加以指導和解答。和孩子們好好討論問題。在閱讀中,我們也要提醒爸爸媽媽要學會耐心,仔細聽聽孩子講的話。
3.孩子們的長大、自信
孩子們的身體發(fā)育會讓他們漸漸地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特質,是不是受到大家的喜歡。在發(fā)育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孩子身體健康、營養(yǎng)的需要、各項潛力的問題。我們的爸爸媽媽可以在贊美孩子們,不要用身形來對比或者批評孩子們。相反,可以在生活中引導孩子發(fā)現自己長大的小線索,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發(fā)展和進步。讓孩子們感受自己的價值,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總之,我們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性別意識,幼兒園男女分廁是社會文明進步,也是未來幼兒園發(fā)展趨勢。國外很注重孩子隱私的保護,性別教育也較早。不管從教育最終目的還是從尊重孩子隱私角度考慮,分廁都是必要的。
在這些問題的討論上,我可能還不夠全面,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出發(fā)點“孩子”,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愛我的孩子,班級是一個大家庭的載體,我有40多個孩子,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我也做更多孩子們的“母親”。以孩子為中心,展示教師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