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祝英
摘 要: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fā)展,作為培訓我黨各級領導干部的主要渠道,黨校怎樣創(chuàng)新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一項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黨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方法在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該遵循政治性原則,不斷堅持和發(fā)揚與時俱進、堅持教學形式為教學目的服務的主要原則。本文就將針對黨校政治理論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研究,希望對黨校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黨校 政治理論 教學創(chuàng)新 策略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345-01
一直以來,在我國的長時間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并且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的灌輸式教學[1]。但是這種教學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學員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不能和教師形成良好、有效的溝通,因此學員在課堂上也不能正確的體現自身的主體性地位,也使得教師在課堂中的指導性地位難以有效展現。隨著近年來的發(fā)展,人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和問題,同時在教學改革中開始不斷創(chuàng)新和研究全新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背景下,教學模式也逐漸向著多樣化趨勢發(fā)展。本文將圍繞黨校政治理論教學展開研究,全面分析相關的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新黨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方法應該堅持的主要原則
創(chuàng)新黨校政治理論課程的過程中,應該熟練地掌握黨校政治課程理論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作為基本出發(fā)點,堅持相應的原則才能保證教學方法得到有效創(chuàng)新,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堅持的原則主要包括:
1.堅持政治性
黨校的根本性質是黨。這一性質就決定了黨校的政治理論課程不同于一般的高校教育機構,由于黨校中的大部分學員都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所以黨校的政治理論課程需要適當的幫助學員掌握和了解國內外的實時發(fā)展動態(tài),同時還應該通過政治理論課程的講解,不斷提升學員的政治素養(yǎng)和執(zhí)政能力,幫助其建立起嚴密的思想意識,從而進一步減輕各種糖衣炮彈的侵略和攻擊。因此在黨校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其主要教學內容應該緊緊圍繞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成果和相關的發(fā)展發(fā)證進行和開展,在這種較強政治性的支撐下,不斷突出政治理論的重要性。
2.堅持發(fā)揚與時俱進的精神
現代社會的一項顯著特征就是變化,因此在黨校的教育過程中也同樣如此。隨著現代社會的變化和發(fā)展,黨校政治理論課程的內容也將隨著社會進步而做出相應調整,在此種背景下,也開始出現了全新的教學方法[2]。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確,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并不是指將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全部否定,而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實際情況和學員需求相應的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現在的發(fā)展和教育水平,不斷創(chuàng)造出更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
3.堅持教學形式為教學目的進行服務
教學方法實際上也是對教學目的進行服務的一項重要方式,所以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新鮮或是熱鬧,而是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一步體現政治教學的重要性,將政治理論教學的教學要求作為基本的發(fā)展目標[3]。
二、黨校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途徑
1.適當開展互動式教學
作為現代教學過程中一項全新的教學方式,互動式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中的灌輸式、講授式教學都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其中主要體現學員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同,并且這還對進一步挖掘學員的學習潛力有著重要幫助。一般情況下,黨校的主要培養(yǎng)對象為高學歷、豐富社會經驗或是對社會發(fā)展有著敏銳洞察力的各級領導干部,在這種背景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根據教學情況開展互動式教學,這對學員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著良好的解決和幫助作用[4]。
2.適當開展情感型教學
情感型教學也就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合自身情感,這樣在對學員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才能保證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將良好改變黨校政治理論課程給學員的枯燥之感,對拉近黨校課程和學員的繼續(xù)努力距離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般情況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情感型教學應該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種實踐方式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建立起相應教學情境,選擇一些和社會生活中距離更近,更具教學意義的知識和案例對學員進行指導和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學員將對理論知識有著更為深刻地理解和認識,對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第二種則是要求教師積極調動自身情感,在課堂中營造出相應的教學氛圍,這對進一步激發(fā)學員的思維也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3]。同時,情感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堅定不移的秉承共產主義的信仰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才能對自身理論知識進行更好的提升。
3.實現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的結合
課堂教學是現階段黨校教育中一項普遍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政治教學過程中最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的教學理論能力較弱,那么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理論脫離實際的情況,嚴重影響和降低了學員對知識的學習和興趣,對教學效果也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為了將這種情況進行有效解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注重對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的有效結合,讓廣大學員深入到實際生活中,這樣才能對學員的實際能力起到良好提升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黨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方法在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該遵循政治性原則,不斷堅持和發(fā)揚與時俱進、堅持教學形式為教學目的服務的主要原則。經過本文的研究,我們發(fā)現黨校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大問題,因此在今后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員都應該重視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加強理論知識的完善,為進一步提升政治素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海建.淺談黨校如何在政治經濟理論教學中培養(yǎng)學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J].學周刊B版,2013,29(1):5-6.
[2]周宏英.探析黨校政治理論教學的創(chuàng)新措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4(21):10-10.
[3]陳啟華.淺析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52(26):232,234.
[4]董彥麗.探析黨校政治理論教學的創(chuàng)新措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8(22):10-10.
[5]高宏偉,焦斌龍.案例教學法:高校政治經濟學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2,22(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