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英
【摘要】初中生在進行物理分組實驗的過程,其實是對教科書上知識點的一個深入探究學習的過程。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動手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初中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于初中物理的興趣。但是在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影響著教學的質量,甚至還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不同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保障實驗教學能夠發(fā)揮其作用。
【關鍵詞】物理 分組實驗 動手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4-0180-02
一、前言
眾所周知,物理作為一門在實驗中發(fā)展進步并不斷完善的科學,對其進行學習也需要在大量的實驗中進行。在現在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部分實驗是采取分組的方式,這一部分是考慮到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能夠實現共同進步共同學習的目標,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實驗器械的數量限制。但是在分組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分組實驗教學方式也還有極大的改進空間,下文就將分組實驗教學的問題與相關對策進行分析。
二、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中的問題
1.學生在課前準備不足
許多教師都認為,初中物理實驗較為簡單,危險系數比較低,而且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是以引導為主,因此學生在課前不需要做過多的準備,只要教師準備好實驗用具,在上課時向學生們演示整個實驗流程即可。學生在缺乏課前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物理實驗,除了實驗操作不熟練影響課堂時間外,還缺乏對于該物理實驗與現象的認識,并不能將其與課堂知識點相聯系,使得物理分組實驗失去其本身的意義。
2.課堂結構松散,缺乏對時間的合理安排
由于初中物理實驗較為簡單,因此在實驗課程進行中,老師往往在實驗課程的安排與講課節(jié)奏方面不太注意,由此造成講課節(jié)奏與課程時間不符,課堂結構松散,使得課堂時間的利用率與課堂的教學效率較低,不能很好的滿足實驗課程的相關需求。[1]
3.課堂秩序較為混亂,難以把握
正如上面所講到的,由于實驗簡單,時間充足,因而課堂中除了老師向同學們做實驗演示的時間以外,往往會留下相當一部分的時間作為學生們自主進行實驗與學習的時間,學生們對這部分時間進行自由分配。但是初中生畢竟還處在貪玩好動的狀態(tài)之下,在這部分自由時間中,部分學生會進行聊天等娛樂,對課堂氛圍與紀律是極大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學生在課程要求的實驗結束后,利用實驗器材進行其它的實驗,這種脫離老師監(jiān)督的實驗是非常危險的。
4.教學設備的老化
因為初中物理實驗所需要的器材都比較簡單,而且不需要較高的對其進行要求,部分學校的教學設備常常是沿用數年,設備老化嚴重。嚴重的設備老化不利于實驗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是一種安全隱患,很有可能在實驗過程中導致意外事件的發(fā)生,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
三、初中物理分組實驗中問題的相關解決對策
1.加強對老師的培訓,幫助老師對于正確認識實驗課程,加強對實驗課程的認識
雖然初中物理比較簡單,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有所不同,但是老師們不能因此就不重視實驗課程的準備。理論授課與動手實驗是相輔相成的兩種學習方式,在實驗教學中,老師要注重課堂質量,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安全、正確的參與到實驗中來。
2.督促學生進行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加強課前準備的質量
學生作為直接參與到物理實驗中的一份子,更是需要在課前對于實驗器材、實驗方法、實驗過程、實驗結果進行了解,不僅僅是跟隨老師的節(jié)奏,被動的進行相關的學習。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之上,學生能夠更好的保障實驗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是對于預習內容的深入了解,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物理的學習。
3.教師安排好課堂結構
安排好課堂結構首先老師在備課中要注意實驗課程的授課節(jié)奏,既不能太快,使得空余時間較多,課堂秩序難以控制,最后變得混亂不堪,同時也不能太快,使部分學生失去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安排好課堂結構老師也需要注意實驗分組的問題,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進行結合,在老師講授過程中他們可以進行相互配合。
4.學校要及時購進、更換新的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是實驗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甚至影響到實驗的結果。因而學校應該及時購進新的實驗器材,替換舊的器材,這不僅僅是對實驗結果的保障,也是對于學生人身安全的保障。
5.在課程結束后教師要做好課后反思與總結
對于課程中出現的意外與問題進行反思與總結,是促進實驗教學不斷進步的一個重要方式,可以保障在之后的教學中減少失誤與意外的出現,并且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把握教學節(jié)奏。
參考文獻:
[1]李建軍.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分析[J].亞太教育,2015,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