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東旭
【摘 要】目前,多媒體技術已被廣泛的引進課堂,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先進的教學模式正在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出挑戰(zhàn),多媒體教學板書具有其明顯的優(yōu)勢。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板書;優(yōu)勢
如果人們提起自己小學時代,往往聯(lián)想到的就是校園、講臺和黑板。在黑板上奮筆疾書早就成為了老師形象的剪影。就連傳唱大江南北的《童年》里都有一句這樣的歌詞“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咋咋寫個不?!比缃耠S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大量電教設施涌入課堂,板書這個曾今的課堂教學主陣地似乎在不斷淡出課堂教學,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交互式電子白板。有些小學教室里早已是電子白板和水性筆取代了黑板和粉筆的位置,而且這似乎已經成了今后必然的發(fā)展趨勢。毋庸置疑這些電教設備的介入確實大大方便了課堂教學,它的直觀性,生動性,等許多優(yōu)勢也是傳統(tǒng)板書做不到的。而且相比較更加的環(huán)保健康。也確實應該在我們一線課堂上大量的推廣運用,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但是是不是說傳統(tǒng)的板書就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慢慢退出我們的課堂,我想這還是個未知數(shù)?我看到許多現(xiàn)如今的觀摩課,比賽課,展示課,錄像課等課例中,多媒體課件運用越來越多,制作也越來越精良,甚至成為課堂出彩的亮點,但是相較于傳統(tǒng)板書,我所看到的是越來越弱化,甚至淡出課堂教學。不過我認為傳統(tǒng)板書沿用這么多年也一定有它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一、獨特性
首先和電子白板與水性筆相比較,因為材質不同,粉筆字有它的書寫特點。相信許多教師們一定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用水性筆在光滑的白板上很難寫出頓挫抑揚,蒼勁有力的漂亮字。這很有點像我們要求孩子在小學階段不要使用中性筆或是圓珠筆來練習寫字一樣,就是因為中性筆或圓珠筆特殊的材質使得孩子們使用它不僅很難難練不出一筆好字還有可能會適得其反。而水性筆不就是教師手中的“圓珠筆”嗎?正因為粉筆和黑板的特殊性,優(yōu)秀的粉筆字不僅讓觀看者如同欣賞一件藝術品一般的賞心悅目,更是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的一種體現(xiàn),這也是白板和水性筆達不到的效果。
二、示范性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的書寫習慣和字型特點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小學階段尤其突出。六年小學學習,班上總有好幾個學生的字和教師很像,甚至“以假亂真”這種現(xiàn)象并不奇怪。因為教師的書寫具有示范性,而這種示范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學生從教師的板書上得來的。教師們一筆一畫的板書過程不僅能直觀的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引導和引領示范。也是讓學生感知中國漢字獨特的字型結構的重要途徑。例如一堂語文識字課中有位教師故意把題目中的一個字寫錯,讓學生找出來,找出來的孩子很有成就感,并當小老師把錯字改正過來,加深了學生印象。
三、參與性
如今的板書不再是教師一人的舞臺了。而是可以提現(xiàn)師生的共同創(chuàng)造的平臺。學生對于參與到板書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是有極大的興趣的。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也能起到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作用。比如說講完難寫的生字詞,就可以叫個別學生直接上黑板聽寫檢測,并且對于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和學生們共同修正。讓板書成為學生參與課堂的一部分,不僅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是多媒體課件無法替代的。
四、生成性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生成的動態(tài)過程。往往課堂上的某些隨機迸發(fā)的思維火花,才是整堂課最精彩部分??墒嵌嗝襟w課件往往是之前設計好的,很難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補充或修改。這就很難捕捉課堂上的精彩瞬間。板書就恰恰彌補了這一點不足,教師可以通過板書把這些閃光點或是獨特的思路以及問題記錄下來,展示給學生們學習交流。
正因為板書具有的這些多媒體課件無法取代的優(yōu)勢,所以我認為板書仍然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和多媒體教學課件共同使用,兩者相互配合,“雙劍合璧”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