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林
摘 要:作文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相聯(lián)系,將學生的情緒作為寫作教學的重點來抓,這是因為情緒是寫作中的一項重要因素。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與興趣愛好,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能力來實施寫作教學,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所在,促進學生寫作能力逐步提高。
關(guān)鍵詞:情趣;寫作;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3-01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113
情緒是每一個人所具有的一種正常心理現(xiàn)象。情緒一般分成兩種,即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對于人們進行學習活動,是一種非常有利的助力因素。而消極情緒,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不健康的情緒,往往會對人的各種活動產(chǎn)生阻礙作用。具體到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尤其是作文教學,情緒更是能嚴重影響到作文教學的效果。據(jù)研究和實踐證明,積極的情緒對學生學習作文寫作,是最為有力的推動因素。而這時的積極情緒,我們也可以叫做興趣。古今中外,很多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都已經(jīng)證明,興趣是決定學習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當學生對作文有足夠興趣的時候,他就會積極地學習作文知識,學習得非???,效率非常高,其效果是沒有學習興趣的若干倍。所以,語文教師應在作文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作文教學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應該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調(diào)動學生所需激情
所謂調(diào)動學生所需激情,指的是教師的教學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行設(shè)計。人的情緒與需要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凡是符合學生需要的,往往就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欲望。而實際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往往最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經(jīng)常會把教學融合在實際生活當中,這樣就能讓學生感到學習原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知識來源于生活,是生活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學好作文也離不開生活,只要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注意思考,就能夠把生活當中的許多東西變成作文素材。
例如,我在讓學生描寫春天的時候,沒有讓學生直接寫作文,而是把他們帶到野外,組織了一次踏青活動。由于學生一直生活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中,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么清新真實的大自然,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興趣,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的學生指著麥田里嫩綠的麥苗問:“老師,這么多韭菜,我們能不能帶走一些???”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這時候,我就細心地給學生進行了解釋,告訴他們:“這不是韭菜,這是麥苗,但是它和韭菜長得非常像。我們吃的饅頭、面條,就是用它們成熟后結(jié)的麥粒,經(jīng)過磨面機磨碎后做成白面,再用白面就可以做成我們想要吃的饅頭或者面條了。當然還可以做成面包等很多美味的食物?!苯?jīng)過我的一番解釋,學生恍然大悟:哦,原來面條和饅頭是從這些麥苗變出來的。接著,我繼續(xù)進行啟發(fā):“同學們,你們誰還知道哪些食物是用白面做成的?”這時候,學生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有的說江米條,有的說油條,還有的說包子,場面非常熱鬧,簡直成了一節(jié)室外教學課?;氐綄W校后,我?guī)椭鴮W生開始回憶這次春游活動,引導他們思考自己的春游感受,總結(jié)自己的心得,然后用筆把自己的春游體會寫出來。
經(jīng)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學生都感到非常新奇,興趣十足,同時也讓他們開始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這樣,學生不但懂得了作文就是寫真實感受,而且還懂得了愛護大自然的道理。
二、用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最是懂得用真誠去感受這個世界的人,他們的情感是最真誠的,他們的心靈是最純真的。因此,教師如果想要搞好作文教學,就必須要懂得用情感去打動每一個學生。作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講究以情動人。如果一篇文章沒有深厚的感情為底蘊,那么即使是再華麗的辭藻,也不能打動別人。因此怎樣教會學生以情動人、以情為文,是教好作文的關(guān)鍵。
在實際作文教學當中,許多教師都講成了“套話”作文課。所謂“套話作文”,就是說每一類作文都成了固定的套話,比如寫爸爸媽媽,就一定寫我的爸爸媽媽為了自己是如何勞累的,雙鬢開始長出白發(fā),手變得粗糙等,而自己又如何替爸爸媽媽干活。這樣導致班級里很多學生寫的內(nèi)容基本上大同小異。這樣的作文根本沒有價值,學生不明白作文的目的是什么,作文應該寫什么。對于這樣的情況,在作文教學中應是極力反對的。為了改變這樣的形式,我在作文教學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自去感受,然后用心去思考,最后再寫作文,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只有用真情實感寫出來的作文才能讓別人有所感悟。
例如,在我的班里,有一位留守兒童。他的父母為了生計都去了蘭州打工。雖然蘭州距離老家不太遠,但是為了多掙錢,他父母一年當中也很少回來看一看他。這個學生在家里一直跟著爺爺生活。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這位學生孤僻的性格,在學校里不合群,班級里的活動不愿意參加,上課經(jīng)常遲到,有時候還會曠課。而且,他的作文一般不會寫,也不交作文本。該學生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學在一起玩耍??吹竭@樣的情況,我十分擔憂,如果再繼續(xù)下去,這個孩子的性格就會扭曲,對他的一生都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我制定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首先,我從感情上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在生活中處處關(guān)心他,還經(jīng)常去他家里幫助他解決困難。學習上,我對他的要求與別的同學不同,只要他能夠有進步,我就表揚鼓勵。經(jīng)過一段時間,我和他成了好朋友,他什么話也愿意對我說。其次,我?guī)酵艘淮嗡陌职謰寢?。在工地上,他看到爸爸穿著臟臟的衣服,駝著背用力地干活;看到媽媽為了多掙一點錢,在鋼筋水泥間勞累的身影,這一切深深地打動了他,他才真正地明白爸爸媽媽的辛苦到底是什么樣的。之后,他回到學校,就寫出了一篇讓全班同學感動至落淚的好作文。雖然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甚至還有些語句不通順,語法不正確的毛病,但是這一切被深深的感情彌補了。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心理需求,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fā)他們對于寫作的興趣,促進寫作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宋揚.情感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研究,2009(8):44-45.
[2] 呂維剛.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激發(fā)情感 提高語文素養(yǎng)[J].教育界(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2(7):81.
[3] 力強益.試談提高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00-201.
[ 責任編輯 張翼翔 ]